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咖谈阅读”:遇见好书 启智增慧

作者:闫松 来源: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 时间:2023-03-24

  编者按近日,由中国新闻出版传媒集团和广西出版传媒集团共同主办的首届全民阅读大会“阅读新时代”主题征文活动终评会在广西南宁举行,多名资深新闻出版界人士在做好评审工作的同时,围绕推进全民阅读话题进行了交流。为进一步发挥好本次终评会的辐射延展作用,中国新闻出版传媒集团、广西出版传媒集团、《中国出版》杂志社及广西广播电视台综合频道、都市频道等联合制作了一期特别直播节目,就阅读话题为观众和读者答疑解惑,营造良好的全民阅读氛围。本版特呈现直播节目相关内容,以飨读者。

 

  □本报记者 闫松

  嘉宾:邬书林 中国出版协会理事长(右二)

  孙钱斌 中国妇女报社社长兼总编辑(左二)

  嘉宾:吴尚之 中国期刊协会会长(右二)

  白 冰 接力出版社总编辑(左二)

  嘉宾:聂震宁 韬奋基金会理事长(右二)

  马国仓 中国新闻出版传媒集团董事长(左二)

  活动由《中国出版》杂志社执行主编李淼(右一)、广西广播电视台主持人杨圳涛(左一)主持。 《中国出版》杂志社 供图

 

  出版大咖集结南宁,《遇见好书》不能错过。

  近日,广西广播电视台《遇见好书》节目特别推出了一期融媒体高端文化访谈直播――“大咖谈阅读”。中国出版协会理事长邬书林、中国期刊协会会长吴尚之、韬奋基金会理事长聂震宁和中国新闻出版传媒集团董事长马国仓、中国妇女报社社长兼总编辑孙钱斌、接力出版社总编辑白冰等新闻出版界大咖做客广西南宁新华书店23号店,围绕推动全民阅读的重大意义、新时代推动全民阅读的新形势新要求、让青少年爱上阅读的方法、汇聚全社会力量推动全民阅读等话题,展开了一场大咖之间面对面、线上线下点对点的互动交流。

  认识全民阅读之要义

  “阅读是人类获取知识、启智增慧、培养道德的重要途径,可以让人得到思想启发,树立崇高理想,涵养浩然之气。中华民族自古提倡阅读,讲究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传承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精神,塑造中国人民自信自强的品格。希望广大党员、干部带头读书学习,修身养志,增长才干;希望孩子们养成阅读习惯,快乐阅读,健康成长;希望全社会都参与到阅读中来,形成爱读书、读好书、善读书的浓厚氛围。”习近平总书记致首届全民阅读大会的贺信,为推动全民阅读注入了新活力,开启了全民阅读工作的新篇章。

  当天的文化访谈,就从一年来总书记贺信带给全民阅读的新气象、带给出版业的新变化展开。

  邬书林表示,习近平总书记致首届全民阅读大会的贺信,深刻论述了开展全民阅读的重大意义和作用,明确了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全民阅读工作的总体要求和主要任务,对党政干部、全社会特别是青少年如何开展好阅读提出了要求,为深入推进全民阅读指明了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深化全民阅读活动。邬书林认为,中华民族从古到今崇尚读书,习近平总书记引用的“惟殷先人,有册有典”典故,深刻阐述了源远流长的中华文明与典籍、与读书的相互关系。数千年来,中华典籍文献世代相传,成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知识取之不尽,用之不竭,通过出版工作者专业劳动传播的精准可信的知识成为推动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

  邬书林表示,中华民族有优秀的阅读传统。全民阅读工作经过十多年的努力,吸收了古今中外的成果,积累了非常丰富的经验,建立了从政策扶持到资金保障等一系列的全民阅读运行体系。因此,这个时候怎样把全民阅读引向深入是必须回答的一个重大问题。要通过深化全民阅读活动,引导大家把阅读融入日常生活,通过阅读更新知识、汲取智慧,把阅读作为完善人生、修身养性的重要手段;要让阅读成为做好工作、提升能力水平的有效途径,真正把读书学习当成一种生活态度、一种工作责任。

