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无关紧要”的小事

作者:肖复兴 来源: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 时间:2023-05-26

  《三月烟花千里梦》,是我的一本最新的散文集。我很希望能够将自己新的东西,拿出来给读者,如同出泥新蔬,带露青枝,虽细微弱小普通,却多少清新一些,能够衬出春心,带来新意。感谢本书编辑的青睐与支持,经过他们的精心编辑,才得以和读者朋友见面。这是继去年经他们之手出版《正是橙黄橘绿时》后的第二本散文集,希望读者朋友喜欢,也希望得到你们的批评,看看相比上一本散文集,自己有没有些许的进步。

  关于散文的认知,诗人布罗茨基说:“艺术就其天性,就其本质而言,是有等级划分的。在这个等级之中,诗歌是高于散文的。”但按照另一位诗人阿赫玛托娃所说,散文则是高于诗的,她说:“走进散文时似乎有一种亵渎感,或者对于我意味着少有的内心平衡。”她还说,散文对于她“永远是一种诱惑与秘密”。

  我赞同阿赫玛托娃对散文的认知。对于散文创作的虔诚与敬畏之感,对我常是一种自省的提示与告诫。尽管常多与散文为伍,有时却显得过于随意,少有阿赫玛托娃散文写作时独有的那种“诱惑与秘密”的悸动感觉。散文,应该清澈,但应该是一潭清澈的深水,而不是点点的浅水洼,写时方才可以面对幽深而拥有那种“诱惑与秘密”的感觉吧?

  关于散文的写作,晚年孙犁先生以自己的创作经验出发,特别强调要写小事。

  在给韩映山的信中,他说:“最好是多记些无关紧要的小事,从中表现他为人做事的个性来。”在给姜德明的信中,他说:“最好多写人不经心的小事,避去人所共知的大事。”

  这里所说的“无关紧要”和“人不经心”,指小事的两个方面:“人不经心”,是被人们所忽略的,即熟视无睹;“无关紧要”,是看似没有什么意义和意思的,即见而无感。写小事,并非堕入琐碎的婆婆妈妈,一地鸡毛。在《关于散文创作的答问》中,孙犁先生又说:“是所见者大,而取材者微。并非微不足道,而是具体而微的事务。”

  孙犁先生关于散文写作所强调的这几点,是我写作时特别注意的方法和路径。在这本散文集中,写的都是这样“无关紧要”和“人不经心”的小事,在你我身边经常发生,寻常可见,亦即这本书中《视频电话》一文中所说,是“日常生活”的拾穗小札。因为“日常的生活,让我们再简单、再平庸、再琐碎的生活,有了感情生动的闪现;让再简单、再平庸、再琐碎的感情,有了一抹色彩和光影,如一幅幅流动的画面”。

  这本散文集的书名,取自郁达夫的诗“三月烟花千里梦,十年旧事一回头。”写作的本质,从某种程度而言,就是写回忆,散文尤其如此。

  这本书很多写的也是回忆中的旧人旧事旧梦。旧人回顾,旧事回头,旧梦重寻,旧时灯火,往昔尘烟,扑面而来,萦绕不去,即使难以做到落花流水,蔚为文章,却也是雪泥鸿爪,在那些深深浅浅的印痕中,毕竟有比现实世界更让人心动更有价值更值得向往的世界。我曾经自嘲说过:“起码让自己在春晚秋深之际的日子里和心里,多一点儿湿润,而不至于苍老皴裂如一块搓脚石。”

  《三月烟花千里梦》肖复兴 著北京联合出版公司2023年5月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