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书展:主宾四川展团诚意十足

作者:本报记者 李婧璇 见习记者 商小舟 来源: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 时间:2023-08-18

2023上海书展主宾省展区展示四川出版的获奖图书。 本报见习记者 商小舟 摄


  3000余种川版精品图书、18场重磅阅读文化活动……继2019年后,再次受邀成为上海书展主宾省的四川展团,以十足的诚意接待奔赴2023上海书展的读者们。

  《我用一生爱中国:伊莎白·柯鲁克的故事》《雪域长歌》《走近三星堆》……主宾省展区门口的获奖展台上,四川展团亮出精品“家底儿”,成功“引流”上海书展参观的读者。“这样的设计,非常贴心!不耽误我们这些逛展读者的时间,说实话,好书那么多,挑起来很费工夫,这样一目了然。感兴趣,就进里面转一转!”8月16日上午,上海书展开幕不久,逛到四川展区的读者鲁路在接受《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记者采访时说道。

  “四川的东坡,世界的苏轼。”整个主宾省展区,四川展团以三苏文化相关元素为视觉中心,将展厅分成前后两区:墙外的“四川精品出版物”区展示近年来四川出版的重要获奖作品、重大主题读物、传承中华文脉出版物等精品力作,如《悬崖村》《不断裂的文明史:对中国国家认同的五千年考古学解读》等;墙内则是活动舞台,在旁陈列有“三苏文化出版工程”图书、“冷门绝学出版工程”图书以及“巴蜀文化出版工程”图书,其间辅之以三星堆、大熊猫等四川最具代表性的地域名片,全方位、多元化展示四川出版业高质量发展最新成果。

  “这次来上海书展还是有意外收获的。”读者徐媛媛被主宾省展区清新明亮的设计吸引,“此前对四川出版的图书缺乏关注,尤其是和苏轼相关的图书,没想到这么丰富。”在“三苏文化出版工程”区域,《叶嘉莹论苏轼词》《三苏文化大辞典》《少年苏东坡传奇》等首批“三苏文化出版工程”作品集中亮相,满足了不同年龄段读者对于苏轼的“好奇”。徐媛媛打听到当天下午主宾省展区有场《眉州三苏》新书分享会,计划听完再走,“今天来逛书展真是超值!”

  除了三苏文化之外,三星堆文化等优秀传统文化在巴蜀之地交融荟萃,也孕育了丰富多彩的优秀出版物。在“巴蜀文化出版工程”区域,《遇见三星堆》《中国大熊猫》《三星堆的故事——古蜀文明探秘之旅》《古蜀之国:三星堆国宝背后的蜀地文明》等作品成为巴蜀文化的鲜明标识。“传世典籍展示区”展示着《〈格萨尔王传〉大全(1—300卷,藏文版)》《敦煌文献语言大词典》《中国城市通史》《中华羌族历史文化集成》等古籍整理、传承大部头典籍,也让过往读者直观地感受到了四川出版的深厚底蕴。

  “上海书展同其他书展相比,其最具独特性的一点在于,主要是面向读者、面向市民服务。基于这一点,我们这些活动和展陈的图书都是根据上海读者需求来的。”新华文轩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总编辑王华光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近年来,四川出版以主题出版为引领,以大工程带动大发展,走精品出版道路。“我们希望以川版精品以飨上海读者。2019年我们来到上海,读者们冒着烈日参加书展的热情激励着我们进一步思考,如何满足上海读者需要?如何回馈上海读者信任?这也是我们参加此次上海书展的重要目的。”

  在主宾省展区线下的活动和展销之外,四川展团还设置了《节气家书——自然告诉我的,都将说与你听》有声书、GGAC数字艺术出版展示、《瓷器改变世界》元宇宙图书、《山海情》有声书等数字融合出版项目,在上海书展序厅主题展区进行展示,凸显四川出版在融合发展方面的重要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