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文学攀登计划”首批支持项目《戴花》获好评,专家学者呼吁――

创作出版更多“三工”题材作品

作者:左志红 来源: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 时间:2023-02-22

  □本报记者 左志红

  “戴花要戴大红花,骑马要骑千里马。”这首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响彻大江南北、鼓励普通工人争做劳模的歌曲,一直回荡在湖南省作协名誉主席、作家水运宪的脑海里,激发他写成了《戴花》一书。

  2月17日,湖南省委宣传部、中华全国总工会宣传教育部在京举办水运宪长篇小说《戴花》研讨会。与会嘉宾认为,这部小说深刻诠释了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和工匠精神,是当代工业题材小说的突围之作。同时,大家呼吁文学界和出版界创作出版更多“三工”题材的作品。

  当代工业题材的精品力作

  水运宪是工人出身的作家。他在《戴花》中以娴熟老到的笔法,书写了上世纪60年代末两代炉工的奋斗史。

  中国图书评论学会会长郭义强表示,以文学的形式反映中国工业发展这段可歌可泣、激情燃烧的岁月,激发人们向上向善、团结奋斗的精神,始终是文学界、出版界承担的一项重要使命。《戴花》给我们提供了一部反映共和国上世纪60年代工业发展的非常好的作品。

  中国作协书记处书记、《人民文学》主编施战军评价说:“我们可以从《戴花》中分明感受到中国工业体系建构的历程。作品采用生动、真切的人物故事,对那段历史予以史诗般形象化的呈现,其中蕴含的精神是不朽的,是中国式现代化中不可或缺的精神力量。”

  “《戴花》为奋战在制造业一线的工人英雄奉献了一份贴近炼钢炉、贴近煤渣子、贴近汗珠子的厚重作品,体现了劳模身上那种生命的张力和活力,是建设中国式现代化的宝贵精神财富。”湖南省政府新闻办副主任黄海如是说。

  湖南省作协党组书记胡革平表示,《戴花》展示了可信、可敬、可爱的中国工人形象,表现了最有意义、最有价值的奋斗精神,是近年来难得的当代工业题材文学精品。

  《戴花》出版方湖南文艺出版社社长陈新文介绍,《戴花》出版前便受到各界关注,入选中国作协“新时代文学攀登计划”首批支持项目、2022年湖南省重点出版物、2022年中南传媒集团重点文化工程。该书出版后入选“中国好书”月榜、《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2022年度优秀畅销书排行榜文学分榜,现已完成俄语、日语、阿拉伯语版权输出。

  “三工”题材作品有待挖掘

  与会专家认为,《戴花》是近年来现实题材的难得力作,也是工业题材的难得力作。如评论家刘琼所说,有些题材可写可不写,但有些题材是特别珍贵和稀缺的,工业题材的《戴花》就是这样珍贵和稀缺的作品。

  由《戴花》说开去,与会专家提到了近年来出版的工业题材小说,如《重卡雄风》《锦绣》《钢的城》;还有工业题材电视剧,如《麓山之歌》《沸腾人生》《钢铁意志》。

  “当前,工业、工厂、工人‘三工’题材在文学领域和影视创作中还是有所缺位的。”中华全国总工会宣传教育部部长张晓辉认为,当下情感剧和情感小说比较多,“三工”题材的作品比较少,这导致大家对工业、工厂和工人因不了解而更加陌生。“希望更多的作家重视和关注‘三工’题材作品创作,关注这座文学的‘富矿’,创作生产出更多精品,以活生生的、有血有肉的工人艺术形象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增强职工群众为实现中国式现代化团结奋斗的精神力量。”

  评论家白烨也认为,现在工业题材文学作品确实相对薄弱,跟现状不相称。他分析认为,这是多方面原因造成的,非常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作家没有工人生活的经历。他建议从工人队伍中多发掘作家。

  中国作协创联部主任彭学明表示,最近几年作协创联部和工信部相关部门连续举办了几届中国工业文学作品大赛,第一届一等奖空缺,第二届有一等奖,现在马上要做第三届。期待通过大赛推出更多工业题材的文学作品。中国作协创研部主任何向阳也说,党的十九大以来,中国作协抓了一些“三工”题材作品的创作,今后作协将更注重和全总的合作,引导作家创作更多“三工”题材的作品。

  郭义强认为,当下脱贫攻坚题材图书相对较多。中国图书评论学会接下来会更加关注、推广工业题材的作品。文学界、出版界应该在这方面承担更大的责任,创作出版更多关于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