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视听这十年:

推动提质增效 促进繁荣发展

作者:高星 来源: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 时间:2023-03-01


  近年来,网络视听行业在管理部门、创作机构和播出平台等共同努力下,通过持续完善的政策引导扶持、“艺术+技术”的深度融合与交互,已从早期蛮荒无序生长迈向提质增效的重要发展阶段。党的二十大报告在“推进文化自信自强,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篇章所提出的新思想新战略新观念,为网络视听行业发展指明前进方向、提供根本遵循。

  新时代我国网络视听行业逐渐走向规范化发展,逐渐走向打造精品力作,逐渐从竞争走向合作共赢,网络视听行业治理体系逐步完善,行业用户规模增长明显。

  聚焦重大主题宣传

  突出创意策划

  融媒体时代,伴随着移动互联网和智能设备的普及,网络视听平台在传播格局中的影响力逐步提升,信息到达率逐步增强,着力服务党和国家工作大局。

  一方面,在行业管理部门指导下,近年来,网络视听“首页首屏首条”建设和短视频“首屏首推工程”相继启动,舆论引导力不断增强。在各类视听新媒体平台的首页首屏位置设立专栏专区,重点推送重要时政类、专题类节目和短视频等,积极转载权威讯息,引导网络受众观看社会主流与正向视听内容,持续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入人心。特别是国家广播电视总局新上线的“中国视听”平台,在“新思想”板块中广泛汇聚各级广播电视媒体“头条”和网络视听平台“首屏首页首条”内容。

  另一方面,聚焦重大主题宣传,网上网下同频共振。十年来,网络视听平台在不断强化专题策划、拓展传播视角的过程中,让重大主题宣传真正落地,在内容策划、编排方式等方面着力创新,强化新媒体传播的及时性、贴近性与多元化。主要网络视听平台围绕喜迎党的二十大、庆祝建党100周年、抗击疫情、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等主题主线宣传营造良好氛围,在北京冬奥会、庆祝香港回归祖国25周年等主要时间节点,同传统主流媒体同频共振。

  特别是近年来行业管理部门着力推动网络视听的全流程管理和引导,开展重大主题主线网络宣传。2022年春节期间,总局首次组织8家重点网络视听平台联合创作《中国梦・我的梦――2022中国网络视听年度盛典》,汇聚力量、整合资源,全景式展现了网络视听行业朝气蓬勃的发展态势。

  内容从单一走向多元

  供给侧改革更深入

  在内容创作方面,网络视听平台更加注重内容生产的多元化、精品化和类型化,逐步形成差异化规模化发展,持续打造网络文艺精品力作。据统计,2022年1―8月,在国家广电总局“重点网络影视剧信息备案系统”中通过登记并取得上线备案号的片目共680部。其中,网络剧137部3217集,网络电影271部,网络动画片163部2589集,网络微短剧109部2520集。

  一方面,注重内容为王,体现原创性与差异化布局。经过十年的高速发展,网络视听平台正迈入从单一向多元、粗放向精细的发展阶段,并逐渐意识到自制独播内容对增强用户黏性的重要作用。头部平台已从以往投入大量资金购买版权剧,到如今注重打造原创自制剧、定制剧,如近年来获得社会广泛认可的《开端》《隐秘的角落》《白夜追凶》等网络剧作品,《秦时明月》《雾山五行》等网络动画片,《国家宝藏》《舞千年》等网络综艺节目,《我的时代和我》《此画怎讲》《守护解放西》等网络纪录片,这些网络文艺作品注重观众的互动与反馈,从消费端倒推内容生产的强故事性、叙事张力足与人物塑造鲜活等特征,逐步实现“有意思也有意义”。并且,头部视听平台正积极参与到重大题材电视剧项目的深入开发与投资中。如由爱奇艺联合出品的电视剧《大考》,成为国家广电总局“我们的新时代”主题电视剧重点项目之一。

