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届粤港澳大湾区音乐作品著作权集体管理高峰论坛:
携手合作,擘画粤港澳集体管理的未来
来源: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 时间:2023-06-15
拥有庞大市场和广阔发展空间的粤港澳地区,也是文化人才辈出、文化产品丰富的地区。相应的,粤港澳三地在版权管理与保护方面也有着共同的诉求与良好的合作基础。6月8日,由中国音乐著作权协会(MCSC)、香港作曲家及作词家协会(CASH)和澳门作曲家、作家及出版社协会(MACA)共同主办的第一届粤港澳大湾区音乐作品著作权集体管理高峰论坛在深圳举办,来自政府部门、集体管理组织以及国际组织的代表、音乐家、法官、高校专家、行业协会代表等多位嘉宾现场见证了多项合作的达成,也共同聆听了三地创作人与使用者对于著作权集体管理的思考。
三地的合作将更深更广
论坛中,两项合作备忘录的签约无疑是活动的高潮:中国音乐著作权协会、香港作曲家及作词家协会和澳门作曲家、作家及出版社协会三方主席现场签署《音乐著作权集体管理组织助力粤港澳大湾区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合作备忘录》;中国音乐著作权协会副主席兼总干事刘平和澳门作曲家、作家及出版社协会行政总裁吴国恩代表双方协会签署《横琴地区音乐著作权集体管理组织合作备忘录》。
刘平介绍,3家协会将在6个方面展开密切合作,包括版权宣传,教育培训;激励创作,培养人才;产业合作,规范秩序;信息共享,许可联动;打击侵权,维权协作;促进传播,对话国际。特别是在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中国音乐著作权协会和澳门作曲家、作家及出版社协会之间将建立联合工作机制,对合作区内音乐创作者个体难以行使的著作权实现共商共建共管共享,打造该区域内音乐作品著作权许可的高效模式,保障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内的行业、产业依法合规使用音乐作品,营造良好的市场经营秩序。
国际作者和作曲者协会联合会(CISAC)亚太区总裁吴铭枢表示支持3家协会响应国家政策,开展深度合作,探讨高效、共赢的音乐作品著作权许可模式和社会服务模式。
中国音乐著作权协会主席雷蕾则介绍,中国音乐著作权协会、香港作曲家及作词家协会和澳门作曲家、作家及出版社协会共享目前世界上规模最大的华语音乐著作权信息管理数据库。多年来,3家协会紧密合作,为音乐创作者和音乐使用者架起了合作的桥梁。此次合作将以粤港澳大湾区为前沿,充分发挥音乐作品著作权集体管理的制度优势,打造版权赋能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鲜活样板。
香港作曲家及作词家协会主席陈永华表示,期盼通过扩大和深化粤港澳三地之间的紧密合作和联系,进一步推动大湾区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让作曲家、作词家们在优良的环境下继续创作,让优秀的音乐作品得到更大范围的传播,实现更大的价值。
澳门作曲家、作家及出版社协会主席高美士则表示,期待在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和粤港澳大湾区与中国音乐著作权协会和香港作曲家及作词家协会加强合作,进一步推动三地的音乐版权事业发展。
为创作者争取应得的尊重
在以“创作与版权保护”为主题的第一场圆桌论坛上,内地和港澳音乐创作者代表进行了交流。
“我觉得版权体现了对创作人的公平。”来自澳门的作曲人、填词人李峻一说,如果一首歌曲火了,创作者却无法获得相应收入的话,是不公平的,合理的收入可以激励创作人创作更好、更热门的歌曲。
同为香港音乐创作者的韦启良说,作为影视音乐创作人,其面对的音乐使用场景和版权问题更复杂,这就需要集体管理组织帮助其发现哪里使用了音乐,并收取使用费。良好的回报可以激励更多人投身到影视作品音乐的创作中。
作为圆桌论坛主持人,中国音乐著作权协会副总干事朱严政提了这样一个问题:为什么要加入集体管理组织,让协会帮助管理版权,而不是自己去做?
来自内地的作曲家、制作人、诗人、歌手刘沁说,作为音乐人,希望把精力聚焦在创作上,专业的事应该交给专业机构去做。李峻一认为,集体管理组织了解行业的实际状况,有规范的版税计算方法和分配方法,所以把版税收取工作交给集体管理组织是很好的选择。
从1986年加入香港作曲家及作词家协会,与集体管理组织打了30多年交道的香港音乐创作者陈少琪,特别欣喜地看到了集体管理组织慢慢变成了大家熟悉的机构,越来越多的人知晓了它的工作内容,很多守法的版权使用者很清楚可以通过集体管理组织获得许可和支付报酬,对于一些不守法的使用者,集体管理组织的维权也很有力。
给产业创造更放心的发展环境
第二场圆桌论坛,以“版权保护与产业发展”为主题。北京大学法学院教授、中国知识产权法学研究会副会长张平首先分析了版权和产业之间的互动关系,并指出,在大多数情况下,音乐作品词曲作者都是小权利人,而小权利人参与市场活动会非常受限,所以小权利人权利的行使与保护需要靠市场主体来推动。张平认为,集体管理组织是非营利机构,但也是市场主体,可以通过市场的力量帮助权利人实现其价值。
陈永华则阐明,对于版权带来的收益,创作者群体大多看重的是自己的付出能有合理的回报,并能通过获得回报感受到社会对创意的尊重,维护创作者的尊严。集体管理组织为创作者收取、发放的版权收益,对于整个行业未来的发展,尤其是推动年轻人选择投身这一行业,都有着很大的助益作用。
来自不同产业界的嘉宾同样阐明了集体管理对于其所在行业健康合规发展的帮助。
“音著协对词曲作者来说是保护伞,对企业来说,我认为音著协也是保护伞,它能够让我们更加合规地使用曲子。”宋城演艺发展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赵雪璎介绍,其公司经营的园区,背景音乐和演出中会使用很多歌曲,而且所用曲子在不断变化。“如果让我们去对接每一个词曲作者,真的做不到。有音著协的帮助,就可以放心大胆、合法合理地去使用作品。”赵雪璎说。
深圳市烹饪协会会长刘永忠则谈道,深圳正在加快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的步伐,餐饮是其中重要的组成部分,餐饮加音乐的组合发展模式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但不可否认的是,餐饮场所随意使用音乐作品的现象依然存在,这需要集体管理组织进行宣传和规范。
香港演出业协会主席、寰亚娱乐有限公司行政总裁许冰心说,演艺行业需要尊重版权,因为没有词曲作者的作品,就不可能有好的演出。她表示,希望集体管理组织在推动培养创作新人方面发挥更大作用。此外,许冰心还提到,其所在公司的演出经常涉及不同地区的巡演,而不同地区的版税收取规则是不同的,不同的版税收取标准会对公司的市场调研、演出成本预算产生影响,希望可以与不同的协会多合作、多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