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分享到:
- 全屏阅读
- 放大
- 缩小
- 默认
2023年国家印刷示范企业:
“头雁”领航 腾飞新征程
来源: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 时间:2023-07-26
自今年1月1日起,国家新闻出版署修订印发的《国家印刷示范企业管理办法》正式实施,这是一次令业界瞩目的印刷业顶层设计的优化。时隔10余年,原有《国家印刷复制示范企业管理办法》废止,新《国家印刷示范企业管理办法》实施,标志着我国印刷业蹄疾步稳迈向新时代高质量发展新征程。
强化系统谋划、注重科学统筹,印刷业主管部门将培育和建设国家印刷示范企业作为一项全局性、战略性、引领性重大任务来抓,因时而进、因需而新。从出台新管理办法,到组织申报、开展评审,直至认定2023年国家印刷示范企业,顶层设计持续强化,战略引领愈发明晰。这24家国家印刷示范企业,彰显出行业领头雁、排头兵、先行者的风姿风采,成为奋进新征程中引领印刷业高质量发展的一面鲜明旗帜。
契合大势 评审标准更高更严
对于全行业来说,《国家印刷示范企业管理办法》的发布,本身就是一种重大宣示:通过建设一批国家印刷示范企业,培育壮大产业发展新动能,深化印刷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进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推动印刷业改革创新,更好承担宣传思想工作使命任务,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
与原《国家印刷复制示范企业管理办法》相比,新管理办法以全局观念和系统思维谋划,指导性、方向性更加明确,蕴含深意、富有新意。既有社会效益优先、经济效益显著、发展动能强劲、供给质量优良、人才队伍过硬、内部治理科学等6个基本条件的横向指标,每一方面又纵向延伸出如“出版物印刷企业和数字印刷企业年度主营业务收入达3亿元以上”“包装装潢和其他印刷品印刷企业年度主营业务收入达8亿元以上”“研发设计人员数量不低于员工总数的6%”等可量化的指标。
这些“硬杠杠”将建设国家印刷示范企业的这盘棋,置身于发生深刻变化的产业环境中。如今,我国产值5000万元以上的印刷企业数量占全行业的4.64%,贡献了全行业68.1%的总产值。行业加速向头部企业集中,规模化和集约化程度越来越高,这也意味着在新的市场格局下,唯有更严要求、更高标准,持续积累优势,才能在未来市场中抢占一席之地。
国家印刷示范企业的认定,就是在头部印刷企业中选拔“领头雁”,在领军印刷企业中选拔先行者。无论是评审指标的分层分类、突出重点,还是认定规则的有进有退、统筹兼顾,都彰显评审机制的严肃性和权威性,既对各项要求综合考量,又兼顾考虑我国印刷企业发展面临的新形势。
一支覆盖政、产、学、研、用、金等各领域的重量级评审专家队伍也就此组建。他们对申报企业进行考察和终审,严格按照考核和评审工作相应的办法和程序进行。同时又对每家企业作出科学性、前瞻性的评估,确保评审结果经得起检验。经综合评议、充分讨论,最终达成共识,真正甄选出各细分领域内的领军企业、典型代表以及积极应对新形势、实现新发展的优秀骨干企业。
因时而进 “头雁”印企更特更优
入选2023年国家印刷示范企业的24家企业,落子北京、天津、河北、辽宁、上海、江苏、浙江、安徽、江西、山东、河南、湖南、广东、云南等14个省(区、市),覆盖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长江经济带、黄河流域等重大战略区域,以及西部、东北地区。其主营业务覆盖出版物印刷、包装印刷、其他印刷等各项业务范围,涉及国有、民营、三资等多种所有制形式。
此次评审首次将国家印刷示范企业分为保障支撑、创新引领、智能制造、专业特色四类,这样因时而进的分层分类方式,有助于国家印刷示范企业“雁阵”腾飞。无论是保质保量地完成重大主题出版物、中小学教科书、各级党报党刊和重点应急印刷品等印制任务,还是积极参与印刷关键核心技术及装备器材的研发和应用;无论是数字化智能化改造深入推进,还是发挥“专精特新”优势……只要印刷企业综合实力够硬、细分领域够强,就能成为“头雁”、进入“雁阵”。
