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心如炬 守正创新

——创意策划“庆祝《盐阜大众报》创刊80周年红色记忆四联画”的一点体会

作者:王宇 来源: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 时间:2023-06-14

《钱毅读报》

《咱大众的节日》

《百佳记者千里走滩涂》

《走好新时代长征路》


  2023年4月25日,《盐阜大众报》迎来八十华诞。盐阜大众报报业集团聚合融媒体资源,推出各种纪念性文化产品,全方位展示《盐阜大众报》80年来的光辉历程。这其中,邀请盐城市美术馆、盐城市书画院组织艺术家创作“庆祝《盐阜大众报》创刊80周年红色记忆四联画”,把80年发展中的重要节点用国画艺术性表现,是盐阜大众报报业集团一次融媒体创新性新闻表达形式的崭新尝试。


匠心:体验宗旨 感悟赤诚

  在宽80厘米、高80厘米的有限篇幅中,如何完美呈现《盐阜大众报》80年发展的光辉历程,十分考验创作者谋篇布局的艺术功底。画家们分成两个小组,每个小组负责绘制两幅画,在创作过程中,画家们经过艺术(独立呈现)和逻辑(时间顺序、重要程度、画面布局)两个层面的组合,再进行层层铺色、整体渲染,以点带线、以线带面,为画面的良好呈现发挥了“肱股之用”。

  在盐城市美术馆馆长吴红春的精心统筹下,画家们多次碰头深入讨论画面的主要内容和细节部分,并对重大事件及相关场景进一步充实提升。

  1943年4月25日,《盐阜大众报》在滨海县振东乡(现滨海县滨海港镇)一施姓农户的茅草屋内创刊。办报初期,人才短缺,为解决这一难题,经新四军军部研究,将著名文学家、新四军文化名人阿英(钱杏邨)的长子钱毅调至《盐阜大众报》任编辑,不久后担任《盐阜大众报》副主编兼新华社盐阜分社特派记者。

  钱毅博学多才、工作认真、勤于钻研,针对当时盐阜区群众文盲较多的实际,钱毅等记者、编辑主动带着报纸走进群众,为群众读报,为群众释疑,让党的声音在群众中传得更开、传得更远。

  画家们把上世纪50年代的水车作为主要创作背景,水车是苏北里下河地区一种科学的农田灌溉用具,传颂着里下河先民利用自然、艰辛创业的宏伟业绩,这与钱毅走进群众家中和田间地头普及工农文化场景形成呼应。《钱毅读报》生动诠释了《盐阜大众报》始终坚守“从大众中来,到大众中去”的办报宗旨,也是《盐阜大众报》深入践行群众路线、坚持开门办报方针的生动实践。

  从1989年起,《盐阜大众报》将每年的4月25日定为“《盐阜大众报》读者节”,通过策划举办丰富多彩的活动,深化开门办报,倾听读者心声,加强互动交流,提升服务质量。四联画中的第二幅《咱大众的节日》反映的正是读者节的场景。

  1991年4月25日,《盐阜大众报》举办第三届读者节。《盐阜大众报》首任社长、原文化部副部长王阑西专门致辞表示祝贺。《咱大众的节日》画面生动再现了上世纪90年代开门办报、为群众服务的生动场景。

  上世纪90年代的第一个春天,中共盐城市委制定了全市经济全面登台阶的战略,把开发广袤的滩涂作为实施该战略的突破口。《盐阜大众报》积极响应市委号召,发挥舆论先行作用,主动担当沿海滩涂的“探路者”。1990年10月13日至11月25日,《盐阜大众报》将以“全国首届百佳记者”束方群为代表的13名记者组成滩涂采访团,骑着自行车深入茫茫黄海滩涂,历时44天,行程1500公里,先后采访了沿海滩涂上的200多个村庄、企业和2500多名农民、渔民、职工、科技工作者。第三幅画《百佳记者千里走滩涂》刻画了当年采访团在淮河入海口处采访现场。

  2019年,新中国迎来70周年华诞。为缅怀革命先烈,赓续红色血脉,砥砺初心使命,激励全体盐阜报人走好新时代长征路,盐阜大众报报业集团组织开展了“追寻铁军足迹,牢记初心使命”大型融媒体新闻行动,吹响了新征程的奋进号角。第四幅图《走好新时代长征路》反映的就是这个场景。

  经过画家们的精心打磨,历时两个半月,四幅作品陆续完成。为让参观者更加深入了解《盐阜大众报》的发展历程,我们把四联画分别编写了四个故事内容,再把文字信息生成二维码,参观者用手机轻轻一扫作品右上角的二维码后,会进入移动展览平台,有更为详细的作品介绍。作品通过新媒体平台分发传播以后,受到很多受众点赞、转发。


信心:守正创新 勇毅前行

  作为一张有着光荣历史的地方党报,报纸产品及其旗下的新媒体作品、服务品牌,在80周年庆典中得到充分展示是融媒体应有之义。所以,为庆祝《盐阜大众报》创刊80周年,致敬报业前辈、传承红色基因、回首光辉历程,牢记初心再出发,集团以“见证八十载 向新再出发”为主题,于报庆当天在《盐阜大众报》推出40个版的纪念特刊,制作《80年80秒》宣传短片,设计庆祝《盐阜大众报》80周年网上展馆等新媒体产品,设计创刊80周年庆祝活动主题标志和文创产品,创作演出报史音乐剧《庄稼话》,举办民生实事面对面暨《盐阜大众报》读者(粉丝)节等系列活动。如果说上述产品和服务是守正的话,那么,四联画的创作就是一次创新。

  这次四联画的创作,不仅仅是作为《盐阜大众报》80周年的贺礼,更是集团全面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具体行动。如何在报庆八十华诞的浓厚氛围中将新闻宣传作出亮点,如何将80年发展历程以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讲出特色,盐阜大众报报业集团妇联和民生融媒中心联合盐城市美术馆和盐城市书画院做了一次成功的新闻案例尝试。本次作品集体创作组艺术家们始终基于“大众视角”和“创新思维”,进行整体策划的“头脑风暴”,以现实主义的表现手法讲述、形象直观地展现《盐阜大众报》80年发展的光辉历程。将红色记忆活化为四幅读者看得懂的历史画卷,将重大事件转化为群众听得懂的生动故事,直观体现出《盐阜大众报》创刊初期所形成的“从大众中来,到大众中去”的办报宗旨,确保四联画画得出新、出彩。

  回看报庆四联画的创作过程,从创意灵感的探索碰撞,到图文内容匠心打磨的每一位参与者,都在为画面的最终呈现倾尽所能,并在这场耗时近4个月的“攻坚战”中完成了一次直触灵魂、入脑入心的报史学习教育之旅。通过新媒体分发传播以后,又为更多的受众认识、喜爱。从这个意义上来说,这次四联画的创作之旅,也可以说为传统媒体如何在新媒体生态下守正创新提供了一些启迪。

  (作者单位:盐阜大众报报业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