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局:

形成精品短视频集聚效应

作者:本报记者 李雪昆 来源: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 时间:2023-08-22

  近年来,在全国微视频蓬勃发展的趋势下,山西省内微视频制作机构的数量由2018年的193家上升为2022年的530多家。数量众多的制作机构创作、生产出大量的微视频作品,成为山西网络舆论宣传的重要载体。

  为了扶持和鼓励山西省微视频的发展,从2014年起连续9年,山西省广播电视局通过抓内容创作、抓生产主体、抓网络传播三方面的创新尝试,形成了精品节目规模化集聚效应;通过将征集的优秀微视频作品在新媒体平台集中展播,形成了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良好氛围;通过对优秀微视频的表彰奖励和资金扶持,形成了推动微视频繁荣创作的长效机制。

  内容生产不断创新

  精品矩阵质高量多。山西局以优秀作品评选为突破口,促进网络视听节目内容尤其是微视频内容生产创新。各类微视频评选活动本着“以小见大、以微见深”的原则,取得很好的社会效益。2022年,山西省评选活动共征集到580部作品,越来越多的创作团队和专业制作机构加入到网络视听节目的生产创作中。

  党史宣传有声有色。2022年,山西省优秀网络视听评选活动共评选出100部优秀获奖作品,在山西重点新媒体平台集中展播。其中,山西广播电视台制作的短视频《妈妈教我一支歌》由全省广大党员干部、青少年、社会团体等共同演绎歌唱,以快闪MV的形式献礼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

  乡村振兴宣传出新出彩。为充分展示党的十九大以来山西省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事业的新进展新成就,2022年评选出的优秀网络视听作品中,有10部是乡村振兴题材微视频,其中,由山西新闻网制作的微视频《美丽乡村展画卷 幸福生活节节高》荣获一等奖,该作品讲述了习近平总书记2017年走访过的岢岚县宋家沟村易地搬迁、成功转型的故事。

  以微载厚引发共鸣

  主题宣传用心用情。山西省制作的微视频作品以集中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题,用心用情反映时代发展主旋律和山西转型新成就。山西新闻网制作的微视频《奔跑吧·少年》、晋能控股集团新闻中心制作的短视频《今天我们一起追逐梦想》等都是其中的优秀代表。

  导向宣传以微见深。很多微视频作品凸显政治站位,把握正确导向,大多以平凡、真实、生动的小事件、小人物为切入点,反映深刻的社会问题或时代大主题。如山西盛世清风影业有限公司制作的微电影《孙嘉淦拒贿案》、晋中市中级人民法院制作的微电影《眷恋》等。

  社会效益以小博大。微视频作品投资少、切入点小,但因其以微载厚的作用,往往能取得很大的社会影响力。山西广播电视台制作的《社区最强“芯”》、山西大学文学院制作的《重逢》等,在反映时代新气象、讴歌人民新创造方面发挥着不可估量的社会价值。

  网络传播点多面广。微视频的传播平台众多,传播范围广泛,因此成为许多主流媒体重要的传播形式。微视频《心里话》《呼唤》《回望百年——高君宇》等52部作品被推选到“学习强国”山西平台展播。《山西三宝》《山西的冬天》等15部微视频作品被推荐纳入中宣部建设的“中华文化外宣资源库”,成为山西文化走出去的重要宣传形式。

  多措并举推动发展

  完善审核制度,引导内容创作。为更好地引导内容创作,山西局建立了网络视听节目内容审核制度,组建了节目内容审核专家库,对网络视听节目制作机构制作的重点网络影视剧(包括微视频)从项目规划立项开始,由剧本到成片,对制作机构进行一条龙全程指导。

  加大行业扶持,促进事业发展。近年来,山西局积极施行各项培育、扶持政策,引导一批有热情、有创意的文艺人才成长为行业引领者。从2014年起,每年投入评选活动专项资金10万元,2019年追加投入到20万元。从2020年起,省财政每年给予专项预算资金70万元用于扶持网络视听内容建设。

  加强行业监督,成立服务协会。2021年11月30日,由山西局作为主管单位的山西省网络视听节目服务协会正式成立,现有会员147个。该专业性协会的成立是山西局为提高省网络视听节目服务水平而搭建的重要平台,有助于发挥桥梁纽带作用和服务作用,积极推动网络视听行业的产业发展和技术进步。

  拓宽传播渠道,做强正面宣传。近年来,山西局通过系列评选活动选出300多部优秀网络视听作品,并将这些作品通过山西重点新媒体平台和IPTV平台,以及全国其他新媒体平台进行传播。通过在全国进行多渠道传输、多平台展示、多终端推送,拓宽了传播渠道,牢牢占据了网络宣传主阵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