  另一方面,十年来,广电机构和网络视听平台在各自转型发展的基础上,也探索出内容领域的多元化网台联动模式。其中,有基于自有平台协同发展的湖南卫视和芒果TV、东方卫视和BesTV+,均实现从内容策划、运营到管理的深度融合布局;有常态化的网络平台购买影视剧网络播映权的“台网联动”模式,如《觉醒年代》《山海情》《我们这十年》等;有网络剧在平台端首播后反哺电视台的“网台联动”模式,如《扫黑风暴》《长安十二时辰》《庆余年》等;还有基于内容策划、创作排播、宣推营销等整体战略合作模式,如优酷与北京卫视、河南卫视分别合作冬奥类和传统文化类内容矩阵,从创作、宣发到衍生产品等方面均进行资源共享。快手与10余家省市电视台达成深度内容合作,持续打造“上快手看省市春晚”这一立体式春晚互动IP。

  同时,构建与拓展新型内容生态。十年来,作为文艺创作的新阵地与新载体,网络视听平台不断丰富新类型、新业态、新方法,着力推动内容生产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新业态方面,除受众常见的长视频、短视频之外,也出现各类节奏紧凑、叙事张力较强的中视频、微短剧、微纪录片、竖屏剧等,这是在长期竞争合作过程中,网络视听平台不断完善内容创作生产机制,推动生产主体的广泛融合、持续发力,通过流程再造和技术创新争取社会效益和市场规模。另外,近年来,内容创作者逐渐多元,机构化、专业化内容生产趋势更加明显,特别是在电商直播、网络直播和垂类短视频等推动下,MCN机构孵化的专业账号和专职主播已成为视听新媒体的业务增长点。

  此外,当前头部网络视听平台更加注重剧场化和类型化布局。网络文艺作品已摒弃原有“单打独斗”方式,注重在剧集体量、新片排播方面呈现整体性、品牌化运营新特征,如芒果TV打造的季播剧“季风剧场”,腾讯视频打造的微短剧品牌“十分剧场”,爱奇艺打造的类型化“迷雾剧场”“恋恋剧场”,优酷打造的宠爱、悬疑、合家欢、都市和港剧场五大剧场等。并且,短视频平台注重类型化发展,如抖音注重非遗文化类短视频和产品,哔哩哔哩注重国风国潮类原创作品等。

  “艺术+技术”深度融合

  提升视听体验

  十年来,网络视听平台着力推动“艺术+技术”深度融合,用技术创新驱动产业发展、激发行业活力,通过互动性与融合性丰富网络视听作品的新形态新样式。

  技术创新驱动产业发展,注重视听新媒体的高清化、智能化、便携化。十年来,在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之下,新一代信息技术应用于网络视听行业的生产、制作、播出等各个环节,数字技术发展也推动网络视听行业不断提质升级。特别是云制播、虚拟现实、人工智能、超高清视频等新技术激发新型生产传播模式,拓展节目新形态、创新节目新模式,为网络文艺作品的呈现提供了技术支撑,也为受众带来沉浸式观赏体验。同时,技术创新也为网络视听拓展商业模式提供了新契机。如腾讯视频极光TV通过最新视听技术提升呈现效果,还原影视作品的画面质感;爱奇艺推出AR应用,通过头戴式视听设备体验虚拟屏幕的影像等。这些网络视听终端产品通过更多的在场感、互动化、沉浸式等特征,不断提升了视觉呈现效果。

  互动性与融合性不断增强。十年来,网络视听平台不断增强互动性、即时性,为网络受众提供了更多观看欣赏、创作生产与互动分享的内容平台与虚拟社群。特别是发送弹幕、即时评论等功能,更让受众使用习惯和审美偏好反向改变网生内容。特别是部分传统文化、泛知识类传播中,内容门槛较高、知识量较大,网络视听平台通过互动交流与弹幕发送,能够及时进行解答、科普、引导,快速消解了网络受众群体的“数字鸿沟”。

  跨屏传播与跨屏联动提升观赏体验。十年来,网络视听平台对传统电视大屏的单向播放造成冲击,为网络受众提供主动点播、即时评论、“刷视频”等视听呈现新方式。在此背景下,网络视听平台探索大小屏联动,将智能电视大屏和移动设备小屏进一步进行跨屏传播,通过智能电视、电视盒子、投影仪等承载设备,打通用户端、品牌端与设备端,发挥内容资源、大数据和数字产品等各类优势,整合各类资源,从而增强了网络用户的使用时长和精准推送,提升了跨屏联动的高效交互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