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电子书:

走数字阅读的品质路

来源: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 时间:2023-05-08

□本报记者 张君成

  不久前,第20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结果发布,结果显示成年国民数字化阅读倾向进一步增强,手机移动阅读成为主要形式,2022年有77.8%的成年国民进行过手机阅读,较上年增长了0.4个百分点。

  庞大的用户基数进一步激发数字阅读市场,也让相关数字阅读平台的竞争更加激烈,也更加关注作品流量的带动。对此,2017年11月上线的得到电子书则是走出一条非常路:它的书库中看不到流量最大的网络文学作品,只有其为用户精选的阅读产品。截至2023年2月1日,电子书库包含书目超8.6万册。电子书目前与200家国内出版方合作,其中包括商务印书馆、中华书局、人民文学出版社等头部出版社。得到电子书的负责人张璐莎在接受《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得到电子书产品最大的独特之处,在于其定位是“终身大学图书馆”,而不仅仅是一个销售电子书的渠道。

定位“终身大学图书馆”

  定位“终身大学图书馆”让得到在选品上走出自身的风格。“如果我们定位在销售渠道上,那么选品通常是什么好卖就选什么;而‘大学图书馆’需要服务于‘学习’这个场景,选品要更偏重知识性以及学科门类的完善。”张璐莎表示。据悉,得到电子书上架的每一本书,都经过电子书团队人工精心筛选,保证每本书都是有知识含量、在某一个领域对用户有帮助的好书。“人工精选一方面保证了书库的质量,另一方面也帮助用户节省了找书、挑书的时间。这是我们和其他电子书平台相比的第一个独特之处。如我们的主编推荐是由内部主编团队负责,从新上架的书中选出优质作品推荐给用户。”

  在日常运营中,得到电子书的新书上架是一个重要环节,也是用户关注的重点。罗辑思维创始人罗振宇作为得到平台的第一读者,也会每天早上关注新书上架情况,对内容运营进行监督;新员工加入得到平台后,也需要学习如何排列新书。“新书上架需要按照一定的逻辑进行排列,如前几本书需要是新书、封面好看等。排列顺序逐渐展示经典图书、大众喜闻乐见的图书、社科类图书、流行文学等,还会涵盖各领域的专业图书如计算机、法律、医学、机械等,以及儿童读物。此外,在排列顺序时还需考虑不同出版方的权衡。”

  人工精选的背后是出版单位的支持。目前得到电子书已经和商务印书馆、中信出版集团、牛津大学出版社等近200家国内外优秀出版方建立合作。同时得到电子书在内容运营方面注重原创作品,无论是学术、社科还是文学类图书,也更关注本土作者。

用技术优化阅读体验

  技术加持是数字阅读的优势,这一点在得到电子书上也体现得淋漓尽致。得到电子书开创的全文搜索功能+人工精选的优质图书,打造了以书的内容为基础的“移动搜索引擎”,这也是得到电子书最核心的优势。

  据张璐莎介绍,得到电子书技术团队开发出了一种可以从任意位置试读电子书的功能,这在其他电子书平台上尚无先例:“过去的试读方式只能从头开始试读一本书的一定比例,通常是10%—30%,具体比例可能因为版权方的要求有差异。而得到电子书可以试读全书内容的任意10%。我们按照字数来计算试读的百分比,让用户能够充分获取自己想要的内容。”

  同时基于上述的试读功能,得到电子书还实现了一项重要的创新:全文检索功能,它也成为国内首家支持全文检索电子书内容的电子书阅读软件。“用户可以搜索任意关键词,得到APP所有电子书中包含这个关键词的内容,可以统统展现在用户面前,用户可快速定位自己需要的具体内容进行阅读。这个功能打破了知识壁垒,让原本孤立、封锁在书中的知识,可以通过搜索聚集、调用。”张璐莎表示。

  在盈利模式方面,得到电子书业务的主要服务模式是会员制,90%以上的电子书会员均可免费阅读,此外就是按单本购买。张璐莎表示,同纸质图书一样,电子书的点击量和单本销售依旧是头部驱动,“总的来说,电子书市场虽然在出版业中占比不大,但仍有一定的市场空间,我们也相信它未来的潜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