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出版集团“巴山夜雨原创文学作品出版基金”设立15年

繁荣重庆文学创作 扶持原创文学人才

作者:刘蓓蓓 来源: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 时间:2023-08-04



  挖掘本土文化资源,培养优秀创作新人,彰显地域出版特色,这是地方出版集团应承担的职责与使命。2009年,重庆出版集团设立了“巴山夜雨原创文学作品出版基金”(以下简称基金),专门用于鼓励和支持重庆本土优秀原创文学作品的出版。15年来,基金资助的多部文学作品荣获了国家或重庆市的文学奖项,有些还实现了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双丰收。这些作品的出版,为宣传巴渝文化、弘扬重庆人文精神作出了贡献。


  制定科学管理办法 集团自筹基金费用


  “设立基金是为了扶持、培养重庆原创文学人才和壮大重庆本土优秀文学作品创作队伍,繁荣重庆文学创作,激励重庆本土优秀原创文学作品走向全国、走向世界,以社会主义文化促进重庆大发展。”基金负责人表示。

  为科学管理、规范实施基金资助作品的出版,重庆出版集团还专门制定了基金管理办法。

  办法明确,基金资助对象为渝籍作家(尤其是有发展潜力的本土青年作家),或在渝工作的签约作家、重庆出版集团特约作家,其所创作的宣传重庆的优秀原创文学作品。资助作品类别以长篇小说和纪实文学(含报告文学)为主,其他文学体裁中特别优秀的作品,经专家评审、重庆出版集团编委会审定通过的也可以入选。资助作品特点主要是重庆作家写重庆、写天下,外地作家看重庆、写重庆(特邀);作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

  此外,基金对具有以下7个特点的作品择优资助,分别为:反映改革开放以来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和生态文明建设成就的优秀原创文学作品;反映重庆历史文化变迁,具有巴渝文化、抗战文化、红岩精神、三峡文化和渝东南少数民族文化特色的优秀原创文学作品;反映重庆直辖以来经济社会发展巨变、重庆建设风貌和百姓生活的优秀原创文学作品;反映新重庆建设风貌的优秀原创文学作品;反映重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整理、研究利用成果的优秀原创文学作品;反映新农村建设的优秀“三农”原创文学作品;对推动重庆文化走出去具有重要意义和作用的优秀原创文学作品。

  基金来源由重庆出版集团自筹,金额为500万元。据介绍,重庆出版集团对于列入基金的图书,所有与图书相关的生产成本费用包括稿酬、印刷费用、纸张费用等都计入基金之中。每部作品首印数依据市场行情需求确定,按市场反响情况进行加印,所以每部作品经费支持费用有所不同。基金资助的图书造成的亏损一律计入基金;如有赢利,也一律归入基金。截至目前,基金已经资助了20多部文学作品出版。

  对于基金申报,重庆出版集团也制定了严格的程序,以确保公平公正。作者投稿并提出资助出版申请后,由编辑出版部门初选,初选合格的作品提交基金评审专家评审,最后由集团编委会审定通过。

  自基金设立以来,退回作品数量远远大于资助作品数量,这体现出重庆出版集团严把作品质量关,让基金费用真正用在刀刃上。


  基金图书获奖不断 赢得市场读者认可


  在基金资助的作品中,有不少获得了各类文学奖项,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设立基金的初衷。

  其中,《何日君再来——刘雪庵传》获重庆市第十三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2015年全国城市出版社优秀图书奖书目(28届)二等奖;《义字五哥》获重庆市第十四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第二十九届全国城市出版社优秀图书奖二等奖;《安居古城》获第八届重庆文学奖;《伐谋》获重庆市第十四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战殇》获第二十七届全国城市出版社优秀图书奖二等奖;《早安,重庆》获重庆市第十二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文艺类图书奖;《陈谷子烂芝麻》获第二十六届全国城市出版社优秀图书奖二等奖;《罗马·突围》获第二十六届全国城市出版社优秀图书奖二等奖;《烟消云不散》获第八届重庆文学奖。

  有些作品不仅获得了奖项,还赢得了市场的认可和读者的喜爱。

  《何日君再来——刘雪庵传》一书自出版后连续加印两次,累计印数近两万册。《何日君再来》《长城谣》等歌曲读者耳熟能详,却没有多少人知道它们的作者是刘雪庵,更没有多少人知道刘雪庵是重庆人。该书分为“飘零的落花”“长城谣”“追寻”“何日君再来”4个部分,记叙了刘雪庵为音乐倾注自己毕生心血的传奇而曲折的一生,展现了这位音乐痴人的艰辛跋涉、命运沉浮,以及在时代风云的琴弦上弹奏出的一段中国现代知识分子心灵史。这部作品的出版发行,对于宣传巴渝文化和重庆城市形象具有重要意义。

  描写重庆市铜梁区千年古城安居古城的长篇小说《安居古城》,从初版到修订版,再度出版的作品更趋成熟和精湛。书中用乡村风俗透视乡土中国,将地域文化与抗战主题结合起来,拓展了抗战小说的空间,塑造了一批个性鲜明的人物形象。作品叙事宏大,从抗战年代到新中国成立,直至改革开放,广阔而丰富的生活次第展开,主、副线结构浑然一体,战争场景与和平生活对比强烈,生死情爱、家国恩仇、忠诚与背叛……文本内容的真实性与传奇性交相融合,展示出打动人心的精神力量和文学魅力。


  提供优质出版平台 激励编辑策划选题


  据了解,基金资助对象大多为有发展潜力的本土青年作家,以及在渝工作的签约作家、重庆出版集团特约作家,其所创作的宣传重庆的优秀原创文学作品等。

  青年作家徐鹏创作的重庆近代三部曲小说的第二部《魁星楼》,刚刚由重庆出版集团出版,这部作品也获得了基金资助。这个系列的第一部《太平门》上市半年已加印6次。《魁星楼》沿用了《太平门》虚实结合的写作手法,以戏楼“魁星楼”的修建历程和以川剧为代表的川渝文化传承贯穿故事始末,重点对川渝地区长生镇上方家和伍家两大家族在彼时的政治理想选择、社会生活变迁、文化传统遭遇、人生际遇变革等层面的兴衰沉浮的故事展开整体性叙述。该书的出版有利于读者进一步认识重庆的发展历程。

  《魁星楼》在申报基金资助的理由中提到,作者为完成作品创作,于全国各地档案馆、历史文献库收集一手资料,故而项目在整理资料的过程中实施不易。历史类长篇小说必然或多或少会涉及史实勘误的相关工作,因此在校对的过程中需反复校阅核查。项目后期编辑、设计、印刷、装帧要求较高,同时需召开配套的新书品鉴会和发布会,故成本开销较大。由此,才提出申请基金资助。

  基金设立除了为本土优秀的青年作家、作品提供出版平台外,也希望能够激励重庆出版集团编辑立足重庆挖掘原创选题。对于获奖的基金图书,对于编辑奖励标准按集团现行图书获奖规定执行,同时如策划组稿者提出的选题被其他编辑部门采用的,仍按规定的比例奖励策划组稿者。

  为了进一步保障基金实施效果,接下来,重庆出版集团将依托“巴山夜雨原创文学作品出版基金”,进一步强化精品意识,策划组织一批优秀本土原创文学作品,真正发挥彰显城市文化底蕴、宣传重庆文化和文学成就、扶持重庆作家的作用,并在作品艺术水准和影响力方面达到新的高度;进一步加大扶持力度,精心打造原创文学精品,保障优秀作品顺利出版;积极协调各级媒体对基金图书进行宣传,努力提升图书的知名度和市场占有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