愿每个孩子心里有一座百草园

作者:方卫平 来源: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 时间:2023-03-17

  □儿童文学评论家 方卫平

  如果童年时代是一片耕种中的广阔土地,那里应该有一座百草园。像鲁迅在散文《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里写下的那个“乐园”,有油蛉的低唱和蟋蟀的琴声;也像张之路在儿童小说《姥爷有个百草园》里写到的那座药草园,有亲切的植物和神奇的故事。园子之所以令人难以忘怀,自然是因为人的缘故。读《姥爷有个百草园》,我们识得不少药草的名字,更读到了与药草有关的各种各样人的事情。亲切、熟悉的药名和日常、神奇的药理背后,是一个个带着传奇色彩和烟火气息的可爱故事。分心木和凤凰衣,玉兰花和辛夷花,它们的名字和故事里,有传奇,有智慧,有诗意,更有温暖、辽远的人间关怀。

  也许,每个孩子都需要一座这样的百草园。那些蓬勃茂盛的芳草,不但长在泥土里,也长在我们的心里。读《二十四节气儿歌》,感受春夏秋冬在我们身体里的生长和轮回;读《北斗牵着我的手》,看见“北斗”所指的梦想和奔跑的方向。《冬格措拉的孩子》里,失去了妈妈的“笨孩子”昔扎在自己的村子里慢慢地长大,努力学习掌握和控制自己的感觉,也努力学着理解和克服自己的羞怯。从想起阿妈就流泪的那些夜晚,到“想到阿妈,我不会再哭”,昔扎生活的原野重新有了明媚的阳光,开出美丽的花儿。《十四岁的纸条》里,我们读到总是伴随着成长和青春的各种迷茫,家庭的,学校的,以及只藏在自己灵魂深处的,真实,切肤,带着少年感受和思考的温度。

  这份迷茫不只属于现在的孩子。在儿童小说《老狼老狼,几点钟》里,作家舒辉波的叙说将我们带回近100年前中华土地的破败和疮痍,带回战争年代的残酷和人的无助。在流离失所、难以想象的孤独和恐惧中,孩子们作出了自己的选择和行动。在被战火烧焦的土地上,草还会再生长起来,孩子还会再长大起来。对每一代孩子来说,生活的迷茫从未缺席,它以各种方式向孩子呈露谜面,每个人或许都需要一生的时间去寻找答案。在儿童小说《橡皮擦乐队》里,星儿帮助罹患阿尔茨海默病的奶奶组建的“橡皮擦乐队”,既是孩子在帮助奶奶应对必然会与老龄生活相伴的迷茫,又何尝不是孩子在自己学着应对生活降下的难题。

  你会发现,这样的难题其实遍布日常生活的各个角落,包围着成人也包围着孩子。看见并尊重它们的存在,应该是当代儿童文学写作的一个基本原则;思考并书写童年就此作出的应答,则是当下儿童文学写作面临的巨大挑战。在《我家的故事》里,在作家阿列克辛的笔下,父母孩子之间的日常交往,充满了家庭生活的真实质感。一个家,不论其大小构成如何,永远都会有失望、伤心、误解乃至冲突,但幽默、理解、宽容和爱,终将带我们穿越迷雾,回到芳草鲜美、阳光灿烂的原野。

  这样的阅读,或许也会在每个孩子的心里,慢慢种下这样一片草木丰茂的原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