保障支撑中,9家企业不断提升保障服务能力,彰显出印刷企业的责任担当。其中尤以“新华系”国有印刷企业凸显,占到6家。有着近80年历史的老牌国有“新华系”印刷企业山东新华印务有限公司,始终将企业经营发展战略同践行社会责任紧密结合的云南出版印刷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等,近些年来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饱满的工作热情,抗疫情、战汛情,迎台风、斗酷暑,圆满完成重大主题出版任务、完成“课前到书,人手一册”保障任务。它们同其他民营印刷企业一道,成为重点印制任务的保障力量。
创新引领中,6家企业不断加大研发投入、加快创新成果转化。如宁波创源文化发展股份有限公司在中美两国都组建了研发团队,同步掌握海内外市场动态。同时建立起完善的研发体系,以及快速将创新技术转化为实际生产力的生产模式。深圳市裕同包装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加大研发创新投入,加码智能化工厂及聚焦于环保纸张及环保植物纤维原料的新型材料研发创新能力等,2022年研发投入高达6.71亿元。
智能制造中,5家企业或建成数字化车间、智能工厂,或实现印刷加工数据交换平台、互联网服务平台等应用和迭代。如安徽新华印刷股份有限公司将“一本图书印刷智能制造测试线2.0版”智能化技术成果成功落地应用,以智能化驱动经营方式、生产方式和管理方式变革。鹤山雅图仕印刷有限公司构建利奥“梦·工厂”,将精益生产与敏捷生产深度融合,将信息和数据的运用贯穿整个内部供应链,打通客户要求、产品信息、生产管理、品管系统、物流系统的信息流。
专业特色中,4家企业发挥“专精特新”优势,细分领域专业化特色突出。如南京爱德印刷有限公司创新研发并应用可批量印刷并装订成书的超薄“22克纸”,一举打破了国外垄断。雅昌文化(集团)有限公司发挥新技术的驱动力,开展高品质的个性化按需定制,搭建数字化服务平台,聚焦小批量、个性化的按需精品印刷服务。
示范引领 加快培育世界一流企业
国家印刷示范企业,对其自身来说,记录了企业进一步提质增效、加快创新的发展步伐。对行业而言,见证了中国印刷业构建新发展格局、推进高质量发展的进程。所有制不同、所处领域不同、所在区域不同,使得24家国家印刷示范企业有着不同的发展路径。但能从众多企业中脱颖而出,成为各自领域的翘楚,必然有相通的特质,它们身上有着可复制、可学习、可参考的经验。
这24家企业顺应新形势、抢抓新机遇,代表了中国印刷业目前各细分领域的最高水平。这其中,7家企业为A股印刷包装上市公司,在资本市场里乘风破浪。北京盛通印刷股份有限公司作为国内唯一一家以出版印刷为主业的上市公司,立足出版综合印刷服务多年,如今以北京、上海、河北、天津8个生产基地,面向出版全产业链提供印刷综合服务。上海紫江企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于20世纪90年代就已挂牌上市,旗下拥有100多家控参股公司,生产基地遍及全国20多个区域,已发展成为集饮料包装、软包与新材料、商贸物流三位一体的产品与服务供应商。辽宁虎驰科技传媒有限公司、世纪开元智印互联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等在互联网营销里开足马力,前者由原始的传统印刷企业转型为包含营销策划、设计印刷、科技应用的多维跨界营销服务综合体,后者依托互联网渠道及线下新零售门店聚合大规模的小批量订单。
对于国家印刷示范企业来说,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充分发挥引领辐射示范作用。在自身做强做大的同时,促进行业涌现更多创新活跃、特色鲜明的升级发展新“尖兵”,形成增长新亮点、发展新优势。而这背后,有着主管部门强有力的“软激励”支撑。
在支持措施上,国家印刷示范企业的认定已形成正向合力。其中既有国家层面重大工程和项目扶持的“优先权”,如直接纳入国家新闻出版署重大任务印制保障工程,优先参与印刷业发展改革试点,优先入选印刷智能制造示范工程、全印刷补链强链护链工程等重大工程和项目等,又有地方党委和政府给予资金、项目、用地、人才、税收等方面的扶持推动,如各级新闻出版主管部门支持国家印刷示范企业加入印刷业路演观摩平台、智能制造信息公共服务平台、对外开放连接平台等。
这样的叠加效应,也将进一步支持国家印刷示范企业塑造知名品牌,为加快培育和建设一批世界一流印刷企业营造良好的政策和制度环境。
“雁阵”腾飞,首批24家国家印刷示范企业华丽登场,树立示范标杆,引领行业发展。
“头雁”引领,未来还将会有更多国家印刷示范企业崭露头角,在新征程上创造新的荣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