  “我们中国人在全民阅读方面做了一件开天辟地的事情,就是在60万个行政村建立起了农家书屋。”在分享全民阅读成果时,邬书林说,他每次在国际场合交流的时候讲这件事情,都令国外的同行特别惊讶,他们都觉得“60万是一个不可思议的数字”。不要小看每个村建一个小的阅览室,放上3000册图书、十几种报纸、一台电脑和若干本杂志,使农民千百年来的读书状况得到改变。农民的阅读问题不解决,就谈不上全民阅读。

  作为一家新闻出版行业媒体的掌舵人,马国仓对进入新时代以来的全民阅读有两点深刻体会:“一是越来越重视,二是越来越重要。”

  2012年,“开展全民阅读活动”写入党的十八大报告;2014年起,“全民阅读”连续写入政府工作报告;2021年,“深入推进全民阅读,建设‘书香中国’”写入国家“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2022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致信祝贺首届全民阅读大会举办;2022年10月,“深化全民阅读活动”写入党的二十大报告……马国仓认为,这些都充分体现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推动全民阅读“越来越重视”。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式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这是中国式现代化一个非常重要的本质要求。”在马国仓看来,这也是全民阅读“越来越重要”的根本。“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实现了飞速发展,现代化的物质基础不断厚植,人民幸福生活的物质条件不断夯实,但相对来说精神文明建设在取得很大成就的同时还存在一定短板。以阅读为例,我国国民的人均图书拥有量和阅读量都还偏低。”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指出“现代化的本质是人的现代化”,而实现人的现代化最主要的就是通过阅读提升国民素质,提高全社会文明程度。“由此看来,全民阅读责任重大,任重道远。”马国仓说。

  探讨古今读书之道

  “读书如树木,不可求骤长”“少年易老学难成,一寸光阴不可轻”……学习古人读书之道,勉励自己勤学奋进。访谈中,大咖们谈古论今,为读者给出了很多读书的方法、读书的体会。

  关于读书方法,邬书林认为,从诸子百家到唐宋八大家,古代先贤留下了大量关于读书的好经验。宋代朱熹的《读书法上》《读书法下》是世界上最早研究阅读的学术专著。他认为,读书是吸收先贤知识和智慧最省时、最省力、最有效的方法。朱熹总结的循序渐进、熟读精思、虚心涵泳、切己体察、着紧用力、居敬持志的“读书六法”至今仍有重要影响。

  对于朱熹的读书态度和读书方法,吴尚之也表示赞同。他认为,我们要向经典学习。朱熹强调读书要注重专一,而不是注重广博。在读书中,博和专的关系并不矛盾,是相得益彰、相辅相成的。博是前提,精是关键。唯有专一,读书才有效用。朱熹讲的“专一”,不是说不要多读书,而是要读懂、读好每本书,反对那种为“博”而博却又一无所获的读书行为。吴尚之表示,每个人的精力是有限的,时间也是非常宝贵的,为了不枉费精力,要注重读好每一本书,不仅做到开卷有益,还要“开卷有得”。同时,既要读中华民族的经典,也要读世界的经典。

  聂震宁现场抛出“不动笔墨不读书”的观点,引发现场观众和线上网友的共鸣。“不动笔墨不读书”是我国著名革命家、教育家徐特立先生的一句名言,意思是说,读书的时候要做标记、进行思考,不思考、不做笔记不如不看书,说明读书是有方法的,强调读书要养成好的习惯。

  “阅读不仅是读,还要写。读了就写,就能够把很多事情、很多阅读的体验固化起来,成为自己的收获。读是核心,写是目的。”聂震宁说。

  在这方面,孙钱斌在工作中也深有同感:“新闻实践中有一个值得关注的现象就是文本能力的下降,没有充分地给读者提供特别有美感、有质感的文字作品。”

  “我感觉现在的孩子们有个特点,就是口头表达能力都很强,但是具体到文本写作上就有点欠缺,这是跟阅读不够有关系的。”在孙钱斌看来,虽然进入新媒体时代,但不管是哪种传播手段,文本能力还是做好新媒体传播的基础。从家庭阅读开始,通过阅读提高每个人的文本能力非常重要。

  在如何推动全民阅读方面,马国仓给出了3个关键词:倡导、引导、指导。倡导,是解决“读不读”的问题,因为阅读不是一个个人读书的小事,它关乎国民素质的提升、关乎全社会文明程度的提高、关乎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政府、社会和出版单位都有责任倡导;引导,是解决“读什么”的问题,我国年出版近50万种图书,要通过专业的评价、权威的书单推荐等,引导读者读好书、读经典;指导,是解决“怎么读”的问题,告诉读者掌握好的读书方法,做到开卷有益。

