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

“首都版权之夜”释放古都文化活力

来源: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 时间:2023-04-27

□本报记者 李婧璇 赵新乐

“首都版权之夜”现场工作人员提供版权咨询服务。“首都版权之夜”主办方 供图


  4月20日晚,为期3天的首届“版权点亮生活之美”——2023年“首都版权之夜”活动在北京图书大厦拉开帷幕,由此,北京市知识产权宣传周版权宣传活动正式启动。宣传周期间,北京市委宣传部(市版权局)会同世界知识产权组织中国办事处联合主办“传统与创新的对话——让版权焕发北京古都文化活力”主题宣传活动,创新举办“首都版权之夜”活动,并部署全市各区精心策划、因地制宜,举办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宣传活动。

  “我们在充分展示2022年北京市版权工作成果的同时,以新视界、新角度、新样态,呈现多项主题活动,让公众能走近版权、了解版权,更直观地感受知识产权的价值,体验创意产品和创新服务。”北京市委宣传部版权管理处处长冷文波说,希望通过这样的活动推动版权宣传,让更多人了解并参与到版权事业中,“凸显北京作为首善之区,在版权保护工作中的创新与示范效应”。

  今年,北京市首次开展“首都版权之夜”活动,在以往专业学术论坛的形式之外,以“展”包罗版权成果,以“节”连接大众体验,探索版权线下互动实践,吸引更多的公众参与其中。

  在北京图书大厦一层,为期3天的“首都版权之夜”活动,划分为五大内容展区,包括传统文化的新生、“年轻”的版权、“数字中轴”里的版权色彩、传承参与互动区、《马拉喀什条约》活动专区等。其中,传统文化的新生展区中呈现了人民美术文化园专区,中国文化产业发展集团副总经理杨军向记者展示了人民美术文化园前身——人民美术印刷厂所使用的的铜字模,并介绍了由此衍生出的文创产品。

  “数字中轴”里的版权色彩展区,通过数字技术让人沉浸体验北京中轴线的变迁,助力北京中轴线文化遗产的创新活化。活动现场,不少读者扫描数字邮筒上的二维码,生成了自己的有声明信片。

  传承参与互动区,多位工艺美术大师进行展示,并与观众共创工艺美术品,观众可将成品带回家,现场工作人员亦可对互动者进行版权登记引导与版权服务咨询。

  作为“点亮阅读障碍者心灵之光”——《马拉喀什条约》生效的延续活动,《马拉喀什条约》活动专区陈设了方正字库与阿里集团为视障人士专门定制的“阿里健康体”,并设置相关活动项目,观众可现场体验盲文制作。

  作为本次活动的承办方,首都版权协会秘书长冯华期待更多观众了解并爱上版权之夜,“大家通过现场活动,可以体验创新技术如何为版权作品提供更好的保护服务。”冯华说。

  在丰富线下多元体验的同时,首都版权协会与开心麻花、重力聿画等优质文化企业进行合作,共同打造2023年专题普法宣传片,以喜闻乐见的形式向公众传播版权知识。

  冷文波表示,2023年北京市知识产权宣传周版权宣传活动创新线上线下宣传方式,让优秀版权作品进入千家万户的同时,也将提升全社会版权保护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