津沽大地的送书人:

逢山开路 遇水架桥

作者:本报记者 韩萌萌 来源: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 时间:2023-09-04

  “天津市教材发行中心计划发行图书297种,共计16211707册。截至8月30日,全部图书分发完毕,已全部送到学校。”天津市新华书店集团有限公司下属天津市教材发行中心经理张家胜向《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记者介绍。

  天津市新华书店集团高度重视教材发行工作,始终把“课前到书,人手一册”当作一项重要政治任务来组织和推动。天津市新华书店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张绍宇介绍,中小学教材的发行始终得到天津市委宣传部、市教委的指导和支持。在天津出版传媒集团领导下,天津市新华书店集团稳步推进2023年秋季中小学教材的发行工作。

  特事特办 克服各种困难

  张家胜介绍,受到连日降雨和汛情影响,从8月初开始,天津市静海区有6个乡镇学校暂停送书,西青区2个乡镇由于人员转移,该乡镇所在学校暂停送书,武清区3所中学因为作为安置点也暂停送书。“我们送书的工作并没有停下来,先给大部分没有受到影响的区送,受到影响的乡镇我们也准备了预案,需要的话,就特事特办。”对于有着多年教材发行经验的张家胜来说,每年的教材发行中总会遇到一些困难,新华书店总是提前做好各种准备,即使遇到突发情况,“新华人也没在怕的,新华是一个有着红色基因的集体,从防控疫情到抗洪救灾,新华人逢山开路,遇水架桥,大家齐心协力保证教材发行”。

  每每进入教材发行季,天津新华人没有数过连续多少天没回过家,没有数过度过了多少个不眠之夜,无论是骄阳似火,还是大雨倾盆,他们心中只有“倒计时”的时间表,只有“课前到书,人手一册”这一个信念,这种使命感融化到新华人的行动中、血液里。

  天津市教材发行中心认真做好中小学教材发行工作,与出版、印刷以及各区教育部门和学校紧密联系,做好征订目录、数量确定、发行竞标、收货分发、人员调配、物流仓储等一系列工作。为了保障教材发行环节顺畅,天津市教材发行中心建立沟通机制,克服征订时间晚、发货集中、发货量大和连日降雨等困难,随时调配运力,及时发运,各个环节紧密衔接密切合作,全力以赴确保2023年秋季教材发行工作圆满完成。

  一校一策 确保发行工作

  针对今年秋季中小学教材工作面临汛情影响的形势,天津市各区新华书店发挥企业担当,组织职工加班加点,提前做好教材教辅的前期准备工作,提高教材教辅发行的效率,确保发行工作顺利进行。

  天津市教材发行中心和各区店实行24小时服务响应,并通过加强物流配送自动化建设、优化配送路线等方式,持续提升发运质量和效率。所属物流公司为提高包件周转效率,新增运输车,包装效率提高67%、库房图书周转率提高60%,做到了随到随收、随包随发,快进快出。

  “只要安置群众撤离,我们就第一时间把书发过去。”张家胜介绍,对于暂停送书的乡镇,他们积极与当地教育部门沟通对接,制订“一校一策”的送书到校、分书到班方案,“在行洪最关键的时候,我们新华人也加入大堤巡检的队伍,既保护了人民生命和财产安全,也第一时间得到了防汛信息,及时为教材发行进度做好应对”。正是因为新华人的全局观,让他们在教材发行遇到困难之时占据主动。“老百姓平平安安从学校撤离,就该我们夜以继日争分夺秒了,为的就是打通教材到校的‘最后一公里’,让学生们高高兴兴拿到课本。”张家胜说。

  对天津新华人来说,教材发行不能“看天吃饭”,遇到极端天气状况,依然保证工作能够顺利进行,体现的才是综合能力。天津市新华书店集团党委专门成立工作领导小组,先后多次召开专题会议研究部署秋季教材出版发行工作,强调要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的高度,把教材编、印、发、供各项工作真正落到实处。

  张家胜介绍,在教材发行过程中,他们始终坚持和运用好重要情况报告制度,安排专人每天按照工作日志,强化和各岗位以及负责人的沟通联系,充分把分工和协作更好地结合起来,确保工作高效运转。“挂图作战”让天津新华员工心中都有一张动态的时间表、任务图。

  越是风疾雨骤,越是考验责任;越是急难险重,越见使命担当。在40多天的“大会战”中,天津新华上下一条心、拧成一股绳,领导靠前指挥,深入生产一线督导检查教材印刷质量、交书进度、物流配送等情况,梳理摸排难题、协调解决难点堵点,各基层党组织充分发挥战斗堡垒作用,党员干部职工带头强化责任担当,率先冲锋在前,保证了各项工作的稳步推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