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分享到:
- 全屏阅读
- 放大
- 缩小
- 默认
网络视听站上新起点,整装再出发
来源: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 时间:2023-04-19
新时代10年,在推动构建现代化大视听发展新格局背景下,网络视听行业正稳步提质增效、转型发展。在第十届中国网络视听大会主论坛“网络视听高质量发展论坛”上,与会嘉宾围绕网络视听高质量发展的新要求新任务,聚焦内容精品化创作迎来新局面、网络文艺与科技相互赋能、探索产业经营和业态模式新路径、打造人才培养与合作新机制等议题,深入分析了网络视听行业高质量发展的新态势。
《2023中国网络视听发展研究报告》显示,截至2022年12月,我国网络视听用户规模达10.40亿,超过即时通讯(10.38亿),成为第一大互联网应用。网络视听网民使用率为97.4%,保持高位稳定增长。2022年泛网络视听产业的市场规模为7274.4亿元,较2021年增长4.4%。其中,短视频、直播等领域成为拉动网络视听行业市场规模的重要力量。
当前,网络视听行业站在了新征程新起点,拥有前所未有的机遇和可能,也面临着新情况新局面。一方面,网络视听在逐步专业化规范化发展中,积极探索内容精品化创作与表达创新能力,规范网络传播和健康有序的发展秩序,已成为文化强国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另一方面,网络视听采用新思维、新技术和新业态,用生动鲜活、贴近性强、符合碎片化传播规律的方式为行业赋能,不断增强网络视听内容的互动性、融合性与创新性。
内容精品化创作迎来新局面
主题主线宣传方面,主流网络视听平台在党的二十大召开期间深入开展“奋进新征程 建功新时代”重大主题宣传和“我们的新时代”主题创作展播活动。其中,腾讯视频上线的展播专区包括20多个栏目板块、近200个影视节目,突出展示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社会变迁、科技研发、民生建设等各类发展成就。围绕党的二十大精神这一主题主线宣传,长短视频平台在兔年春节期间联合上线《奋进新征程——2023中国网络视听年度盛典》,为网络用户贡献了一场精神盛宴。
精品化创作方面,网络视听平台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推出诸多体现人民奋斗拼搏、弘扬时代精神的优秀作品。近年来,芒果TV创作的“奋进新时代洪波曲”重点剧目《麓山之歌》、音乐献礼节目《声生不息·港乐季》、《大山的女儿》、《天下长河》等作品,爱奇艺推出的《人世间》《对手》《理想之城》《狂飙》等网络首播电视剧作品,优酷参与的重大题材纪录片《这十年·幸福中国》等,以及多平台联合播出的《山海情》《大江大河》《埃博拉前线》《功勋》《县委大院》等作品,均获得口碑和人气双丰收,特别是赢得年轻受众的热议与点赞。截至目前,优酷主旋律作品总播放量已接近170亿。
内容布局与IP 开发方面,网络视听平台注重持续孵化与开发优秀IP。近年来,头部网络视听平台摒弃浮躁心态,将优质IP的长线开发作为内容布局的重要环节,如芒果TV持续上线“乘风破浪”“明星大侦探”等IP,并在原有IP基础上探索挖掘新形态新节目;腾讯视频已储备了可长线开发5至10年的优质IP,包括《三体》《斗罗大陆》《风味人间》等作品,真正沉淀耕耘优秀内容,获得受众认可。
微短剧迎来全新发展格局。长短视频机构发挥平台化运营优势,持续深耕微短剧内容创作。如快手平台于2019年推出“快手小剧场”,为微短剧提供固定入口,多年来持续打造生动鲜活、与受众共情共鸣的好故事。短剧“星芒计划”成为内容商业化的重要抓手之一,形成内容创作新版图。数据显示,2022年入选快手星芒短剧的剧集总播放量超500亿,年播放量破亿的短剧超100部,微短剧日活用户已超2.6亿。
网络文艺与科技相互赋能
新时代10年,网络视听行业以技术赋能内容生产和行业转型升级。借助信息技术和科技创新,驱动视听内容提升生产效率和拍摄制作水准,并不断丰富叙述形态,创新应用场景和增强用户体验。
人工智能生成内容(AIGC)正运用在网络视听产业各环节各领域。2023年,人人都在谈论AIGC和ChatGPT技术对视听内容的改变和深远影响。当前,AIGC已从短视频开始,逐步向影视、综艺、广告等内容领域拓展,在影视创作、视频拍摄、辅助内容生产等环节深化,这将大幅降低内容生产的行业门槛,大幅提升内容生产的数量和质量。如美图发布的AI动漫、AI视频美容、AI画图修复等应用,正在开拓各类应用场景,辅助内容制作与优化。同时,网络视听行业正在深度挖掘ChatGPT、SD扩散模型与影视产业的结合点和着力点,探索行业转型升级新路径。
网络视听行业助力构建影视工业化的技术支撑与管理体系。伴随着人工智能、大数据和云计算等新技术发展,视听内容领域不断提质增效。爱奇艺通过自主搭建的影视工业化支撑系统,对重点项目进行商业指标预测分析、影视制作流程规范管理,通过技术创新推动影视行业全流程规范和全过程提速。优酷面向行业推出虚拟拍摄、项目管理、影视资产管理等全流程服务,特别是搭建起帧享数字影棚、云上制片管理系统、影视资产数字管理平台等,降本增效、保障安全。在提升用户体验方面,腾讯视频不断优化其平台的语音弹幕功能,不断打磨和改进自动防止和识别剧透弹幕等应用。
