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分享到:
- 全屏阅读
- 放大
- 缩小
- 默认
首届网络出版发展论坛
以开放创新和交流合作共创网络出版美好未来
来源: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 时间:2023-06-19
第二十九届北京国际图书博览会首次设置网络出版馆,网络游戏、网络文学登上国际文化交流大舞台化。 本报记者 孙海悦 摄
交流真知灼见、共议行业发展,6月16日,国家新闻出版署在第二十九届北京国际图书博览会期间主办首届网络出版发展论坛。与会中外人士聚焦“坚持开放创新 促进交流合作”主题进行交流,探讨网络出版在文化传播、科技创新、中外交流合作等方面的价值作用,积极为网络出版繁荣发展贡献智慧力量。
网络出版成文化传播重要载体
数据显示,2012年至2022年的10年间,超过四成国产游戏传播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腾讯首席运营官任宇昕介绍说,腾讯有多款自研产品在融合传统文化方面作出了长线探索。如《王者荣耀》与敦煌研究院合作打磨系列数字皮肤,仅“遇见飞天”一款就投入22位设计师,历经38版修正后成型,超过4000万用户从中领略到敦煌壁画的绚烂之美。过去8年中,《天涯明月刀》系统性地围绕“华服”“文旅”“音乐”发力,让传统文化更好地走向大众、走向世界。
“带美国朋友观看一场功夫表演,他可能只会喝彩。但在《永劫无间》中,跟来自全世界16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数字武术高手比拼十八般武艺后,他一定会被东方文明所折服。”网易公司高级副总裁王怡认为,网络游戏能够润物无声地让中国文化深入人心。
“文化交流是一个双向的过程。我们在多款游戏内持续尝试围绕中国文化进行深度挖掘,取得了全球玩家的热爱。”超级细胞首席运营官关口勇斗举例说,游戏《皇室战争》中引入了一系列与故宫相关的建筑、人物和传统文化符号等,游戏《部落冲突》全球版本中推出了一系列具有中国文化元素的内容庆祝中国新年。
在国际知名游戏公司拳头游戏全球移动业务发展总裁兼中国负责人林松看来,当今世界,游戏已经不仅仅是一种娱乐手段,而是跨越了语言和地域的障碍,成为另一种文化交流的载体。“我们在努力将优秀中国文化融入《英雄联盟》等面向全球市场的游戏的同时,也希望将高质量的全球化内容带给国内玩家。”
近年来,三七互娱积极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全球化创新传播。三七互娱联合创始人、副董事长曾开天介绍说,目前在三七互娱全球范围内发行的120多款游戏中,就包括了多款具有鲜明中国文化特色的精品游戏。如全球发行的《叫我大掌柜》以《清明上河图》为蓝本,设置采诗官、戏剧艺人等角色,又在游戏中加入对对子、蹴鞠等中国传统特色活动。
“游戏是传播文化的有效载体,也是促进文化交流的有力推手。”育碧集团高级副总裁、育碧中国业务负责人泽维尔表示,游戏作为新兴的娱乐细分产业,集文化、科技、创新、互动和沉浸于一身。团队将不断探索尝试,将优秀中国文化内容融入游戏。
科技创新应用十分活跃
网络出版是文化与科技融合的产物。近年来,网络出版作为最为积极拥抱新技术的数字文化载体,正在成为先进技术研发应用的重要领域,不断突破既有的场景和想象空间。
作为国内游戏领域的头部企业,腾讯积极运用游戏引擎、云游戏等技术助力数字文保,推出了“云游长城”、敦煌“数字藏经洞”等项目。“从毫米级、高精度复刻1公里的喜峰口长城,到复现敦煌藏经洞的开凿、经文收集、封藏万卷等历史过程,再到‘身临其境’感受北京中轴线的恢宏气势与四季变化……这些更加直观、更有代入感的体验,让用户与数字内容的连接方式从‘在线’转向‘在场’。”任宇昕重点介绍了腾讯游戏技术助力非遗传承的案例。他认为,游戏将以安全、丰富、灵活、低成本的优势,为AI模型的测试和迭代升级提供“训练场”,“未来生产力变革的序章,也许就蕴含在今天的一次次探索之中。”
