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报集团历时3个月,记者走遍三大洲,推出大型融媒体采访行动“了不起的‘地瓜’——‘八八战略’20周年特别报道”
聚焦“地瓜经济”创新主题报道
来源: 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 时间:2023-05-26
□本报记者 黄琳
《浙江日报》记者翁杰(右三)、拜喆喆(左三)在墨西哥华富山工业园采访当地工人。 浙报集团 供图
5月23日,随着《“地瓜”助力,浙江乡村奔共富》在《浙江日报》头版刊发,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了不起的‘地瓜’——‘八八战略’20周年特别报道”大型融媒体采访行动圆满收官。
历时3个月,“了不起的‘地瓜’”系列报道共发稿77篇,在潮新闻客户端阅读量达143万,全网传播量超1.8亿。其中,《“四千精神”闪耀“万岛之国”》《雅万高铁通车倒计时!他们给印尼带去中国速度》等4篇稿子全网阅读量超千万。系列报道引发了网友的广泛共鸣和点赞:“浙江人勇立潮头,用‘四千精神’哺育了一代代浙江人”“‘地瓜’漂到国外种植‘发芽’,点赞点赞”。
策划出新招,“瓜熟蒂落”挖掘典型
20年前,习近平同志在浙江任职时提出“八八战略”,其中一项重要内容就是提高对内对外开放水平。此后,他又在《浙江日报》的《之江新语》专栏中,形象而深刻地阐释了“地瓜理论”——地瓜的藤蔓向四面八方延伸,为的是汲取更多的阳光、雨露和养分,但它的块茎始终是在根基部,藤蔓的延伸扩张最终为的是块茎能长得更加粗壮硕大。
浙报集团大型融媒体采访行动“了不起的‘地瓜’——‘八八战略’20周年特别报道”正式启动,在全球追寻浙江人的脚步。
“这是省委中心工作在宣传报道领域的一次有效落地,也是重大主题报道的一次全新破局。”在浙报集团相关负责人看来,通过实地寻访,挖掘典型案例,讲述生动故事,将“地瓜经济提能升级一号工程”大课题转化为群众看得见、读得懂的一篇篇报道,是省级党媒主动作为,走出国门、在全球范围内开展报道鲜有的尝试。
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地瓜经济”能否抗住风霜、蓬勃生长?新时代的浙江人,如何写好开放发展的新篇章?带着这些问题,浙报集团派出11路记者,沿着“地瓜经济”国外、省外、省内3条藤蔓,在全球各地倾听真实故事,寻找可信答案。
在海外,报道组分赴法国、德国、墨西哥、印尼、泰国等国家,探访浙企如何精准识变、科学应变、主动求变;在国内,记者奔赴上海、广东、四川、黑龙江等地,剖析具体案例,讲述浙商在新发展格局中抢先机、实现多元发展、迈向高质量征程的精彩故事;在浙江省内的杭州、嘉兴、义乌等地,记者实地深入了解外企如何与浙江共同繁荣,看跨境电商助力拓展浙江“地瓜”的成长天地。
采访下狠招,“顺藤摸瓜”走向世界
历时3个月、走遍三大洲、行程上万里,“地瓜”报道组的采访“长征路”充满故事。
关于欧洲寻“瓜”之旅,报道组坦言,9天时间4天在飞机上度过,采访行程环环相扣,时间紧、任务重,难度可想而知。“出发欧洲前,我们就提前策划了报道方案,做到有的放矢。落地后团队根据采访实际情况,随机应变,并紧追国内热点。”浙江日报全媒体视频影像部记者姚颖康分享道,出门在外,记者一定要眼观六路耳听八方,耐心等,大胆聊,做“社牛”,报道才能出新出彩。
在巴黎也能喝上明前龙井?没有看错。“龙井很好喝,我喜欢它的香气和口感,我喝龙井5年了。”视频里,23岁的德国小伙janek告诉报道组记者,出于对龙井的热爱,他还专门制作了一款APP,教欧洲人喝中国茶,科普茶文化。
原来,彼时正值明前龙井上市,报道组来到欧洲一家中国茶专卖店采访店长。为拍摄到外国顾客买茶喝茶的实况,记者硬是沉住了气,用一个上午的时间耐心等待,大胆聊出了“尖”新闻。
在长时间跨度的报道中,利用走出去契机,报道组还充分结合时政热点,推出系列报道贴合相关议题、紧扣舆论关切。如全国两会期间,正在哈尔滨采访的记者与在北京参会的代表、委员视频连线,并推出相关报道,讲述新浙商“闯关东”的动人故事。
“报道中我们注重把握采访策划关、格局提升关、融合生产关,处理好了主线和支线、细节描写和宏大叙事、历史背景和现实意义之间的关系。”经历“闯关东”之行,浙江日报全媒体政治新闻部记者施力维感到,自己拓宽了历史眼界和地域视野,更提高了作为党报记者的政治站位。
内容出全招,“开枝散叶”精准触达
“了不起的‘地瓜’”系列报道囊括直播连线、中视频、短视频,综述、亲历、手记、内参、评论等丰富的报道形式,组合灵活。所有报道在移动端率先发布,突出传播力导向,同时在报纸推出深度文章,彰显权威性,实现“小切口内容见温度,专家解读有深度,舆论监督显力度”。
“我们的印泰之行总共发稿10篇,其中2篇10万+,3篇全网千万级传播,雅万高铁被人民日报客户端首屏转载,抖音点赞破10万。”浙报集团杭州分社副总编辑陈文文表示,采访中,报道组选择最具传播点、能引发共鸣的故事,量身定制传播方案,进行重点分发。
比如,聚焦雅万高铁“80后”负责人的感人故事,潮新闻率先推出视频+文字稿件《雅万高铁通车倒计时!他们给印尼带去中国速度》,钱江晚报微博顺势主持话题“致敬中国基建人!#80后雅万高铁设计负责人的头发白了#”,潮新闻天目新闻抖音号发布《中国高铁海外第一单!雅万高铁通车倒计时!》。随后,浙报集团各平台集中发力,又各有侧重,稿件在全网传播量达1190万。
在开展系列报道的同时,记者通过蹲点调查,理清企业困难和需求,也提出了以“地瓜经济”提能升级为引领的应对建议。“调研式的深度报道很考验记者的专业性。”回顾采访经历,浙报集团宁波分社副总编辑翁杰表示,党报记者要发挥自身优势,深耕领域成为专家型记者,见多想多写出来的稿子更有深度、有意义。
通过多样化的内容供给、精准的运营分发,系列报道在流量效果、社会评价等方面都成果显著。浙江省记协秘书长傅亦军评价道,系列报道特色强、体量大,敬畏“瓜”的选题,持续追踪,用好资源;念好“瓜”的真经,追求广度、热度,也注重深度、温度;巧用“瓜”的包装,用好的创意和策划为新闻事实穿上“新马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