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结果在杭州发布
2022年我国成年国民综合阅读率达81.8%
来源: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 时间:2023-04-24
□本报记者 章红雨
4月23日,第20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结果在浙江杭州召开的第二届全民阅读大会主论坛上发布。这是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自1999年起组织实施的第20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
据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院长魏玉山介绍,本次调查仍严格遵循“同口径、可比性”原则,样本采集覆盖我国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165个城市和所属农村,其中成年人样本占到总样本量的74.6%,18周岁以下未成年人样本占到总样本量的25.4%,城乡样本比例为4:1。
调查显示,2022年我国成年国民综合阅读率达81.8%;全民阅读呈现出九大特点。
其一,成年国民综合阅读率持续增长。2022年,我国成年国民包括书报刊和数字出版物在内的各种媒介的综合阅读率为81.8%,较2021年的81.6%提升了0.2个百分点。其中,我国城镇居民的图书阅读率为68.6%,高于2021年的68.5%;农村居民的图书阅读率为50.2%,高于2021年的50.0%。
其二,手机移动阅读成为主要形式。有77.8%的成年国民进行过手机阅读,名列第一。此外,有71.5%的成年国民进行过网络在线阅读,有26.8%的成年国民在电子阅读器上阅读,有21.3%的成年国民使用Pad(平板电脑)进行数字化阅读。
其三,纸质图书阅读更受欢迎。2022年我国成年国民人均纸质图书阅读量为4.78本,高于2021年的4.76本。人均电子书阅读量为3.33本,高于2021年的3.30本。纸质报纸的人均阅读量为14.76期(份),低于2021年的15.13期(份)。纸质期刊的人均阅读量为1.88期(份),低于2021年的1.90期(份)。其中,我国城镇居民的纸质图书阅读量为5.61本,农村居民的纸质图书阅读量为3.77本。
其四,“听书”和“视频讲书”方式读书成为新的阅读选择。有45.5%的成年国民倾向于“拿一本纸质图书阅读”,有32.3%的成年国民倾向于“在手机上阅读”;有8.1%的成年国民倾向于“在电子阅读器上阅读”;有6.8%的成年国民倾向于“网络在线阅读”;有8.2%的成年国民倾向于“听书”;有2.8%的成年国民倾向于“视频讲书”。
其五,手机占用阅读时间最长。我国成年国民人均每天手机接触时长为105.23分钟,比2021年的101.12分钟增加了4.11分钟;其他依次为:互联网人均阅读时长为66.58分钟、电子阅读器阅读时长10.65分钟、平板电脑阅读时长8.79分钟。
其六,超三成的成年国民养成听书习惯。2022年,我国有35.5%的成年国民有听书习惯,较2021年的32.7%提高2.8个百分点。其中,城镇成年居民的听书率为37.1%,农村成年居民的听书率为31.5%。就听书介质而言,选择“移动有声APP平台”听书的国民比例为21.6%;选择“微信公众号或小程序”听书的为13.5%;选择“智能音箱”听书的为10.5%;还有8.5%和5.2%的人选择通过“广播”和“有声阅读器或语音读书机”听书。
其七,全民阅读品牌活动知晓度和参与度都有所提高。调查显示,2022年我国成年国民对全民阅读品牌活动的知晓率达73.7%,其中“本地城市读书节”和“书展书市”的知晓率最高,选择比例均为30.1%;“机关企业/校园读书活动”选择比例为28.9%;“本地读书会”“城市读书大讲堂”的知晓率选择比例分别为27.3%和22.9%。另有80.5%的成年国民认为当地有关部门应当举办读书活动或读书节。
其八,我国城镇居民公共阅读服务设施的满意度持续提升。在使用过以上公共阅读服务设施的城镇成年居民中,公共图书馆的使用满意度最高,为78.2%;社区阅览室/社区书屋/城市书房的使用满意度为72.5%;报刊栏的使用满意度为60.6%。
其九,0—17周岁未成年人阅读能力平稳提升。2022年我国0—17周岁未成年人图书阅读率为84.2%,较2021年的83.9%提高了0.3个百分点。2022年我国0—17周岁未成年人的人均图书阅读量为11.14本,比2021年的10.93本增加了0.21本。从未成年人的图书阅读率来看,2022年0—8周岁儿童图书阅读率为73.5%,较2021年的72.1%提高了1.4个百分点;9—13周岁少年儿童图书阅读率为99.2%,较2021年的99.1%提高了0.1个百分点;14—17周岁青少年图书阅读率为90.4%,较2021年的90.1%提高了0.3个百分点。从未成年人的图书阅读量来看,2022年我国14—17周岁青少年课外图书的人均阅读量最大,为13.15本,0—8周岁儿童人均图书阅读量为10.56本,9—13周岁少年儿童人均图书阅读量为10.32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