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时代接续奋斗,砥砺前行

——全国新闻媒体夜班编辑走进湘江战役历史现场

来源: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 时间:2023-04-28

□本报记者 雷萌 文/摄

  新闻工作者们来到湘江战役大坪渡口瞻仰学习。


  大巴车行驶在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市全州县的国道上,窗外满目苍翠,稻田纵横交错,田园风光旖旎。而在88年前,红军长征中最惨烈的一战——湘江战役就在脚下的这片土地打响。

  4月25日,来自37家中央主要新闻媒体、全国性行业类媒体和地方主流新闻媒体的近40名夜班编辑,在中国记协的组织下来到全州县红军长征湘江战役纪念园。这里是2021年4月25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广西考察的第一站。

  苍松掩映下,红军长征湘江战役纪念馆上方的红星格外耀眼,在庄严肃穆的“红军魂”雕塑墙前,新闻工作者们向湘江战役红军烈士敬献花篮。

  1934年年底,为确保中共中央和中央红军主力渡过湘江,粉碎敌人围歼红军于湘江以东的企图,几万名红军将士血染湘江两岸,这一战成为事关中国革命生死存亡的重要历史事件。渡过湘江后,中央红军从长征出发时的8.6万多人锐减到3万多人。

  一草一木一忠魂,一山一石一丰碑。红三十四师师长陈树湘“断肠明志”的故事,为人们耳熟能详。玻璃展柜中,红一军团二师五团政委易荡平烈士穿过的草鞋等老物件引人驻足。

  “信仰真不是说出来的。”四川日报社出版中心副主任胡然说,站在“历史的渡口”,仿佛眼前就有了画面。“作为‘穿越’88年来到此地的后人,唯有沿路接续前行,将其故事一代一代讲与后人,留其精神传承于整个民族。”

  随后,夜班编辑们来到湘江战役大坪渡口、凤凰嘴渡口参观瞻仰。在红军抢渡湘江中牺牲最大的凤凰嘴渡口,眼前的江面并不宽阔,江水清澈见底,当年这里却留下了“三年不饮湘江水,十年不食湘江鱼”的悲歌。

  河北日报社编辑出版部副主任牛海英说:“我的父亲是一位老兵,我从小听着红军故事长大,但当亲身来到这片血与火浸染过的红土地时,我感受到前所未有的震撼。”

  中国妇女报社全媒体总编室编辑王恒说,勇于胜利、勇于突破、勇于牺牲!英雄先辈在血与火中磨炼出的意志、淬炼出的筋骨、锤炼出的精神必将感召每一个来到这里的人,在新时代接续奋斗,砥砺前行。

  新闻工作者们表示,将立足岗位宣传红色资源活起来的生动实践,更好地讲好长征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