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证:记者眼中的两会现场

作者:郝天韵 张君成 尹琨 李美霖 来源: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 时间:2023-03-14

  □本报记者 郝天韵 张君成 尹琨 李美霖 文/摄

  从春天出发,向未来起航。今年全国两会期间,5000多名代表委员走进人民大会堂,以饱满的精神建言献策、履职尽责。近3000名中外记者奔走在会场内外,以多元的采访报道,让人民大会堂的声音传得更广、更远、更深。

  沟通民心,传递信心。就像李强总理在记者会上释放的强烈信号:“‘长风破浪,未来可期’。对此,我充满信心。”也如同外长记者会向世界彰显的大国风范。今年的全国两会给记者的最大感受就是自信。

  作为传递中国发展信心的窗口,全国两会“三大通道”上,18名代表在“代表通道”上回应百姓关切,尽显自信风采,用一个个真实的故事打动人心;24位委员在“委员通道”上传递复苏信号、坚定发展信心;9位部长在“部长通道”上用高质量发展的“第一手资料”,直面社会诉求,自信答出为民初心。

  自信也体现在参加两会报道的新闻记者身上。每场“通道”开启前后,上会记者都会专注忙碌,各司其职,他们自信地站在镜头前,向观众播报着大会盛况;他们自信地调试设备,抓好角度按下快门,记录精彩瞬间;他们边听边记,用精准的报道向全国、向世界传播着自信中国的大国声音。

  国家发展图景和人民心愿,在这几天里交相辉映,传递着自信和希望,呈现一个不断前进的中国。

  3月12日,代表们迈着自信昂扬的步伐走出人民大会堂,记者们纷纷找好拍摄角度,记录代表风采。

  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第二场“代表通道”开始前,记者们都在紧张地准备资料,为接下来的提问环节做准备。

  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第二场“代表通道”开始后,一位记者用相机记录每个瞬间,生怕落下任何细节。

  3月12日,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举行第三场“代表通道”采访活动。天津港第一港埠有限公司拖头队副队长成卫东代表(左)、读者杂志社副总编辑陈天竺代表(中)、山东大学儒学高等研究院教授杨朝明代表(右)接受媒体采访。记者们将镜头对准三位代表,记录精彩瞬间。

  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第二场“代表通道”进行时,记者们仔细地记录代表们的发言亮点。

  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第二场“代表通道”开启前一个小时,各家媒体都在紧张地为后续的直播报道做演练。

  两会时间必须争分夺秒,在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第二场“代表通道”和“部长通道”的间隙,记者正在紧张地撰写稿件。

  在前往人民大会堂采访的路上,记者们为了抢占好的位置,纷纷加快脚步。

  3月13日上午,中阿卫视记者方浩明正准备着对总理记者会的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