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分享到:
- 全屏阅读
- 放大
- 缩小
- 默认
正午阳光:让主旋律主流化 以正能量振人心
来源: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 时间:2023-08-22




东阳正午阳光影视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正午阳光)成立于2011年,经多年发展,已成为一家具有专业水准的国内顶级影视机构,拥有一支以制片人侯鸿亮,导演孔笙、李雪、孙墨龙、简川訸、张开宙为创作主体的综合性制作团队。公司集电影、电视剧策划制作发行,特效技术与后期制作,娱乐营销为一体,制作出品了《父母爱情》《北平无战事》《琅琊榜》《温州两家人》《伪装者》《他来了,请闭眼》《欢乐颂》《如果蜗牛有爱情》《鬼吹灯之精绝古城》《外科风云》《欢乐颂2》《琅琊榜之风起长林》《大江大河》《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都挺好》《我们正年轻》《清平乐》《我是余欢水》《大江大河2》《相逢时节》《山海情》《乔家的儿女》《开端》《欢乐颂3》《欢乐颂4》《欢乐颂5》《欢迎光临》《县委大院》《大江大河3》《艰难的制造》《凡人歌》等精品电视剧目。
作为电视剧领域的标杆企业,正午阳光出品了一部又一部的精品力作,塑造了一个又一个的经典形象,类型题材多样,从历史政治到职场都市,从古装权谋到抗日谍战,囊括了电视剧各题材领域的标杆,传播广泛,至今电视台还在反复播放的《父母爱情》,被观众津津乐道的《琅琊榜》,性格各异的“欢乐颂五美”,强势霸屏的“苏大强”,公交车上的“锅姨”等爆剧热梗都出自正午阳光,这些脍炙人口的经典影视作品,在广大观众心中占有很高的地位,多次获得“飞天奖”、“金鹰奖”、“五个一工程”奖、“白玉兰奖”等电视剧类奖项,在2014—2023年的中国电视剧市场,接连引发了现象级的轰动效应,全民观剧蔚然成风。
2014年播出的《北平无战事》,因其在剧本、制作、表演、文学、史学价值及人文精神等方面的极致追求和一流表达,为中国荧屏赢回了大量有知识、有分量、有市场价值的观众,在影视、文艺、金融、史学界和广大电视观众群中均引起热烈的反响和积极的回应。
2015年播出的《伪装者》,给低迷的中国电视剧市场带来了久违的收视兴奋和话题热度,更是为亟待破局的谍战剧市场打开了一个风口,既是一次谍战剧向偶像剧的借鉴或转化,也是两个类型的亲密结合,这可以说是电视剧,甚至整个华语影视圈的转变方向之一。
同年播出的《琅琊榜》在国内更是引发了全民追剧盛况,剧情和人物的方方面面、覆盖到制作的各个环节的用心之处,以及价值观的坚持,都成为观众津津乐道的热点,被评价为有瑰丽的想象,也有飘逸的情致,更有扎实厚重的格调,拥有独特的审美风格和精致品相,即使剧集落幕也未曾阻挡各种话题的发酵,受到了各界的关注。
2016年播出的《欢乐颂》,则以五位性格各异的女生,碰撞出当年国剧的最强女性议题,无论是收视率、网络播放量、话题度以及各方面的数据,都有惊人的表现,形成了全民热议的氛围。
2017年播出的《鬼吹灯之精绝古城》,以集均3亿的数据,成为有史以来播放量排名前三的网剧,播出期间在口碑、内容、互动以及广告上都表现得尤为抢眼,堪称2017年年初的现象级网剧。
2018年播出的《大江大河》,蝉联CSM52/55城收视冠军宝座,24天收视率持续破1,网播量连续15天位列电视剧榜单第一,长居爱奇艺、腾讯视频、优酷三家播出平台热度第一,并以豆瓣8.9的高分完美收官。这部献礼党的十九大的作品以“实事求是”为精神内核,记录时代,将改革开放宏大格局与典型人物相结合,剧中传递出的“不尽狂澜走沧海,一拳天与压潮头”的精神特质,打破年龄壁垒,引发广泛共鸣。
