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分享到:
- 全屏阅读
- 放大
- 缩小
- 默认
新发展理念引领我国印刷业高质量发展:
铿锵十年非凡路 “十四五”奋进正当时
来源: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 时间:2023-07-26
走过铿锵十年,我们喜看一路芳华,见证了印刷人初心如磐的坚守,也见证了印刷人锚定方向、把握机遇、奋勇拼搏的风采。跨越“十四五”,我们昂首奋进新征程,一起感受行业“稳”的基调更明确,“进”的要求更积极,高质量发展的步伐更笃定。
回望过去“十三五”期间的三届中国印刷业创新大会,这一由国家新闻出版署主办的全国性行业盛会,以新发展理念为引领,开创性地搭建了印刷业顶层设计、统筹布局、系统研究、指引发展的平台。“十四五”奋楫扬帆再起航的2023中国印刷业创新发展大会,更以高质量发展实际行动为新征程开好局起好步,成为我国印刷业塑造高质量发展新动能的生动写照。
顶层设计谋大局 积厚成势 行稳致远
十年阔步向前,十年笃行致远。十年,是时间的标尺,也是发展的刻度。在从2012年到2022年的时间轴上,清晰地标注着中国印刷行业发展的进程:从超1.4万亿元印刷产值、整体规模位居全球首位的“高产量”到以技术创新推动质量、效率和动力变革,部分领域从“跟跑”变为“领跑”的“高质量”,从龙头企业迈向高端到“专精特新”“小巨人”“单项冠军”企业多点开花……中国印刷业书写出了一份高质量发展的精彩答卷。
这是我国印刷业以实际行动引领全行业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筑牢高质量发展坚实根基的火热实践。这源于高标准谋划、全方位统筹、高水平推进。
由国家新闻出版署主办、已连续三届夯基垒台的中国印刷业创新大会,正是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主动融入新发展格局的谋篇布局。从2018年到2020年,从“聚焦智能化”“聚焦绿色化”到“聚焦融合化”,鲜明主题契大势,顶层设计谋大局。来自印刷业主管部门的主旨讲话,以及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信部、生态环境部、市场监管总局等部门代表的发言,为印刷业加快形成新发展格局提供了重要指导。
正如中央宣传部印刷发行局局长刘晓凯所说,中国印刷业创新大会在服务宣传思想工作大局、强化行业阵地建设、引领产业高质量发展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成为统摄印刷业发展的政治阵地和协同创新的服务平台。特别是经过创新大会优质成果的强力推动,我国印刷业高质量发展思路基本明晰、框架基本形成、任务基本确定,为印刷业“十四五”时期发展奠定了较为厚实的产能和制度基础。
在前三届中国印刷业创新大会召开期间,一系列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的重大成果频频涌现。在2018年大会上,首份《中国印刷业智能化发展报告》发布,印刷智能制造国家标准体系公布,开启了全面推进智能化发展元年。2019年大会后,国家新闻出版署等五部委联合发布《关于推进印刷业绿色化发展的意见》,这一纲领性文件为推进印刷业绿色化发展全面升级指明了方向。
在2018年印发《北京市出版物印刷服务首都核心功能建设升级指南》的基础上,《长三角区域印刷业一体化发展升级指南》《珠三角印刷业发展升级指南》相继在2019年、2020年大会上发布。自此,三大《升级指南》推进印刷区域协同,为推动形成印刷业新发展格局打下了坚实基础。
2023中国印刷业创新发展大会,贯彻落实“十四五”系列规划和有关政策文件,强信心、稳增长,育动能、壮骨干。中央宣传部领导发表主旨讲话,有关领导致辞、讲话,院士专家主题演讲,宣介国家印刷示范企业建设和印刷业数字化发展改革试点工作,并为有关单位授牌。同时,大会组织典型案例交流发言,举办印刷创新项目产融对接路演观摩,举办首届印刷质量高峰论坛,召开全国印刷复制管理工作座谈会……
迈入“十四五”,积厚成势的中国印刷业创新发展大会将行稳致远,继续奋力谱写高质量发展的新篇章。
路径探索明方向 汇聚全行业奋进力量
从2012年印刷总产值9510.13亿元,到2022年印刷总产值达到1.43万亿元,产业规模实现了1.5倍的增长;从2012年从业人员344.13万人,到2022年从业人员242.96万人,行业提质增效,人均产值从27.61万元升至58.86万元,增长超过2倍;从2012年数字印刷总产值62.86亿元,到2022年数字印刷总产值228.47亿元……
印刷业非凡十年的“非凡”之处,有血有肉、可感可信。一组组的坚实数据,一幕幕动人图景,就是一个个发展动能,汇聚起来的是全行业激励奋进的强劲力量。
这得益于印刷业主管部门在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的引领下,锚定“绿色化、数字化、智能化、融合化”的发展方向,从顶层设计高度加强统筹谋划和部署,持续推进、久久为功。在今年塑造印刷业高质量发展新动能的新主题下,中国印刷业创新发展大会围绕政策发布、案例分享、产融对接、展览展示等多项设计,直指产业高质量发展。
