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届“新时代文明实践前沿论坛”在武汉举行
来源: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 时间:2023-04-18
本报讯 (记者汤广花)全面完成新时代文明实践县乡村三级阵地全覆盖任务,湖北共建设113个中心、1376个所、26575个站;全省各地充分发挥文明实践中心(所、站)深入基层、贴近群众优势,采取“宣讲+服务”模式,推动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4月15日,由湖北省委宣传部、华中科技大学主办的首届“新时代文明实践前沿论坛”在武汉举行,近百名专家学者、基层工作者共同交流探讨新时代文明实践的研究成果及经验做法。
“通过强化党建引领,黄石市把新时代文明实践阵地打造成社区居民家门口的多功能文化活动室,打通宣传群众、教育群众、凝聚群众、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据黄石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周庆荣介绍,近年来,黄石一直在探索以新时代文明实践推动城市文明进步,把新时代文明实践纳入文明创建、宣传等工作考核。该市创新成立4支城区文明宣导队、108支社区文明宣导队、38支“小燕子”文明宣导队,开展“学楷模、做好人、促创建”学习交流活动,凝聚起源源不断的正能量。
宜昌市夷陵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办公室主任高秉政介绍,5年来,夷陵区逐步形成“做实‘五类文明实践’,做深‘两心融合’,做活‘十大志愿服务联盟’”的工作路径。2020年7月,夷陵区“5210新时代文明实践平台”上线,至今累计注册志愿者9万余人、志愿服务组织900多个,开展活动1.5万余场次。
十堰市房县青峰镇将该镇的1个实践所、26个实践站、3个实践点连点成线、连线成面,打造群众身边的“15分钟志愿服务圈”,构建“三级联动、全域覆盖”的文明实践阵地链。该镇组建“8+N”志愿服务支队,吸纳乡贤、“五老”人员、产业能人、道德模范等主动参与、投入服务,同时,以百姓需求为出发点,广泛征集微心愿,群众点单、所(站)派单、志愿者接单、群众评单的“四单”模式运行良好。武汉市青山区钢都花园街道绿景苑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设置有青少年活动室、读书吧、家风馆、书画室、民俗文化体验教室、舞蹈室和志愿者之家等功能场所,广泛开展党的二十大精神大家学、大家讲等活动。
活动现场,湖北省委宣传部副部长黄学龙表示,湖北省委宣传部与华中科技大学共同建立湖北省新时代文明实践研究院,始终合力共建、凝聚共识、共谋发展。本次论坛致力于搭建一个理论研究与工作实践交流互动的平台,更好发挥理论指导实践、实践支撑理论的作用,帮助一线工作者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深化理性认识,提高理论素养,明确工作路径。
中央文明办二局局长熊大同说,深化拓展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要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中汇聚起广泛的社会力量,在践行为民服务根本宗旨中厚植美好生活基础,在提升社会文明程度中塑形铸魂、引领风尚,在推动社会治理现代化中发挥优势、创新方式。他希望各位专家学者发挥专业特长和学术优势,加强课题研究,做好研究成果的推广普及和转化应用,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提供广阔的思路和有益的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