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写脱贫故事 谱写时代史诗

作者:张远满(教师) 来源: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 时间:2023-07-25

  在“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的时代背景下,脱贫攻坚的文学书写成为近年来时代与文学、政治与文学关系的生动体现。作家李迪的《十八洞村的十八个故事》(作家出版社2020年版)是中宣部2020年主题出版重点出版物,也是中国作家协会脱贫攻坚题材报告文学创作工程之一。该书围绕“精准扶贫”首倡地十八洞村的脱贫故事展开书写,是讲好中国脱贫攻坚故事的代表性作品。

  国家大事的时代表达

  文学是时代的记录者,在脱贫攻坚这一宏伟的时代图景中,大批文学工作者前往脱贫攻坚主战场,讲述脱贫攻坚故事,塑造脱贫攻坚典型。在众多的文学体裁中,兼具新闻性和文学性的报告文学是作家创作的首选。

  2019年初冬,年近古稀的李迪来到湖南湘西,把深入生活、扎根人民作为创作的前提,同村民烤火塘、喝热茶、聊家常,用写实的手法记录下18个脱贫故事,呈现了十八洞村在新时代的脱贫蜕变之路。十八洞村山高路远,基础设施建设难,教育、医疗条件极度落后,在《经过的事不会随风而去》一节中,老主任施进兰描述十八洞村以前有“三怕”:一怕养活一头猪,运不出去;二怕小孩上学,山路危险;三怕有人生病,没有卫生院。“精准扶贫”后的十八洞村有“三变”:一是村容村貌变好了;二是精神面貌变化了;三是产业变化了。通过施进兰这位受益者、见证者、实践者的讲述,我们可以看见十八洞村从深度贫困到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从封闭保守落后到文明开放自信的历史跨越,从古老贫穷苗寨到新时代红色地标的深刻转变。十八洞村作为表现中国脱贫攻坚伟大成就的一扇标志性窗口,《十八洞村的十八个故事》折射着习近平总书记“精准扶贫”重要思想的真理光芒和实践伟力。

  人物群像的典型塑造

  “报告文学要更多描绘人在脱贫攻坚中的决定性作用,写出脱贫攻坚对人的影响,以鲜活丰满的人物群像表现历史与现实的风云激荡。”为写好十八洞村的脱贫故事,李迪每日早出晚归、翻山越岭、走村串寨,看到了、听到了为脱贫事业努力的人和事,他将富于生活气息的人物通过不同的讲述,在读者面前铺陈开来,刻画了一个个鲜活的人物形象。

  “表现帮扶对象自身的变化,是检验脱贫攻坚成效的最有效办法,也是这一题材的基本思路。这样的变化需要作者在深入采访中用眼寻找,用心发现。”开篇的《金兰蜜》讲述了“酒鬼”龙先兰养蜂致富、脱贫脱单的故事:龙先兰早年孑然一身,每日以酒浇愁,扶贫队长龙秀林一家把他当作家人,帮他脱贫。龙先兰从卖鱼到养蜂,下定决心做到“听秀林大哥的话,活出个人样来”。《万事开头难》《关键时刻》《黄桃金灿灿》则通过对村支书、村主任、扶贫队长这一群体的书写,让读者感受到扶贫工作的艰难,李迪对他们的描写中并没有直接赞扬,而是用具体的场景和事件来彰显人物的品格。18个人物中大部分描写的是十八洞村的普通村民,他们没有太多文化,身上却有着乡土中国农民的吃苦耐劳、质朴真诚的品质,他们在极度贫困时没有向生活屈服,在精准扶贫的春风吹来时努力抓住机会改变自己的人生。此外,书中还塑造了将“十八洞”三个字剃在头上的杨超文,把自己当牛的龙拔二大妈,从浙江返回村里办合作社的龙金彪,《十八洞村》电影人物原型杨进昌等一系列脱贫人物典型,形象立体地展示了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十八洞村为打赢脱贫攻坚战付出的努力和取得的成果。

  文学作品的艺术创作

  新世纪报告文学强调文学性和艺术性,李迪对访谈材料进行艺术化的处理和剪辑,通过雅俗共赏的语言、苗家的民风民俗,塑成了《十八洞村的十八个故事》的典范价值。作品多处运用村民耳熟能详的语言:《金兰蜜》中吴满金用“山挡不住云彩树挡不住风,神仙也挡不住人想人”来表达要跟龙先兰在一起的决心;《让我在山上把泪哭干》中龙拔二对儿子去拉萨支教表示支持时说“十八洞村的人,心要像十八洞一样大”;《头上剃字的人》中杨超文说“像豆腐,说是农家手工做的,绝不到超市去买,超市买两块一个,农家豆腐至少六块”,鲜活的语言增强了文本的可信度和真实性。十八洞村是由4个苗寨合并而成,作品还原了当地的风土人情,出现过苗族的特色食品如腊肉、酸鱼、蒿草粑粑,也描述了苗族的养蜂传统,还在《不败的莲花》一节中对苗绣进行了专题讲述,这些富有地域色彩的描写,不仅增强了作品的艺术感染力,而且将一个充满着浓郁生活气息的十八洞村呈现在读者面前。

  十八洞村是一个样板,反映了整个中国脱贫攻坚的历程;18个故事也是一个缩影,诠释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十八洞村的十八个故事》是李迪创作的最后一部作品,这本书不仅书写了十八洞村的脱贫故事,更在世界反贫困史上谱写了中国的新时代史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