令业界期待的印刷智能制造示范和试点、印刷创新路演、印刷产学研合作优选等三类印刷业智能化重点项目以及印刷业绿色化发展等重点项目,接续在中国印刷业创新大会上公布。由中宣部印刷发行局进行项目征集,经资格审查、专家评审和国家新闻出版署审定,三届大会期间共计71个印刷重点项目脱颖而出,彰显出我国印刷业的科创水平。
大会通过一个个项目的聚焦催生创新发展因子,立足于持续努力培育产业新动能。同时也精心遴选典型示范案例分享,全面系统锚定未来突破方向。
业外灯塔工厂“指点迷津”,在2018年大会上,智能制造代表企业海尔数字科技分享智能化发展经验;在2019年大会上,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为印刷企业绿色化升级改造提供经验。
业内领军企业共享成果。在2018年大会上,鹤山雅图仕印刷有限公司、天津长荣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等分别展示智能化探索成果。在2019年大会上,东莞金杯印刷有限公司、江苏利特尔绿色包装股份有限公司等分别呈现绿色化实践成果。在2020年大会上,北京盛通印刷股份有限公司、雅昌文化(集团)有限公司等聚焦产业链融合等方面介绍典型经验。
在2023中国印刷业创新发展大会上,更有一批国内外领先、享誉业界的企业分享典型案例精彩呈现。这些分享将为行业内外呈现出最新的实践成果,为印刷业高质量发展,促进形成发展新格局提供经验借鉴和有益参考。
与此同时,大会同期将举办“守正创新担使命 丹心一片为人民”印刷主题展、“数字新生态 按需新体验”印刷智能制造测试线专题展和“新理念、新工艺、新材料与印刷质量”专题展,尽显一代又一代印刷人守正出新、笃志敏行,在革命中传递火种、在建设中发展壮大、在改革中开拓前进、在新时代高质量发展中的奋斗历程和非凡成就。
补链强链增韧性 创新融合发展热潮涌动
“十四五”实现良好开局后,我国印刷企业奋楫立潮头、谋定而后动,大步迈向以绿色化、数字化、智能化、融合化为方向的高质量发展路径。“十四五”以来,70多个印刷包装企业入选省级智能工厂和数字化车间,筹备在建数字车间、智能印厂超2000个;7家印刷及设备器材企业的创新成果入选2022年出版业科技与标准创新示范项目,百余家印刷包装企业入选2022年省级创新型中小企业……在印刷行业,创新赋能、融合发展的热潮处处涌动。
以创新为动力,印刷业不断破解发展难题、厚植发展优势,在关键环节、重点领域、核心技术上实现重大突破,让新发展理念在全过程落地生根。
无论是已连续举办三届的中国印刷业创新大会,还是再起航的2023中国印刷业创新发展大会,中宣部印刷发行局为推动金融资本支持印刷实体经济创新发展而创办的产融对接平台——印刷创新项目产融对接路演观摩,都充分彰显了印刷业的创新能力和发展潜力,促进了新技术、新产品、新材料、新模式的产业化应用与价值转化。
此前连续3年的路演实践与氛围营造,使越来越多的企业走向资本市场。根据大会统计数据,已有32家企业在线下线上平台进行路演展示,2家企业分别获得亿元级和千万元级融资,产业链上下游10家企业实现上市融资。
在2023中国印刷业创新发展大会上,补齐短板开创新局的产融对接,将进一步为印刷企业做强做优做大提供资本翅膀。在中宣部印刷发行局和深圳证券交易所指导下的印刷创新项目产融对接路演观摩活动,结合产业基金、业内并购等问题,深度研讨如何放大印刷资本市场正能量、支撑印刷业高质量发展。
经过两届大会创新打造、逐步完善的印刷智能制造测试线,今年以“数字新生态 按需新体验”为主题,以专题展的形式绚丽亮相。在中宣部印刷发行局领导下,国内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软硬件厂商、印刷企业、出版单位和电商平台等共同推动建设“一本图书印刷智能制造测试线”,2.0版本研制目标基本实现。如今在现场还要搭建一条完全由国产品牌组成的按需印刷智能制造生产线,让书展现场的观众可实地观摩一本图书从文件到成品、本本不同的定制化按需印刷生产全流程。
向融合要发展,印刷业持续做强发展引擎、迸发发展活力,针对印刷需求个性化、精细化、体验式的新变化,增强质量竞争能力,让新发展理念在各领域开花结果。
印刷业加速动能转换的同时,与出版发行、电商平台、文化艺术、设计服务等上下游融合提速,打造经济新增长极。
上下游贯通,如在2023年大会上,首届印刷质量高峰论坛将“泰山论剑”,集结行业主管部门、质检机构、科研单位、印刷高校、出版单位、印刷企业之力,从技术、经验、经济效益等多方破题研讨。在2020年大会上,中国儿童读物印制创新产业联盟正式成立,由中国印刷技术协会牵头,印刷企业、出版单位积极参与,围绕制约儿童读物印制创新能力提升的技术瓶颈、标准规范、知识产权等问题进行联合攻关、交流合作。
产学研融汇,如在2018年大会上,由北京印刷学院联合印刷高校主办的印刷高等教育发展论坛,以“‘新工科’背景下的印刷专业新发展”为主题,为人才培养出谋划策。印刷智能制造产业联盟成立,由中国印刷科学技术研究院联合行业内外研发基础较好的科研单位、高校和行业重点企业组建而成,旨在打造印刷智能制造生态体系示范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