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苗”宣教 福建安溪有“新招”

作者:本报记者 张福财 来源: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 时间:2023-07-13

  什么是“盗版侵权”?什么是“护苗”行动?穿过一片荷塘,走在福建省泉州市安溪县城厢镇经兜村的初心公园里,欣赏美景的同时,参与公园里的互动问答也颇有趣味。

  安溪县的这个初心公园是福建全省首个镇级党建文化主题户外公园,福建全省首个县级“护苗”宣教中心也坐落于此。《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记者了解到,近年来,安溪县坚持系统谋划、多管齐下,创新载体设置,丰富展现形式,立体构建“1+2+4+ N”“护苗”宣教工作矩阵,深入推进“扫黄打非·护苗”专项行动,为茶乡少年的健康成长筑牢文化安全防火墙。

资源联享 有点有面

  “青青护苗园”、“扫黄打非”宣教园、“护苗”步道、案例警示墙、科普乐园、知识挑战区、拍照打卡点……慢慢逛初心公园,发现里头别有洞天,“护苗”宣传以不同的形式融入到了公园的各个角落,十分接地气。

  走进安溪县“护苗”宣教中心,记者看到里面设立了图书阅览区、视频学习区、有奖问答区、作品展示区、灯谜展猜区、互动休闲区等六大功能区。“我们的‘护苗’宣教中心是依托经兜村占地580平方米的农家书屋建设的,融入安溪‘三铁三世遗’特色文化,采取寓教于乐、寓教于景的生动形式,将党的创新理论成果和‘扫黄打非’知识沉浸式、体验式、互动式地传递给中小学生们。”安溪县城厢镇党委宣传委员陈霜霜介绍说,安溪县“护苗”宣教中心整合特色资源,凝聚多方力量,多角度、全方位、立体式构建“护苗”宣教网。

  在“护苗”宣教中心基础上,安溪县还在凤城翰墨书屋、湖滨社区、安溪县第八小学、安溪县恒兴中学拓建“扫黄打非”“护苗·绿书签”“禁毒”“网络安全”知识宣传栏和盗版书籍“鉴别角”等特色空间,推进“护苗”宣传进书店、进社区、进校园。

  此外,统筹用好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党建+”邻里中心、民情茶室、农家书屋等基层公共文化场所,安溪县通过阵地联建、资源联享、服务联推、活动联办,建立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基层“护苗”站点体系。

寓教于乐 入脑入心

  “结合青少年身心特点,我们在‘护苗’宣传教育上不断探索改进,希望能寓教于乐、寓学于趣。”陈霜霜说,目前安溪县已打造“指尖课堂”随时学,上线“护苗”知识网上答题库,推出《护苗系列课堂》《假“李逵”敌不过真“李逵”坚决打击非法盗版行为》《“V”说网络安全》等公益宣传片,并在县融媒体中心媒体矩阵平台和县域200个楼宇梯视进行转发推广。

  线上能学习,线下也有情景课堂。巧借安溪县铁哥、茶妹城市IP动漫形象,“护苗”宣教中心设计推出水杯、钥匙扣、休闲袋、“绿书签”、笔记本、铅笔盒等“护苗”系列文创产品,举办答题闯关、主题拼图、猜灯谜、“跳房子”、打卡体验等趣味性活动,并进行免费定量赠送。

  安溪县还成立“治安小警苗”“红领巾宣讲团”,组织中小学生前往凤城镇湖滨社区警务室“护苗”站开展警示教育活动。通过红领巾广播站、红领巾小社团和演讲比赛等载体,开展形式多样的“护苗”宣讲活动,两年来受教育学生超万人。

融合互进 走深走实

  安溪县树立了“大护苗”工作理念,创新利用平台载体,共建共享队伍力量,让“护苗”宣教工作融入日常、抓在经常。结合基层文化阵地日常巡查检查,推进“检查+宣传”,组建“护苗”宣传志愿服务队,团结文化能人、社会公益人士和社区居民,通过发放宣传资料、现场讲解等方式,引导基层群众广泛参与“护苗”工作。

  深入“阅读+宣传”。当地组织开展大型正版图书惠民赠阅暨“扫黄打非”集中宣传咨询、书香童年“护苗”计划走进乡村幼儿园、“全民阅读·月读好书”、“阅读启智,书香致远”第九届读书节等系列活动,全力营造多读书、读好书、善读书和抵制有害出版物的社会氛围。

  创新“文化+宣传”。安溪县结合传统节日民俗活动,通过南音、高甲戏、木偶剧等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开展“扫黄打非·护苗”系列宣传演出活动,推动“护苗”宣传学在基层、热在群众。立足当地非遗特色,在校园竹藤编研学非遗传习所,安溪县创新探索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护苗”宣传的融合发展新途径,将版权保护、文明上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元素融入藤铁工艺作品创作中,进一步激发孩子们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和共护文化晴空的热情,帮助未成年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