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精神现象学》

践行“儿童友好”理念

作者:陈乐乐 来源: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 时间:2023-07-25

  刘晓东的《儿童精神现象学》(福建教育出版社)一书通过对自己以往的童年哲学研究内在逻辑的梳理,提出“儿童精神现象学”观念体系。黑格尔的“精神现象学”即精神发生学,刘晓东以此作为研究儿童精神现象的基点,不同的是,其是经由“儿童”而管窥个体与人类精神的历史生成。

  因此,儿童精神现象具有永恒魅力。在刘晓东著的《发现伟大儿童》一书中,中国古代哲学中的“童心主义”、西方思想史上的“儿童中心主义”、浪漫主义诗学对“童年”的称颂、存在主义哲学中“主宰是儿童”等观念,皆是对其永恒魅力的发现与讴歌。在类似于本能—无意识的童年早期生活中,蕴藏着成人世界、教育生活和人类精神的“深层语法”。其中,儿童的梦想世界又是这一精神现象的内核。儿童的梦想是人类精神现象的内在展开,是儿童的“全部生活世界”。

  据此而论,儿童的游戏、艺术、童话、儿歌等是儿童梦想世界的核心内容。在梦想的世界里,历代人类祖先精神生活的进化史以先验遗产的形式贮存在童年那里,变成了儿童时期的游戏、艺术、神话、宗教等原初生活形式。由是观之,儿童拥有自身的文化,儿童文化与成人文化之间是一种互补互哺的关系。儿童精神世界浮现出的儿童梦想世界,是儿童精神现象的根基和儿童文化的内核。儿童文化应倒逼成人在一个更高的发展阶梯上将其再现出来,因为儿童文化是根,成人文化是叶。儿童文化的目的是成人文化,但是后者却要以前者为归宿,只有被儿童吸收了的成人文化才可获得永恒的栖居之所。从其思想体系反观天性与教育、自然与文化的关系,文化是人的创造,文化的创造是为了人更好地生存生活。教育作为文化的下位概念,选择和传递着文化,其目的在于护持天性,培育不失童心的完整个体。

  “儿童精神现象学”思想体系的提出与确立,可以与黑格尔的“精神现象学”呼应会通。相较于儿童的教育、社会和文化而言,儿童的精神生活是第一性的。探究儿童的精神世界,构筑儿童精神现象学的学术地位,不仅有助于进一步发现“伟大儿童”,审慎地对待儿童身上的天性资源,践行“儿童友好”理念,而且为探寻人类精神的历史生成与最终归宿提供了一条新路径,即从儿童那里,从最为根基性的存在——儿童精神现象那里考察和反观成人世界、教育生活和未来社会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