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分享到:
- 全屏阅读
- 放大
- 缩小
- 默认
激发更大生命能量
来源: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 时间:2023-05-05
主题:悦享台州怎么做
嘉宾:台州市图书馆副馆长 林君荣(右二)
温岭市政协文史和学习委主任 吴良颢(右一)浙江省阅读之星、台州市路桥区传媒中心编播部主任 庄向娟(左二)
主持:《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记者 郝天韵(左一)
在美丽的山海水城台州市,台州书香、温岭书香沁人心脾。4月25日下午,台州市图书馆副馆长林君荣,温岭市政协文史和学习委主任吴良颢,浙江省阅读之星、台州市路桥区传媒中心编播部主任庄向娟做客“红沙发”系列访谈,围绕“悦享台州怎么做”主题,畅谈对建设书香台州的建议。在他们看来,阅读可以激发更大的生命能量,不仅能提升个人素养、照亮人生,也赋予城市文明建设力量。
委员读书引领阅读
作为温岭市政协文史和学习委主任,吴良颢用“点”“线”“面”三个层面来谈温岭市政协的委员读书工作。“这个‘点’就是每一名政协委员。首先是点上发力,让读书工作有滋有味。其次是线上联动,让读书工作有条有理。最后是面上展开,让读书工作有血有肉。”吴良颢说。
在他看来,读书是每一名政协委员的必修课和基本功。政协委员的读书工作,是把读书定位为政协委员的工作内容之一。其具体做法如下:一是荐书,书目由市政协主席、副主席,以及每个政协专委会、界别组推荐。每个季度提供一批学习资料,每天都会在读书群里推荐一篇文章。二是读书,倡导开展“每天读书一小时、每月阅读一本书、每季分享一本书”的“三个一”委员读书活动。三是评书。通过开展“读书心得”“经典诵读”比赛,通过开展“书香委员”“书香界别”评选,推动读书工作走深走实,促进委员增长“懂政协”的知识、增加“会协商”的智慧、增强“善议政”的本领。
“线”就是政协界别。每个界别活动站实现委员书屋全覆盖,有了读书活动根据地。各界别开展读书活动“规定动作”有重点,“自选动作”有亮点。坚持学用贯通、知行合一,努力把读书活动中的“头脑风暴”“智慧火花”,变成资政的“金点子”、建言的“金句子”、履职的“金钥匙”,转化为高质量的提案、大会发言、调研报告、社情民意信息。
最后是从面上展开,温岭市政协着力打造的政协委员读书工作品牌是“崇学‘岭’读·书香政协”,用这个“岭”字体现温岭元素,同时希望一语双关体现为“引领”的“领”。
政协委员往往是各行各业的人才精英,社会示范效应和带动作用不容忽视。吴良颢表示,温岭市政协委员们立足委员读书“内循环”,打通社会“外循环”。具体来讲,比如开展政协委员“助百村、帮百企、联千户”主题系列活动;在掌上温岭APP 开设书香政协频道,在温岭政协网站、微信公众号,浙政钉“温岭政协·掌上履职”,数智政协系统等平台开设委员读书工作专栏;面向社会每月定期举办“文史讲堂”,在听众中开展“图书漂流”;新落成的温岭书城正在建设开放式的“政协书房”;积极鼓励政协委员踊跃参与全民读书月、科普日、家庭图书分馆建设等活动,带动本界别群众、本单位人员开展读书活动,引领崇文善学风尚。
“热爱读书的委员就是最好的阅读推广人,对于推动全民阅读、建设学习型社会有着重要作用。”吴良颢说。
不断优化基础保障
全民阅读需要引领,当然也要有图书馆、书店等基础保障。访谈中,林君荣分享了公共图书馆在当地推广全民阅读的经验和做法。
