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建好中心书屋 推进融合发展
来源: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 时间:2023-06-05
漠河市西林吉镇黑山村村民在农家书屋阅读。 黑山村农家书屋 供图
“以前总觉得看书是文化人做的事,现在书屋提供了很多接地气的书,我们都愿意看,而且我们在网上销售农副产品,还为我们提供了直播场地、直播设备,这可太方便了。”黑龙江省呼玛县白银纳乡鄂伦春族群众葛冬梅向《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记者感慨道。这也是黑龙江省农家书屋近年来发展的缩影。
5月26日,黑龙江省委宣传部印刷发行处处长李龙佶向记者介绍,近年来,黑龙江省依托乡(镇)文明实践所建设中心书屋112个,全力推进农家书屋与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和县级图书馆分馆有机融合,全面提升农家书屋服务效能,充分发挥阅读志愿者引领作用,创新服务方式,真正让农家书屋“动”起来、“活”起来。
破解农家书屋发展难题
黑龙江省地处祖国最东北,有2900多公里边境线,目前户籍人口3100多万,分布在13个市(地)123个县(市、区),人口密度低、分布散、农村空壳化现象日趋严重,有的地方一个村只有几十人,抚远市鸭南乡平原村常住人口10人,最少的嘉荫县沪嘉乡晨光村仅剩7人。
为有效保障农民基本文化权益,提高基本公共文化服务的覆盖面和实效性,破解黑龙江省农家书屋管理使用中的问题,在中宣部印刷发行局大力支持下,黑龙江省解放思想,大胆尝试、创新发展,按照中央关于“农家书屋深化改革创新,提升服务效能”的要求,提出了改革创新的基本思路,建设中心农家书屋,推进融合发展。
2021年,黑龙江省启动农家书屋改革创新工作,选择同江市、抚远市、安达市、呼玛县、塔河县5个县(市)开展第一批中心书屋试点建设。2022年,确定全省42个县(市、区)开展第二批中心书屋试点建设。
李龙佶向记者介绍,随着近些年农村人口变化,农家书屋作用也不同程度受到影响,黑龙江省市县乡四级联动,通过“试点先行,以点带面”的方式启动中心书屋试点建设,经过两年多的实践,已取得初步成效。“现在我们可以看到越来越多的农民朋友来到中心书屋,享受阅读、学习、交流的乐趣。”李龙佶说道。
既富“头脑”也富“口袋”
李龙佶告诉记者,黑龙江省农家书屋改革创新重点从“强化组织领导、完善制度建设、数字书屋推广使用、文化资源融合发展、阅读志愿者队伍建设、政策支持保障、创新实施文化惠民工程”等8个方面进行改革探索。
在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方面,黑龙江省各试点县投入了大量资金,对中心书屋进行全面升级改造,包括提升场地环境、升级设施设备、优化服务流程等,全面提升服务品质。
“两年来,47个试点县共投入2240余万元,完成了112个乡(镇)中心书屋建设,每个书屋配备图书5000册以上,最多的近万册,主要通过农家书屋整合、县市图书馆匹配、捐赠等方式进行补充。”李龙佶向记者介绍,其中,同江市先后投入680万元,完成了9个乡(镇)中心农家书屋建设。塔河县累计投入360余万元,购置电子书阅读器、听读机、投影仪等设备,购置3.25万册图书充实到中心书屋。安达市投入45万元,建设了300平方米的开放式阅览室,定制连体书架围成方形读书空间,方便群众选书阅读。
为提高阅读活动的吸引力和影响力,黑龙江省还推出了“数字书屋搭台、阅读活动唱戏”的激励政策,每年年初黑龙江省委宣传部征集各市地农家书屋阅读活动方案,从中挑选出有特色的农家书屋统筹到数字书屋全省阅读活动计划中,出资对参与阅读活动的优胜者给予奖励。
在扩大文化服务范围方面,黑龙江在中心书屋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拓展文化服务内容、扩大服务范围,开展音视频点播、文化展览、生态旅游、电商孵化等“一屋多+”式服务,推出学前儿童看护、留守儿童辅导、高考志愿填报等便民措施;除了养殖、栽培等农技讲座,还开设民族刺绣、剪纸艺术、桦树皮手工艺等非遗技能培训,并与相关产业项目对接,全方位提升农民群众的文化素质和专业技能,既富了“头脑”,也富了农民的“口袋”。
探索形成“书屋+”模式
经过两年的试点建设,黑龙江省基本形成了农家书屋改革创新的“龙江模式”,完成搭建一个平台、建设一批试点、推动两个融合、建立一套机制的“1121”改革成果。
李龙佶告诉记者,“一个平台”就是搭建黑龙江省数字农家书屋阅读平台。2019年,按照中宣部召开数字农家书屋工作会议部署,黑龙江省立即启动数字农家书屋建设,黑龙江省委宣传部出资建设了阅读平台APP,于2020年6月试运行,2021年正式投入使用,为农民免费提供电子图书10万种、有声图书2000集。截至目前,注册读者60余万人,每天上线阅读人数近万人,阅读平台成为农民朋友“可随身携带”的数字书屋,满足了农民数字化、个性化阅读需求。
“一批试点”就是建设中心书屋试点。黑龙江省选择在人口密度低、分布散的沿边地区和农村空壳化严重、农家书屋服务效能相对薄弱的地区,依托乡(镇)文明实践所(站)建设中心书屋试点。“两个融合”即中心书屋与文明实践中心(所、站)和县级图书馆相融合,提升书屋资源的综合效益。
“一套机制”即阅读活动牵引机制。黑龙江省将农民阅读活动纳入全省阅读规划,组建阅读志愿者队伍,广泛开展阅读志愿服务活动,探索形成符合农村实际的“书屋+”模式,以中心书屋阅读活动为牵引,吸引群众“愿意来、坐得住”。
黑龙江省在农家书屋改革创新试点的基础上,不断总结经验。李龙佶告诉记者,在农家书屋改革创新中,要实现书屋的可持续发展,必须从场地环境、设施设备、服务流程等方面全面升级,提高服务质量和效率。塔河县盘活下辖7个乡(镇)闲置资产,对老旧房屋进行修缮改造,精准定位打造了“一乡一品一特色”的中心书屋。安达市根据不同读书对象设置“夕阳品读”“小憩浏览”“科技泛舟”“未来之星”等不同的读书功能,实现了阅读功能多元化。
黑龙江省还通过深入挖掘和传承中华传统文化精髓,广泛宣传推广优秀民族传统文化,让乡村文化焕发出更加旺盛的生命力,农家书屋服务效能得到不断提升。其中,鸡东县拥有厚重的红色历史文化底蕴,是东北抗日联军第四军的诞生地和根据地,是抗联武装最活跃的地区之一,鸡东县根据实际情况,建设红色中心书屋,打造“读、娱、体、游”一体化服务模式,在潜移默化中,让村民感受到文化自信心和归属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