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回族自治区版权局:
贴心版权服务让葡萄酒酒香绵长
来源: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 时间:2023-08-03
第三届中国(宁夏)国际葡萄酒文化旅游博览会现场,宁夏回族自治区版权局工作人员向参展商介绍版权知识。 宁夏回族自治区版权局 供图
“贺兰山下果园成,塞北江南旧有名。”适宜的气候条件,让宁夏贺兰山东麓成为葡萄酒“黄金产区”,经过多年发展,葡萄酒成为宁夏备受关注的特色产业。近日,国际葡萄与葡萄酒产业大会、第三届中国(宁夏)国际葡萄酒文化旅游博览会在宁夏银川举办,宁夏回族自治区版权局在博览会现场设置了展位,并将版权知识送到葡萄酒展商身边。有针对性的讲解、便捷高效的版权服务,让参展商了解到版权的内涵与作用;面对面的交流答疑,也让版权管理部门了解到从业者的切实需求,提供更有针对性的答疑讲解。
葡萄酒标获得版权“身份证”
黛岩·窖藏橡木桶赤霞珠干红葡萄酒,是宁夏宏屹德峰葡萄酒有限公司的代表之作,这款曾获得比利时布鲁塞尔国际葡萄酒大赛金奖的产品,也出现在第三届中国(宁夏)国际葡萄酒文化旅游博览会上。除了参加展会,与同行及经销商进行交流合作,宁夏宏屹德峰葡萄酒有限公司总经理马彦锋告诉《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记者,此行还有个特别的收获——“黛岩”系列葡萄酒的酒标在博览会现场进行了作品登记,获得了版权“身份证”。
打开马彦锋发来的酒标图片,记者可以看到,酒标图案以饱满的葡萄串和缠绵的藤蔓、舒展的叶片为主,简约大气,颇具现代感,3款酒标又结合产品特点,在配色及底纹排布等方面各不相同。
颇具匠心的设计,来自专业设计师的手笔。马彦锋说,为了让产品外观更具个性化和记忆点,公司与设计师打磨推出了“黛岩”系列葡萄酒的酒标。在第三届中国(宁夏)国际葡萄酒文化旅游博览会上,他看到宁夏回族自治区版权局的展台可以提供免费的作品登记服务,于是就对精心设计的酒标进行了作品登记,并现场拿到了作品登记证书,这让他感受到作品登记的便捷。
葡萄酒博览会设版权展台
酒香也怕巷子深。葡萄美酒也需要有辨识度的包装来凸显其特点,形成品牌的视觉“基因”。正因如此,以酒标设计为主的包装设计、衍生产品设计,也是第三届中国(宁夏)国际葡萄酒文化旅游博览会的重要展出内容。
外观设计中会用到大量美术作品,要想让这些作品的正当权益不受侵犯,版权保护必不可少。在这样的背景下,第三届中国(宁夏)国际葡萄酒文化旅游博览会设立了宁夏回族自治区版权局展台,宁夏回族自治区党委宣传部版权管理处处长王亚军介绍,在第三届中国(宁夏)国际葡萄酒文化旅游博览会上设立展位,今年是第一次,其主要功能是提供版权法律维权、纠纷处理服务,并宣传作品登记、《著作权法》等知识。设置展台的目的在于提供版权服务,在展会、进出口等关键领域和环节建立版权纠纷快速处理机制,不断完善版权工作体系。
在宁夏回族自治区版权局展台,最抢眼的设置是“宁夏版权维权作品登记服务站”。王亚军介绍,宁夏作品登记为免费登记,作品登记由自治区版权局版权管理处具体负责办理。在第三届中国(宁夏)国际葡萄酒文化旅游博览会举办期间,共免费登记了20件作品。
除了在展台提供作品登记服务,版权局工作人员还主动走出展位,把版权知识送到参展商身边。王亚军说,在第三届中国(宁夏)国际葡萄酒文化旅游博览会上,版权管理处工作人员全程参与宣传活动,在交流的过程中,工作人员发现葡萄酒展商对版权保护的维权举报流程、版权保护年限、作品登记办理时限等方面的知识非常感兴趣,咨询的人很多。版权管理处工作人员还发现,葡萄酒商家对版权和商标、专利的概念认识还比较模糊,急需加强著作权法律法规的普及,加强作品登记相关流程、办理时限等方面的宣传,并让更多人知道侵权盗版举报电话。
为此,版权局工作人员针对葡萄酒厂商,制作了专门的版权宣传折页,介绍了著作权保护期等著作权基本知识,并着重介绍了著作权与商标权和专利权的区别,详细解释了三者在保护对象、保护的条件和要求、权利产生方式、权利内容、保护期限方面的区别,一目了然,让受众清楚地知晓区别,选择更适合的方式进行作品保护。
“了解了作品登记的好处,知道今后有作品需要登记该联系谁,自己的权益受到侵害又该如何处理。”这是在第三届中国(宁夏)国际葡萄酒文化旅游博览会上接受版权服务的展商共同的感受。
在展会上,版权局工作人员还发放了《保护版权 从我做起》宣传折页,介绍了什么是著作权、著作权的保护对象有哪些、著作权保护的意义、作品著作权登记的意义、著作权于何时产生、如何进行作品登记等问题。为了方便展商在展会结束后也能方便地找到作品登记的方式,宣传折页上还登记所需材料列表,并留下了登记机构的地址、网址、电话,以及发现被侵权时可以拨打的举报电话。详细的宣传,实用的信息,让展会成为展商与版权管理部门建立沟通关系的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