凝聚磅礴力量 书写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作者:本报记者 来源: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 时间:2023-03-09

  □本报记者 李美霖 尹琨 张君成 郝天韵

圆桌谈

  高质量发展是“十四五”乃至更长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主题,关系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局。新闻传媒业秉持高质量发展理念,对文化的繁荣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深圳报业集团召开深化改革高质量发展4000人大会,宣示了高质量发展的决心;浙江日报报业集团等发起的传播大脑科技公司在杭州揭牌成立,以技术赋能媒体深度融合;广西壮族自治区来宾市融媒体中心正式揭牌成立,从“简单相加、单兵作战”迈向“融合发展、全媒传播”的全新时代……

  今年全国两会上,不少代表委员围绕新闻出版、广播影视业高质量发展,从不同角度望闻问切,捕捉时代脉搏的跳动。

  融合是稳定之锚

  媒体的融合发展不单纯是技术、平台、产品、人力的物理叠加,而是从认知理念、价值追求、生产方式到效益升级的重新建构。全国人大代表、上海广播电视台新闻主播印海蓉表示,应解决好融合发展中定位不清晰、发展方向不明确的问题,在顶层设计中予以进一步确定和优化。同时,处理好融媒竞争中存在的同质化现象,避免重复建设和生产,造成资源稀释甚至浪费。

  全国人大代表、中南出版传媒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出版部部长戴茵表示:“要做到提供高质量的内容产品,精修内功是必走之路。任何时候,优秀的作者都是内容提供的起点。所以,我们首先要做的,就是寻找作者、培养作者、与作者同进步;同时行业内部必须提升科技水平,让新技术深度参与出版流程。”

  增强中华文明传播力、影响力是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落脚点之一。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外文局阿拉伯语首席翻译王茂虎建议,打造特色非遗IP,实现地域互通、内容整合、效果联动。借助AR、VR、裸眼3D、全息投影等技术打造“非遗元宇宙”,突破时空界限,让沿线国家民众身临其境地领略我国非遗文化独特魅力。

  创新是活力之源

  出版业高质量发展是个老话题,也是一个难题。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李岩认为,出版业高质量发展有两条道路可走,一是把书做成精品,不怕旧书重做,但是要做出新意,适应现代读者分层次、个性化需求,提高图书重版率。二是积极拥抱新媒体,快速适应“读者、作者、传播者”三者的身份转换。“读者对内容进行理解加工并创造性转化在自媒体平台发布,他就成了作者、传播者,出版工作者的职能也由此发生改变。”李岩表示,随着图书向定制化、个性化趋势发展,要通过新媒体创新应用开辟高质量出版新境界。

  在新时代,如何推动文学创作高质量发展,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全国政协委员、山东省青联副主席魏新认为,推动文学创作高质量发展需要讲好中国故事。他认为,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最关键的是内容,在优质内容的基础上,充分利用各种新平台,把优秀传统文化和生活紧密联系在一起,如影随形,实现创新和创造。

  文艺出版的本质,就是将文艺创作者的“文本”转化为有交流价值的社会性“作品”。全国政协委员、百花文艺出版社总编辑汪惠仁建议,应加速推进中国文艺出版公平秩序市场制度的顶层设计;在坚持正确出版导向的前提下,培育文艺出版的多元化与活跃性;探索合适交流方式,实现文艺真实输出;设计文艺出版子课题,助力全民阅读活动深入开展。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阎晶明建议加强网络文学版权保护,提升中国文化国际传播竞争力。相关主管部门重视网络文学的产业价值,尽快推动惩罚性赔偿制度在网络文学领域的落地,提高盗版侵权行为的违法犯罪成本。同时建议相关主管部门组织专业的机构和服务支持单位,协助中国网络文学企业在海外的维权和知识产权保护。

  人才是强根之本

  “我们现在缺乏专业的培养体系。希望国家广电部门和中国作协着力加强对青年编剧的培养,从根本上解决内容质量问题。”全国政协委员、山西省作家协会主席李骏虎表示,应该着力培养一批优秀的新编剧。好的文学作品未必能改成好的影视剧剧本,好作家未必是好编剧,所以需要大批好的编剧,完成从文学作品到影视剧剧本转化的中间环节。

  全国政协委员、北京十月文化传媒有限公司董事长韩敬群建议加强翻译人才队伍建设。他表示,要重视和提升目前的学术评价、考核体系中文学或学术翻译成果的价值和地位,适度提高翻译稿酬,鼓励出版界与翻译界形成双赢的局面。

  汪惠仁认为,优秀的出版人才难得,难就难在高度的专业性与复合型。当下高素质的出版人才仍较为稀缺,一些高度专业化的岗位甚至存在着断档的风险。因此在人才梯队建设上,应以实际出版项目来实现人才的发现与锤炼。

  从人才培养的角度,李岩多年来倡导做学者型编辑。在他看来,学者型编辑的核心要义是能够站在较高的学术视野与学术创新成果的前沿去思考问题,与作者、专家对话,不只简单地尊重文责自负的原则,而是可以超越作者与学者去引领社会大众的创新,从而延续学术的生命。在此基础上,还要做一个杂家,成为全流程编辑,了解包括ChatGPT这样的程序开发利用,这也是新时代出版人新的使命与担当。

  

《出版业“十四五”时期发展规划》――

  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以推动出版业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深化出版领域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推动出版业改革创新为根本动力,以多出优秀作品为中心环节,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学习阅读需求为根本目的,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加充实、更为丰富、更高质量的出版产品和服务,推动出版业实现质量更好、效益更高、竞争力更强、影响力更大的发展。

《广播电视和网络视听“十四五”发展规划》――

  产业高质量发展,成为发展数字经济、扩大内需的强力引擎。广播电视和网络视听产业结构和布局更加合理、产业体系进一步升级、营商环境进一步优化,涌现一批特色鲜明、有较强竞争力和影响力的龙头骨干企业,做强一批集聚引导效应显著的产业基地(园区),打造一批功能融合、服务多元、优势独具的新产品新业态,带动形成新时代大视听全产业链市场发展格局,在拉动文化信息和电子设备消费中发挥中坚作用,成为繁荣文化产业、发展数字经济、扩大内需的强力引擎。

  在3月7日的第二场“代表通道”上,高质量发展成为媒体关注焦点之一。全国人大代表、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研究员孙东明离开“代表通道”后迅速地被媒体包围追问,在接受媒体采访时,他表示,要为实现国家高质量、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而奋斗。 本报记者 张君成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