2019年播出的《都挺好》,收视不仅持续多日双台破1,在大结局当晚,更是双台破2,占领收视排行榜顶峰。直击生活痛点,关注个体需求,展现出的“原生家庭”“赡养老人”“代际沟通”等问题,都是备受关注的社会议题,为剧集带来了极高的讨论度,引发全民共情与思考,也对剧集质量、剧集承载的社会功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与期待。其影响力不断突破圈层,成为家庭、职场、文化、时尚等各个领域的热门话题。
2021年播出的《山海情》以9.4分的豆瓣评分收官,成为教科书级的主旋律剧。其以“扶贫”为题材,以“扶志”为创作目的,激发观众为美好生活拼搏的奋斗力量,为社会奉献从而实现个人价值的积极意识。可以说,该剧既是一部跨越世纪的“闽宁模式”扶贫故事记录,也是一次追求当下影响力、承担文艺创作社会责任的主旋律创作尝试。
2022年年初播出的《开端》,凭借抓人眼球的“无限流”题材,“时间循环”的新颖设定,多重反转的悬念,成为开年“第一炸”,各社交平台讨论如潮,作品打破圈层收获口碑和热度,形成较高的播出反响和追看效应。
2022—2023跨年播出的《县委大院》,收视位列年度亚军,从“基层治理”的角度切入展现体制内的真实工作状态,融入普通百姓的喜怒哀乐,让观众在一幕幕烟火日常和民生百态中领略着“我们的新时代”的剪影,带领广大观众走近了看似遥远却与国计民生息息相关的基层话题;同时,对基层工作者和县乡群众进行画像勾勒,展现了基层工作者在处理群众关心的现实难题与矛盾冲突中,所坚持的“心为民所系,情为民所谋”的朴素情怀。
近年来,在疫情冲击、行业竞争加剧等多重压力下,正午阳光稳住了发展势头,在地方各级政府的支持下积极复工复产,经受住了疫情考验,并肩负起社会责任,共同“抗疫”、助力扶贫。新冠疫情期间,正午阳光向抗击新冠疫情防控专项捐赠200万元,与全国人民并肩“战疫”。同时,积极响应中宣部与国家广电总局号召,通过捐赠电视剧版权、捐款等方式关爱同胞,回馈社会。此前,向总局定点扶贫县捐赠《都挺好》《大江大河》《乔家的儿女》《欢迎光临》等优秀电视剧,在疫情防控期间滚动播放,为抗击疫情稳定民心、增强信心、鼓舞士气贡献力量,让优秀电视剧陪伴当地人民群众共克时艰。
正午阳光在国家文化走出去战略和对外传播政策的支持下,积极推进公司制作的电视剧进行海外发行,陆续发行了《琅琊榜》系列、《欢乐颂》系列、《外科风云》、《大江大河》、《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都挺好》、《山海情》、《开端》、《县委大院》等一批题材多元、有海外影响力的电视剧作品。《欢乐颂》是正午阳光目前译制语种最多的一个项目,已在多个国家和地区播出。
正午阳光自2016年开始参加香港电视节、戛纳电视节、新加坡电视节等各类国际电视电影节,在疫情期间也积极参加各类线上国际会展,拓展新的客户与渠道。
回顾10多年风雨征程,正午阳光在中央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精神的指引下,积极承担起电视人的社会责任,力争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统一及最大化。市场环境瞬息万变,正午阳光结合过往的成绩与经验,以激昂的正能量主题振奋人心,以注重创新与细节的创作尊重观众审美,为不同题材的创作赋予正剧品格,不断审视市场、审视自我,紧扣时代脉搏,专注内容制作,务求将每一部戏都做成精品,不断拓宽主旋律的定义,让主旋律主流化。坚持价值导向和品质追求,实现电视剧宣传引导力、市场号召力与社会影响力的有效提升。
近10年来,正午阳光始终重视题材的多元化,坚守现实主义创作,努力探索多类型题材,以提供真正意义的精品内容为己任,致力于不断打造真正有文化影响力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