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分享到:
- 全屏阅读
- 放大
- 缩小
- 默认
记者探馆第七届世界智能大会
遇见未来,体验行业新成果
来源: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 时间:2023-05-25
□本报记者 韩萌萌
5月18日至21日在天津举行的第七届世界智能大会,聚焦智能科技赋能经济社会发展,重点关注人工智能发展的新趋势、新技术、新业态。AI书法机器人、讯飞星火认知大模型、5G特拍机器人……在首次落地国家会展中心(天津)的智能科技展上,智能科技领域高精尖产品及技术应用琳琅满目。《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记者探馆时发现了一些与媒体、图书行业相关的新成果,通过采访和体验,感受硬核技术触发的新一轮科技脉动。
在科大讯飞展位,“讯飞星火认知大模型”发布会后的全国首秀吸引了不少人关注。而基于该大模型推出的讯飞听见会写是一款具有强大AI内容生成功能和广泛应用价值的软件应用,通过采用人工智能技术,在自动将音视频文件转化为文字的同时,对内容进行深度分析,从而根据用户的指令需求,实现新闻稿件、会议纪要等文案的快速输出。
科大讯飞听见科技的产品运营经理杨莉娜一边在屏幕上演示,一边告诉记者,讯飞听见会写的应用场景非常广泛,可以用于新闻采访、会议记录、讲座笔记等多个场景,不仅可以提高媒体工作者的内容记录工作效率,还可以自动生成全文摘要,帮助用户快速了解文章主要内容,制订工作计划和梳理工作待办,从而更好地管理和规划工作,节省时间和精力。
记者看到,杨莉娜刚刚的介绍同步成为文字出现在面前的屏幕上,这时可以根据用户的需要,选择“新闻稿件”“工作计划”等模式,快速生成相应的文稿,切实帮助记者、编辑等文字工作者提高稿件、品宣等文案的撰写效率,“可以说是媒体人的AI助手”。
科普网络竞答活动现场人头攒动,特别是大学生、中学生,还有带着孩子来的家长们,参与答题的热情高涨,由中国知网搭建的“第七届世界智能大会智能科技展科普网络竞答活动”答题平台,围绕参展单位线上、线下展示内容,推出了一系列生动趣味的科普题目,让老百姓在答题互动中进一步了解世界智能大会的方方面面,提升数字素养和相关技能。
在本次展会上,同方知网天津分公司还围绕全域科普以及科技创新,展示了知网在大数据及装备制造、生态环境、新能源、电子信息及生物医药等科研领域的数字资源,并面向参展商和相关领域的参观机构提供知识服务平台产品试用服务,分享数字社会和数字生活的新理念,为全域科普工作提供知识支持和平台支撑。
记者在展馆还遇到了来自上海的图书馆盘点机器人,它在书架前“专心”工作的样子,被很多好奇的参观者用手机记录下来,发上朋友圈。
这款名为“飒智”的第七代智能馆藏盘点机器人,采用RFID技术定位书内嵌芯片,以及计算机视觉识别书脊信息,能实现精确全自动化盘点与定位,一旦发现图书错架,便可实时显示其错架位置,确保浩如烟海的图书“各就其位”。记者尝试在机器人的显示屏上点击“自动盘点”,选择盘点范围后再选择需要盘点的图书区域,接下来这个配有4个读写器的一米八“大高个”开始同步扫描书架上的各层图书,不仅在显示屏上显示操作进度,管理员也可以从后台查看,现场的5层每层大约放置25本图书的书架,机器人不到一分钟就完成了架上约120本书的盘点。
上海飒智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大客户经理胡新宇告诉记者,该机器人的盘点效率每小时超2万册,而传统人工盘点每小时约3000册,且机器人定位精度厘米级,准确率超97%,大幅提高了图书管理效率。同时,该机器人还具有自动充电功能,能保障不间断盘点,目前,已在上海交通大学、上海市少儿图书馆、贵州省图书馆等多家图书馆落地应用,助力智能图书馆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