虚拟现实技术已大量运用在网络视听内容创制全过程。当前,网络视听行业正在规模化使用各类影视特效技术,包括CG动画、实时3D虚幻引擎、动态捕捉、实时渲染等,将其应用在剧集和动漫的拍摄与后期制作环节。电视剧《三体》中的“古筝行动”名场面,通过计算机做模拟动力学测试,突出船的动力感和切割之后的惯性运动曲线而生成;《声生不息·宝岛季》采用实时移动跨屏技术实现两地三处转场动态切换,采用自由视角时空凝结技术定格“风暴时刻”。
内容产业与科技互融互促,特别是科技类内容、科普知识、科幻题材作品正获得青年受众的追捧。科技内容是哔哩哔哩网站中增长非常快的视频类型之一,数据显示,2022年在哔哩哔哩网站观看科技类视频的人次约为2亿,在网站内部搜索科技类关键词的排序为第二位。
探索产业经营和业态模式新路径
在多年转型发展中,网络视听行业已形成相对成熟稳定的商业模式,同时,也在探索各类新业态、新模式。
促进产业融合创新。网络视听行业以内容为抓手,促进“文化+电商”“文化+数字产品”“文化+旅游”等各类新产品、新业务的融合与创新。作为湖南广电和芒果TV旗下的内容电商平台,小芒电商正积极探索长视频的商业闭环,截至目前,该客户端累计用户规模已突破1.3亿。其中,《名侦探学院》IP衍生的实体产品棒球服在全网单品销量中名列前茅,《声生不息·宝岛季》推出的限量版联名耳机也供不应求,网上年轻受众对影视内容衍生品的“开箱视频”数量繁多、热度不减。
“文化+旅游”已成为数字文化助力实体经济发展的典范。近年来,多部爆款剧在内容创作之外,更加注重带动区域旅游。近日,工业和信息化部、文化和旅游部联合印发《关于加强5G+智慧旅游协同创新发展的通知》,也从政策层面推动5G在旅游业的创新应用。此前,芒果TV热播的网络剧《去有风的地方》,带火了云南旅游,“跟着许红豆吃大理鲜花饼”“总要去一趟有风的地方”等话题词频上热搜。截至1月16日,目的地为云南省的旅游订单周环比增长155%,景点门票订单增长570%。
扩展应用场景和消费场景。近年来,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精神文化生活的需求也日益增长,对文化内容进行沉浸式体验的需求也进一步增加。这有利于网络视听行业推动文化内容从线上延伸至线下、进行应用场景的扩展,提升虚拟内容与真实场景之间的交互,让文化内容“可触可感”。如优酷创作的《长安十二时辰》带火了西安旅游,今年优酷联合江苏昆山市政府打造“周庄·数字梦工厂”影视基地、宋代实景拍摄基地,并涵盖国内少见的组合式影棚和水下摄影棚。2022年6月,腾讯视频在长沙打造了《梦华录》主题沉浸式集市,以《梦华录》故事背景为基础,高度还原剧集内大宋汴京的街市风貌,收获大量体验者的好评。
未来,网络视听平台将持续以影视节目为切入点,打造出汇聚美术陈列、场景体验、主题乐园、音乐演出、美食餐饮等的各类应用场景和消费场景,拓展视听内容的消费领域与商业想象力,让视听内容赋能实体产业、提升社会效益。
打造人才培养与合作新机制
专业达人向网络视听平台汇聚。当前,伴随着移动端的便捷性、普及化发展,各行业各领域专业人才向网络视听平台汇聚,已成为长短视频平台的核心资源。网络视听平台也为专业人才提供各类展示舞台、流量扶持。如哔哩哔哩入驻的各类UP主,为平台带来“硬核科普”和泛知识内容,诺贝尔奖得主、两院院士、大学教授等专家学者,以及年轻有才华的专业达人等,持续创作科技类、课程类专业视频。数据显示,哔哩哔哩平台现有两院院士7位,各类专家学者共计645位。
实行制片人负责制和工作室制,孵化优秀青年人才。湖南广电和芒果TV双平台共有48个综艺团队、22个影视自制团队和34个战略工作室,正在着力推动视听内容升级和人才体系建设,让内容创作人才发挥出引领标杆作用。同时,为青年力量搭建职业成长路径,从创新小组开始,提供团队、工作室、超级工作室、子公司负责人等各梯次职务,并要求制片人对孵化项目的内容导向、传播效果、投产情况等方面负责。
由单一类型人才进化成复合型人才。当前,网络视听内容更加注重精品化创作,要求创作者改变传统的内容制作单打独斗模式,从“单兵作战”转型为“集团军作战”,鼓励团队共创共演。如湖南广电双平台打造芒果青年说、青年CEO俱乐部、青芒等人才机制,激活内容创新的活水源泉。即将上线的重点项目《青年派计划》,集齐双平台五大节目团队的人才力量和硬件配置,让综艺节目达到国际化制作水准。
注重定期举办教育培训、项目扶持等活动,为优秀青年人才赋能。网络视听平台定期开展专题培训教育,定期举办主持人、创作者专题学习班,发布了青年创作者扶持计划等,为优秀的青年导演、编剧、演员、配音演员、原画师等,以及服化道、后期制作等技术类人才,提供资源整合与资金扶持。如电视剧《三体》在创作过程中,采用现实主义手法拍摄科幻小说,涉及大量科学理论与专业装置,制作团队面临极大挑战,平台积极提供联合制作单位资源,找到专业科研机构实拍正负电子对撞机,并进行专家论证等,保证了内容创作的真实性和创作人才的真扶持。这也引领着网络视听行业凝心聚力,不断推出网络文艺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