网易则瞄准游戏引擎这一行业“芯片级别”技术,通过核心底层技术的自主研发,打通了中国游戏产业中技术的“任督二脉”。据王怡介绍,网易已经拥有两款100%自主知识产权的引擎,并获得多项业界领先的技术专利。目前网易大部分已推出或在研的精品游戏,用的都是自家引擎。《哈利波特:魔法觉醒》等多个世界知名IP选择网易自研引擎,用于衍生游戏开发。在游戏引擎方面,海外技术“单向输出”的局面已经被打破,全球的游戏产业在技术层面正进入“双向选择”的新阶段。
作为网络文学领域头部企业,阅文集团积极探索AIGC等创新技术,希望以更丰富的阅读内容与体验,提升文化的感染力。“这两年AIGC发展非常快,我们也在做积极尝试。从测试结果来看,AI机翻比普通机翻不管是从效率上还是质量上,都有非常大的提升,甚至能够将翻译成本降低至1%左右。”阅文集团首席执行官侯晓楠展望,未来随着技术的成熟,作家们甚至可以实现“一键出海”,无论是中国网文还是海外原创,都能全球同步追更;未来的阅读,可能是图文音并茂的多模态体验,用户将走进一个个故事里,和IP角色进行沉浸互动。
索尼(中国)有限公司总裁吉田武司介绍说,索尼一方面把全球最尖端的技术产品第一时间带到中国,另一方面也与国内企业密切合作,不断追求开发适合中国用户和中国市场的产品和服务。例如索尼与上海合作伙伴“观池”打造的国内首家黑彩晶虚拟制作影棚,可以实现虚拟拍摄、实时渲染、动作捕捉等内容创意制作需求,并广泛应用在游戏、动画、影视等内容创作领域。
中外交流合作成果丰硕
据统计,年营收超过100亿美元的国际头部游戏企业已有超过60%落户上海。上海市委宣传部副部长、上海市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副主任王亚元介绍了上海网络出版行业着力打造中外文化交流互鉴上海样本的做法。
近年来,上海网络出版已从作品“出海”发展到平台“出海”、经营模式“出海”的立体“出海”格局。王亚元认为,只有坚定中国文化的主体性,才能走向世界。突出关注文化的多样性,尊重包容、吸收借鉴他国文化的精华,让中国文化与世界文化在虚拟空间中交相辉映,才能真正赢得海外用户的喜爱。
“以中国游戏为载体的新数字文化表达,让中国文化既赢得掌声又听到回响。”王怡谈道,要真正传播好中国文化,需要用外国用户喜爱、熟知的渠道、玩法、形式来拆解,把其背后具备民族特质、当代价值、世界意义的中国文化精髓提炼出来。“游戏这一形式能够让中国故事、中国文化在国际传播中做到求同存异,更深入人心。”未来,中国游戏产业将更深入地参与全球游戏产业的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
当前,网络文学正逐步成为跨文化交流最具活力的载体之一。阅文集团旗下网络文学作品被翻译成13种语言,部分作品入藏大英图书馆,海外平台WebNovel上线2900部中国网文翻译作品和50万部海外原创作品,累计访问用户已达1.7亿。侯晓楠表示,来自全球创作者的多元文化背景,为网络文学进一步注入世界性视野,推动内容生态的多元繁荣。全球共创生态圈,是网络文学的未来。
根据统计,最近5年,国产游戏已进入全球91个国家和地区,来自34个国家的游戏产品进入中国市场。中国音像与数字出版协会第一副理事长、中国音像与数字出版协会游戏出版工作委员会主任委员张毅君谈道,从现代游戏在我国发展历程看,先引进来后走出去的特征显著;从交流互鉴现状看,游戏全球化有力促进了中外文化交流传播;从发展趋势看,开放、交流、包容、合作乃势所必然;从行业协会角度看,存在发挥独特作用的广阔空间。
张毅君介绍说,中国音数协一直把游戏领域的中外交流作为重要工作事项,目前与英、法、日、韩、阿联酋等1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政府机构及行业组织保持着友好联系,已多次组织国内企业参加知名国际游戏展会。“希望行业人士共同为网络出版产业的交流与合作打牢底色、增益成色、保持特色、彰显本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