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香岭南”厚植南粤大地

——访广东省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崔朝阳

作者:徐平 来源: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 时间:2023-04-21


  2021年南国书香节揭阳分会场的精品读物吸引了众多读者驻足阅读。南国书香节组委会 供图


  《广东省2022年全民阅读指数报告》显示,全省成年居民综合阅读率稳步上升,2022年广东省成年居民综合阅读率从2015年的93.5%增长到94.79%,人年均阅读纸质图书由4.9本增长为6.22本,年均电子读物购买量为5.66本,日均数字阅读时长124.1分钟。从最新发布的指数可见,“书香岭南”厚植南粤大地,阅读之风吹遍基层角落,“爱读书、读好书、善读书”的社会风尚正在加速形成。

  广东省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崔朝阳日前接受《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广东省持续加强全民阅读工作组织保障,在完善长效机制上下功夫,遵循日积月累、潜移默化、成风化人、久久为功的阅读推广宗旨,让“爱书、尚书”的阅读理念在南粤大地深耕落地,有力促进了全民阅读的常态化、普及化发展。


积极加强优质内容供给

  《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广东省在实施粤版精品出版工程、健全出版物推荐机制、加强优质内容供给三方面取得哪些成果?

  崔朝阳:广东出版工作以党的二十大精神为指引,聚焦满足人民文化需求和增强人民精神力量,深入推进精品“双效”战略和岭南文化“双创”工程,不断强化优质内容供给,推动出版高质量发展,打造岭南出版新高地。

  凝心铸魂抓好主题出版。把传播好阐释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出版“第一选题”抓牢抓实,全力做好权威理论读本的出版发行工作,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广东大地落地生根、结出丰硕成果。聚焦中国式现代化、推动共同富裕、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乡村振兴等主题,打造了一批具有历史价值、现实价值和时代价值的精品力作。

  聚焦特色抓好精品出版。围绕广东文化高质量发展,大力弘扬中华文化和岭南文化,着力推进实施一批对文化传承具有深远意义、反映时代精神、体现国家水平的重大出版工程。鼓励策划和出版更多传播当代中国价值观念、体现岭南文化精神追求,集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有机统一的优秀作品。

  实施走出去出版工程。充分发挥广东改革开放先行地、海上丝绸之路重要发祥地和华人华侨第一大省的区位优势和资源优势,讲好中国故事、大湾区故事,传播中国声音。《我的家在中国》《中国历史》和各类文化读本逐步走入港澳地区中小学校,《中国桥——港珠澳大桥圆梦之路》等一系列优秀出版物入选经典中国国际出版工程、丝路书香工程、中国当代作品翻译工程,更好地推动中华文化、岭南文化走出去。


推动全民阅读落地生根

  《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广东省是如何实施全民阅读“七进”工程、擦亮南国书香节及“书香岭南”全民阅读活动品牌,引领阅读风尚的?

  崔朝阳:广东省委、省政府历来高度重视全民阅读工作,早在1993年就创建“南国书香节”这一全民阅读品牌。30年来,全民阅读的种子根植岭南大地,芬芳书香浸润南粤百姓心田。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广东在南粤大地不断掀起阅读新潮流,全民阅读工作取得明显成效。

  依据《广东省全民阅读促进条例》,推动相关工作落地走实。《条例》自2019年6月1日正式实施以来,全省各地纷纷将全民阅读促进工作纳入当地文化事业发展规划,将现有的阅读品牌法定化和先进经验制度化、法规化,有力有效推进广东省全民阅读工作深入开展。

  健全工作机制体制,夯实全民阅读组织实施基础。广东省委宣传部牵头组建全省全民阅读活动成员单位联席制度,深入组织实施全民阅读进机关、进校园、进企业、进家庭、进军营、进社区、进农村等“七进”工程,有力促进了多层次、全方位、多形式的全民阅读体系形成,有效巩固和扩大了全民阅读的基层阵地和群众基础。

  注重科学引领,构建全民阅读监测评价体系。2016年以来,广东省委宣传部连续组织编制《广东省全民阅读指数报告》《广东省分众阅读意向调研报告》等监测评估报告,通过对全省阅读设施、阅读资源、阅读活动、阅读环境、居民阅读行为的调研分析,为各级政府制定行之有效的阅读措施提供决策参考依据。

  打造群众耳濡目染的阅读品牌,注重示范效应带动。广东全省各地市按照“一市一品牌、一地一特色”的工作思路,策划富有地域特色的全民阅读活动,全省形成以“南国书香节”为龙头、以“广州读书月”“深圳读书月”为亮点、以各地市特色阅读活动为重点的全民阅读三级网络,打造了在全国颇具影响的“政府推动、专家指导、出版供给、阵地联盟、平台共享、品牌引领、基层参与”的全民阅读“广东模式”。


提升阅读服务质量水平

  《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广东省实施阅读推广计划、推动分众阅读、提升阅读服务水平,在补齐基础设施短板、强化阅读权益保障、扩大阅读覆盖面等方面取得哪些成效?

  崔朝阳:为推动全省全民阅读工作提质增效,提升全省全民阅读水平和促进区域均衡发展,我们多措并举补齐全民阅读基础设施短板,强化群众阅读权益保障,全方位扩大阅读覆盖面,让南国书香润泽城乡角落。

  强化基础设施建设,保障阅读服务供给。全省各地将全民阅读服务设施建设纳入城乡建设规划,加快推进建设覆盖城乡、实用便利、服务高效的各类全民阅读服务设施,有力保障了全省全民阅读服务设施的正常运营和服务。持续加快公共图书馆、文化馆(站)、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社区书屋、农家书屋等基础阅读设施建设,基本实现了省、市、县、镇、村五级阅读公共文化设施全覆盖。

  持续保障重点群体的阅读权益。针对不同读者群体对阅读资源、阅读载体、阅读环境的多元化、个性化需求,我们积极开展针对性的阅读推广活动。委托大数据研究机构开展专项调研,覆盖对象从机关、校园到社区、家庭、企业、军营、农村等,并及时将调研成果转化为工作措施。未成年人、老年人、残疾人是做好全民阅读工作的重点群体,我们开展的分众阅读推广活动主要面向这些重点群体展开。

  坚持公益普惠,增强群众获得感。南国书香节、广州读书月、深圳读书月等重点全民阅读品牌活动,严格按照公益性、基本性、均等性、便利性的原则。以2022年南国书香节为例,全省设立的373个分会场,累计折扣超1500万元,让读者享受到实实在在的阅读福利。

  坚持服务便民,打造特色阅读空间。全省各地市深入城市街(社)区、中心村镇等,打造各类极具岭南特色的职工书屋、读书驿站、流动书屋、城市书吧等特色阅读空间。

  坚持因势利导,推动阅读方式创新。在阅读基础设施建设上,加快推进图书馆、农家书屋等阅读场所的数字阅读设施升级,将多项科技创新融入读者服务中,全力提升阅读体验。在内容供给上,以数字阅读为突破口,鼓励出版发行单位创新技术手段,整合传统出版优质资源,聚合数字内容资源,开发应用多媒体阅读产品,多渠道提供数字阅读资源。在阅读服务上,强化线上线下相结合,积极推动网络购书平台、融媒体阅读平台和听书频道等建设,努力实现线上线下相融合的“大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