  找到青少年阅读之法

  习近平总书记在致首届全民阅读大会的贺信中特别强调了“希望孩子们养成阅读习惯,快乐阅读,健康成长”。结合“双减”背景,如何促进青少年更好阅读的话题在当天访谈中赢得了“最热”的关注度。

  从打牢全社会创新创造基础的高度来看,邬书林认为,青少年的价值取向决定了未来整个社会的价值取向。面向青少年读者,推出一批培根铸魂、启智增慧的高质量图书,引导青少年通过阅读增强爱国情怀、树立远大理想、立志担当民族复兴大任,意义重大而深远。要针对青少年的身心特点和成长规律,创新方式方法,努力通过话语体系转换、网络技术运用等方式,真正从思想深处打动和赢得青少年,使他们有能力自主地获取知识,始终培育好孩子们的阅读兴趣和创造能力,在此基础上推动全社会创新创造。

  邬书林的观点引发了孙钱斌的共鸣:“人在成年以后的很多行为都跟青少年时期养成的习惯有关系,如果比较早的养成阅读习惯,这种习惯会伴随终身。”

  对于青少年通过读书启迪智慧、启蒙人生,吴尚之引用古代先贤关于读书方面的论述,告诫青少年读书要掌握“向古代先贤学习”的3个基本要义:明道、修身、启智。在明道方面,吴尚之认为,孔子讲“朝闻道,夕可死矣”,所谓“道”,是指人学习读书要有志于追求真理;北宋政治家司马光主张“读书在得道利民”,这里的“道”讲的是做事之道、为人之道、国家之道。司马光认为,读书要超越一己私利,明大道、求利民。所以,明道的要义在于强调读书对孩子人生观、价值观的引领和培育功能,通过读书树立高远的志向。对于读书与修身的关系,吴尚之引用荀子《劝学》讲的“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论语》讲的“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忧也”,强调读书学习要和修身、修德结合起来。读书对于青少年启智的影响,吴尚之认为《颜氏家训》很了不起,在1400多年前就提出了胎教的问题,“古者,圣王有胎教之法:怀子三月,出居别宫,目不斜视,耳不妄听,音声滋味,以礼节之”。

  “读书一定要举一反三。”聂震宁引用孔子“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的观点,强调“阅读是必须要读懂,能够判断、能够表达、能够举一反三,让自己拥有终身学习的能力”。“哪怕他不是名校毕业,也不是博士毕业,但是一直在学习,同样也能成为某个领域的著名专家。”聂震宁希望学生家长和学校老师能够做到“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培养孩子阅读能力,教会他们拥有终身学习的能力。

  白冰的小外孙今年4岁,但已经读了1200多册书,他在现场分享了为孩子选书的分级理念。白冰认为,全民阅读的质量不断提升,大众阅读正在从时尚阅读走向经典阅读,从从众阅读走向个性化阅读,从单纯的纸质书阅读走向多媒体阅读,而对于少年儿童的阅读,大家要更加注重分级理念。要引领孩子阅读,必须要有分级阅读、分龄阅读理念,0―3岁婴儿期,最好给孩子选择好玩的书,比如“洗澡书”、布书、玩具书等,让孩子一边玩一边读;4―6岁幼儿期,主要阅读以图为主且文字很少的图画书;7―12岁儿童期,开始读“桥梁书”,主要阅读以文字为主的图书,慢慢过渡到文字书。

  “我们要尊重儿童的阅读选择权,要让孩子从他最感兴趣的书读起,这样才能让孩子感觉书很有意思,从而爱上阅读。让孩子养成阅读习惯,比让他学多少知识都重要,我希望家长一定要记住这一点。只要孩子养成了阅读习惯,他就会读越来越多的书,从时尚阅读走向经典阅读,将来会有越来越强的学习力。”在白冰看来,分级阅读细化了孩子的阅读能力,能培养孩子对阅读的浓厚兴趣,从而形成爱读书、读好书、善读书的良好习惯。针对孩子的年龄特点有计划的提供书籍,让孩子感受语言之美、细节之美、想象之美、创造之美、读书之美,提高他们的阅读鉴赏能力,使阅读成为他们接受终生教育的最好形式。