据他介绍,台州市图书馆从2010年开放至今,一直秉持两个理念。一是无差别地对待每一位读者,构建全生命周期阅读服务体系。具体而言,有为新生儿准备的“新生儿阅读大礼包”,为婴幼儿准备的“童萌汇小书坊”,面向青少年开设的“嗨皮小书坊”等,面向成年人开设的台州市民讲堂、市民书友会、云享新阅直播间、移动e课堂、云水展窗、台图课堂、TA的故事——真人图书馆、纪录片分享会等;有针对老年人开设的“乐龄e课堂”;面向特殊人群,将图书配送至监狱、看守所、特殊教育学校等,品牌活动如国际盲人节活动等。
二是不断优化图书馆的服务手段,包括免押金办证(支付宝、微信、市民卡、长三角一卡通、亲情卡等多渠道)、不下车自助还书系统、通借通还服务、信阅服务等。
关于进一步完善图书馆的建议,林君荣表示,首先是硬件设施建设需要进一步提升,“总体来说,台州通过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创建,城市的公共图书馆硬件设施有了很大提升,如黄岩、玉环图书馆新馆在去年开放,接下来天台、仙居、温岭图书馆新馆也即将开放,但还是有一些县(市、区)图书馆的馆舍比较陈旧、面积狭小,离进一步发挥县级馆总馆作用还有一定距离。”
二是阅读空间建设需要全社会参与。“和合书吧和乡镇分馆、文化礼堂图书馆(室)、温岭的家庭图书馆,共同构成了公共图书馆阅读体系的硬件支撑。目前全市有138家和合书吧,但是分布到全市城乡,密度就很小了,需要全社会在个性化阅读空间建设方面提供更大支持,包括主题图书馆、沉浸体验式图书馆、休闲图书馆等方面。”林君荣谈道,当然这些空间需要专业的设计,正如那句话所说的,“当家庭的书房比图书馆还要好的时候,读者就不会到你这里来”。
媒体推广勇于创新
媒体作为全民阅读推广的重要推动力之一,在引领民众爱读书、读好书、善读书方面发挥着独特的作用。
作为台州媒体人,庄向娟表示,能够让一个人捧起一本书,其实就是在打开 一扇窗,打开了其人生的另一种体验,思考多一种可能。从这个意义上说,媒体推广阅读这项工作应该坚持下去,并且努力实现越来越大的影响力。
“我一直通过媒体和阅读打交道。”庄向娟介绍,台州市路桥区传媒中心在报纸上开辟了阅读专版,持续向大家推荐好书,也开辟专栏,刊登读者的读后感。同时密切关注本地作家,如郑九蝉老先生等。“当地作家用他们独到的眼光观察这座城市,打开了这座城市的另一种解读方式。我们每个人对生活的这座城市一定有自己的解读,但品味别人的作品,与自己的所思所想发生碰撞,未尝不是一种交流。”
“作为本地媒体,我们挖掘社会上的阅读达人,深入采访,报道他们的故事;组建小记者团队,带着他们深入社会,了解社情民意,同时也推荐他们阅读相关书籍,带他们撰写相关报道;跟踪流动图书车、24小时图书馆等,挖掘讲述当地的读书故事,影响更多人加入到读书人队伍中来。”庄向娟介绍,当地媒体也会和一些部门合作开展阅读活动,如自2007年开始,16年与路桥区图书馆举办了600多期南官人文大讲堂等。“我想这些都是很好的另一种阅读形式,我们媒体参与其中以及报道,把画面、声音变成文字,也就是传递了一种阅读的信号。”
“实际上,媒体在推广新式阅读方面可以做得更多。”庄向娟举例道,譬如可以寻找一些专业领域毕业的年轻人,诸如哲学、文学、艺术、科学、历史等,将各个领域内的知识编辑成一期期的小视频,放在抖音和微信小视频上,开启阅读的另一种方式。
庄向娟自己也是一个阅读爱好者,因此在阅读推广方面,她也有更多的思考:“或许在一个大众的场合,有关阅读内容的分享仍然是私人的,但就阅读这件事的形式来说,是一定可以有所作为的。从这个层面出发,媒体在推广阅读这件事上责无旁贷,也更应勇于创新,花更大的力气把它做好。”在她看来,书被1000人读过,就成了1000本书,这1000本的能量不应该被“折叠”,而应该相互激发出更大的生命能量。(本版图片均由本报见习记者孟真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