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水之灵秀也,蕴养人文
——“书香中国万里行·台州站”温岭采访随感
来源: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 时间:2023-05-05
在温岭市新河中学,一场阅读课在绿色草坪上举行。 本报记者 郝天韵 摄
是什么让一座城市变得可亲?是低平湖面飞过的海鸥,是雨后小径上杏儿一般大的蜗牛,是遍布的水系、满眼的绿意,还是写在人们脸上的从容?
跟随“书香中国万里行·台州站”采访团,一路由杭州而绍兴,而嵊州,而临海,而台州,沿着这条几近与“浙东唐诗之路”重合的风景路线,最终抵达这座滨海小城,清新怡人之感扑面而来。
其实“浙东唐诗之路”的开创者,不是唐代诸贤,而是晋宋易代之际的谢灵运。这位在中国古代作家中拥有最高级别爵位——公爵的诗人,原本对政治抱有极高抱负,无奈遭逢乱世计无可施,终于而寄情天地自然,“尝自始宁南山,伐木开径,直至临海,从者数百人”,不仅开辟出浙东旅游路线,更以“春晚绿野秀,岩高白云屯”等名句开山水诗派,享“元嘉之雄”桂冠。唐代的诗人们跟随他的诗作,一路迤逦而行,赏景作诗,直把山水之美也化成了文脉所系。
温岭不是唐诗之路汇流的终点,但一定得到了滋养。这座曾经跻身全国百强县前十的小城,完全看不出一味追求发展经济遑顾其他的急迫功利,这里最美最贵的地段,矗立着时尚又雅致的书局;这里的公共图书馆不仅覆盖市、镇、村,甚至可以开进家庭;这里的老师会把孩子们带进麦田,伴着海风朗诵海子的诗……温岭有一种淡定,这里的阅读氛围是一种生活里的平常,水洗轻尘,润物无声,就像这里的山水云天、青青草木,你根本不必去寻出哪里有多美,它就是让你觉得舒服。
一座飘满书香的城市就会变得可亲,更何况它的气候、环境本已那般怡人。我们评价一个地方,常常会把是否愿意再来作为标准,“明年此会知谁共,雁荡山前寄好音”,温岭,希望再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