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好地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

——关于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重要讲话的学习体会

作者:世纪金榜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 张泉 来源: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 时间:2023-07-24

  张泉

  世纪金榜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在第三十届全国图书交易博览会现场搭建精品展台。





  “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强盛,总是以文化兴盛为支撑的”“只有坚持从历史走向未来,从延续民族文化血脉中开拓前进,我们才能做好今天的事业”“要坚定文化自信、担当使命、奋发有为,共同努力创造属于我们这个时代的新文化,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体现出强烈的文化情怀和文化担当,为我们在新征程上推进文化传承发展事业提供了行动指南,具有重要的里程碑意义。结合工作实践,我主要有以下三点体会:

  第一,坚持固本培元。习近平总书记高屋建瓴地指出,中华文明具有突出的连续性、创新性、统一性、包容性、和平性。这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一次整体性把握,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行的高度理论性评价。习近平总书记对中华文明五个突出特性的全面阐述启发我们:文化是根、历史是魂,它们是我们在新时期担当文化使命的基础所在。具体到文化传承和文明发展来说,我们既要不断重返出发之地,也要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在“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整体视野中,面对新问题,创造新形式。具体到文化产业发展来说,同样要继承历史优势,融合时代特点。

  以济南的出版业为例,她有着悠久的历史。1869年,山东最大的出版发行机构——山东官书局,在济南成立,成为继安徽、江苏之后的全国第三个官书局。清朝创办的刻坊全国有145家,济南就有69家。民国时期,济南作为山东省的中心,在出版方面也一直扮演着龙头老大的角色。据《济南大观》(1934年版)的记录,一些书局当时全国闻名。比如:武学书局,位于普利门街45号(现普利街);大东书局,位于估衣市街(现共青团路);同善书局,位于纬三路;远东书局,位于杆石桥外等。

  进入新时期,济南在出版业方面的优势更加凸显,尤其是民营书业发展更是全省乃至全国的一面旗帜。2021年7月15日至19日,第三十届全国图书交易博览会在济南盛大举行。无论是展会规模还是参展人数都创下了历届书博会之最,这也从一个侧面反映出了济南出版文化的兴盛。

  今年7月下旬,第三十一届全国书博会又将在山东举行。因为有了出版,世间古往今来、浩如烟海的典籍才得以传承,人类丰富多彩、气象万千的文明才得以延续。盼望着济南能够更加重视出版文化由古及今的发展脉络,从历史中汲取营养,在新时代创造更大的辉煌。

  第二,坚定文化自信。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们要坚定文化自信,增强做中国人的自信心和自豪感。”站立在960多万平方公里的广袤土地上,吸吮着中华民族漫长奋斗积累的文化养分,我们具有无比深厚的历史底蕴,具有无比强大的前进定力。中国梦无疑是文化自信的最有力表达形式。

  我们对中国梦进行了深入思考:采取一种什么形式,才能更好地为读者展开五彩斑斓的梦想世界,能够让读者在阅读中完成精神的洗礼?反复推敲之后,连环画这一通俗易懂、老少皆宜、图文并茂,富有艺术美感的载体进入了我们的视线。很快,世纪金榜“中国梦”连环画工程正式立项了。

  为了将这套丛书打造成精品力作,我们邀请了全国最知名的画家和作者,亲自参与创作。丛书出版后,被翻译成阿拉伯语,版权输出到了“一带一路”沿线多个国家,为中华文化走出去作出了贡献。

  第三,坚持守正创新。“守正才能不迷失方向、不犯颠覆性错误,创新才能把握时代、引领时代。”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每一种文明都延续着一个国家和民族的精神血脉,既需要薪火相传、代代守护,更需要与时俱进、勇于创新。”这启发我们,在工作中,一方面,要做好文化传承,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另一方面要紧扣国之大者,从新时代的壮阔现实中发掘选题。在做好两方面结合的基础上,借助新的传播技术,强化精品创作与融合发展,让更多展现时代之变、中国之进、人民之呼的精品力作走进大众视野、深入群众生活。

  在这方面,我们做了一些探索,先后开发出了世纪金榜诗词、国学系列丛书及衍生的日历产品。这套丛书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诗词、国学名篇中来,又不拘泥于传统的编辑手法,而是首创了“以对象进行诗歌分类”的方式,写“山”的在一起,写“水”的在一起,写“爱情”的在一起,写“家国”的在一起……

  读者捧读此书——想什么,查什么;心初动,诗已至。每篇正文之后,均有注释赏析和古为今用,方便读者的阅读和理解;每首诗都附有二维码,读者用手机扫一扫,即可听到名家的诵读,耳目同悦。丛书被评为山东省第五届社会科学普及及应用优秀作品奖,相关的“互联网+中华古诗词分类鉴赏传播平台”被列入国家新闻出版重点项目库。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在五千多年中华文明深厚基础上开辟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是必由之路。“第二个结合”为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了理论根基,为我们今后工作指明了方向。奋进新征程,我会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化建设的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坚定文化自信,增强文化自觉,以文弘业、以文培元,以文立心、以文铸魂,用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文化创造,为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勇担使命、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