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分享到:
- 全屏阅读
- 放大
- 缩小
- 默认
竞技场里新变化
来源: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 时间:2023-03-14
□张博
3月13日,全国两会胜利闭幕。对媒体而言,一年一度的全国两会报道不仅是检验场,更是创新场,各级媒体在实战中检验一年来融合发展成果的成效,并在报道实践与反思中不断加速创新。
在今年全国两会的报道中可以看到,各级媒体在内容组织、技术应用、报道形式、传播形态等方面充分运用信息革命成果,实时权威地传递着党的政策主张和全国两会代表委员的声音,并在栏目设置、内容产品、强化互动中创新升级,生产出一大批有内涵、有颜值的新闻作品。
例如,以短平快形式刊播众多实时报道,第一时间向海内外发布两会最新动态;以新媒体手段通过微信、微博、推特等社交平台,抖音、YouTube等视频平台推出了一批集音视频于一体的可视化报道;以融媒体手段采用虚拟现实、增强现实等新技术,让海内外受众可以走进会场,实时参与两会议程的更丰富视觉内容和更加真实参与体验的融媒体产品。
事实上,丰富的报道形式和炫酷的报道方法,不仅展现出媒体在过去一年中深度融合的成果,也让我们感受到媒体在报道实践与反思中的新变化和新趋势。
在今年的全国两会报道中,各媒体持续以技术为引领,用技术融合为内容创新持续赋能,如数字主播、AI绘画的出现和广泛使用。但不同的是,在新闻报道中,我们看到了越来越多的“化繁为简”,媒体更加注重精练表达以适应碎片化的阅读趋势,强化传播效率;看到了更多的“交流互动”,新闻产品让受众可以在互动中参与,在参与中传播;感受到了越来越多的“紧跟流行”,一大批活用流行文化、符合青年语境、贴近青年审美的文章、短视频层出不穷;聆听到了更多的“内外同宣”,媒体加大用“情”、用“质”向海内外讲好中国故事,呈现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看到了更多的“深入浅出”,新闻内容注重重点议题的深度解读;感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垂类聚焦”,媒体立足自身优势,靶向定制垂类内容,努力增强用户黏性。
在媒体深度融合的背景下,精彩纷呈的报道给风清气正的两会划下了完美的句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