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研讨冉冉长篇小说《催眠师甄妮》——

深入生活、扎根人民主题实践的成果

作者:刘蓓蓓 来源: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 时间:2023-04-17


  重庆市作家协会主席冉冉创作的长篇小说《催眠师甄妮》,将视角对准了催眠师与失眠抑郁患者。这部作品是中国作家协会定点深入生活项目,由重庆出版社出版。近日,该书研讨会在中国现代文学馆举行。


数易其稿打磨 写作知行合一

  《催眠师甄妮》先后在《人民文学》《十月》杂志选载,2022年9月由重庆出版社出版单行本。在历时10年的创作过程中,冉冉反复深入社区、医院、心理咨询工作室进行调研,接触多位催眠师、心理咨询师、医护工作者和睡眠障碍患者,数易其稿,苦心打磨。作者以向善崇雅的叙事风格,巧妙地书写了失眠、抑郁的精神困境同自我救赎的关系,生动展示了世纪之交城市化进程中的丰富世相。

  冉冉在会上分享创作心路历程时说,本书的写作是发现寻呼他者的过程,也是重塑自己的过程。知行合一,是她写作和生活的毕生理想。希望通过努力,如作品中的裴医生和新月婆婆一样谦抑感恩,利他乐观,具备同他们一样坚韧繁盛的心力,在信与行中建立起自己认同的价值观。

  重庆出版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总编辑陈兴芜从出版人的角度认为,《催眠师甄妮》堪称巴金先生所说的那种“能使自己变得更善良、更纯洁,对别人更有用”的杰作。

  《求是》杂志社原社长高明光说,《催眠师甄妮》名为催眠,实为唤醒,它旨在唤醒人的初心与原始的大爱、善良、纯真,是一部魂与韵兼具的作品。中国新闻出版传媒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马国仓认为,好书的一个显著标志是打开来有所获益,合上后有所思考,《催眠师甄妮》正是这样的一部好书。


显示时代轨迹 凸显思想纵深

  在评论家、作家们看来,作为一部精粹的诗性小说,《催眠师甄妮》深邃果敢,显示了时代轨迹,凸显了思想纵深。

  《南方文坛》主编张燕玲感慨冉冉用女性的声音,深情地讲述女性患者的生活和生命价值,书写了一曲颇具终极关怀的、仁慈的女性的史诗,也为当代文学人物画廊新添了一位新的独特的女性形象甄妮。此外,作品文字还以独特的音韵之美、文字之美向读者展示了汉语的美感。

  茅盾文学奖获得者柳建伟在发言中称,他在读《催眠师甄妮》的过程中,感觉像是读到了英国女作家简·奥斯汀、夏洛特姐妹等人创作的世界文学名著,认为《催眠师甄妮》会成为中国当代文学经典,会获得永恒的生命力。

  中国作家协会创作联络部主任彭学明作为研讨会主持人,在总结时表示,《催眠师甄妮》对个体生命的真切悲悯,对人生人事的深切抚慰,对人类命运的终极关怀,是文学对社会的一种贡献,也是文学存在的一种意义,更是时代的一束光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