  同时,白冰建议家长读一读世界儿童文学史、中国儿童文学史、图画书史,比如彭懿著的《世界图画书阅读与经典》,比如《世界儿童文学史》《中国儿童文学史》等。当家长了解了世界儿童文学史、中国儿童文学史、图画书的历史,就可以把重要的书介绍给孩子。白冰还提供了一个为孩子选好书的简单的“五名”选书法――选择“名作家、名画家、名翻译、名编辑、名出版社”的书。

  汇聚推动全民阅读之力

  全民阅读是高举思想旗帜、汇聚奋进之力的重要途径,是滋养民族气质、引领社会风尚的重要方法。同时,全民阅读涉及面广、牵涉部门多,统筹组织得好不好,能不能广泛发动社会力量参与,直接影响工作开展的实际效果。如何发挥各行业、各方面的积极性,形成推动全民阅读的合力,嘉宾们也给出了独到的见解。

  邬书林和吴尚之都是出版界的老领导,为人民群众阅读提供多样化、高品质的精品图书是他们非常关注的一个话题。

  邬书林表示,深入开展全民阅读,出版界责任重大,应该大有作为。有5000年中华文明的积淀,有优良的出版传统,有蓬勃发展的经济、科技、教育、文化和社会进步的基础,有新技术的支撑,出版工作者要按照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的重要指示,牢牢把握出版强国建设的正确方向,不断让优秀出版成果转化为推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强大精神力量。同时,积极借鉴世界优秀科技文化成果,发挥好出版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中的重要作用。

  吴尚之认为,一本好书称不称得上精品有三个价值:首先是有没有文化价值,在文化的长河里有没有存在的意义;第二是有没有阅读价值,它对读者有什么用,带来什么启迪、什么提高;第三是有没有历史价值,能不能传承中华民族的精神、中华民族的历史,能不能留得下、传下去。同时,也有三条检验标准:经得起时代检验,反映时代面貌;经得起读者检验,赢得读者口碑;经得起历史检验,能传之后世。

  马国仓希望在营造全民阅读氛围上要注意“打通两个市场、构建三大体系、盘活四大资源”:

  ――打通两个市场,一个是线下纸质阅读市场,一个是线上网络阅读市场。“这两种阅读,我觉得各有优势,各有特色。”他进一步补充说,互联网时代,网络阅读已迎面走来。我们既要看到传统纸质阅读的重要性,又要跟得上网络阅读的大潮。

  ――构建三大体系,一是构建价值体系,在功利阅读的同时,要大力提倡非功利阅读,体现阅读对人的精神世界塑造的重要性;二是构建知识体系,要通过阅读让自己的知识结构立体、丰满,能够形成独立思考、独立判断的知识体系;三是构建传播和服务体系,要通过好的传播平台、好的服务理念,把好书及时送到读者手中,提升阅读的便利性、幸福感、获得感。

  ――盘活四大资源,一是盘活政府的政策资源,要用好政府推动文化产业发展的优惠政策,为全民阅读服务;二是盘活社会的存量资源,要用好阅读推广人、阅读活动等社会推动力量,用好书店、图书馆、绘本馆等现有阅读资源;三是盘活作者资源,要引导作者创作出更多精品,推出更多针对党员、群众、青少年等不同群体需求的好书;四是盘活媒体资源,要发挥好媒体在好书宣传、阅读推广等方面的特有价值和作用。

  《中国妇女报》的职能就是为妇女儿童和美好家庭服务,这几年一直用全媒体平台推广全民阅读,特别是家庭阅读和亲子阅读。“现在我们用全媒体平台推进家庭阅读,报纸也有专门的阅读版专门刊登孩子的作品,同时也会附上老师对作品的点评,特别受欢迎。”作为社长、总编辑,孙钱斌认为,家庭阅读应该是全民阅读的基础,书香中国一定是要建立在书香家庭的基础上的。要发扬好中国人“耕读传家久”的传统,让阅读给人带来长久的精神滋养。

  聂震宁认为,媒体组织的全民阅读推广活动很有示范价值,这次“阅读新时代”主题征文吸引了学生、老师、医生甚至网约车司机、外卖小哥等社会各群体参与,凝聚起各方力量,达到了很好的“听、说、读、写”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