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措并举推进融合发展见成效

――访江苏凤凰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宋吉述

作者:左志红 来源: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 时间:2023-02-21

  □本报记者 左志红


  2021年2月,凤凰集团与南京大学等单位共建的实验室被国家新闻出版署确定为智慧出版与知识服务重点实验室。凤凰传媒 供图

  2022年,江苏凤凰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包括控股及主要参股企业在内的数字经济总产值超过26亿元。凤凰传媒的这张融合“成绩单”,无疑是出版行业推进深度融合发展过程中的一抹亮色。

  凤凰传媒融合出版何以能实现高质量发展?江苏凤凰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宋吉述分析,近年来,围绕融合发展总体战略要求,凤凰传媒坚持技术赋能、改革创新,确立了以国家级“融合发展实验室”“融合发展智库”为引领,重点项目为抓手,专项资金为保障,统分结合、协同发展的总体思路,持续推进传统出版向数字化转型升级,初步形成涵盖数字阅读、数字教育、电子商务、数字技术服务、新媒体营销矩阵、投融资多元拓展的融合发展新格局,2021年入选国家出版融合发展示范旗舰单位。

  围绕凤凰传媒近年来在数字化方面的工作布局和经验成果,《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记者近日采访了宋吉述。

  依托实验室和智库,为融合发展提供智力支持

  《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数字化发展需要理论指导、智力支持,凤凰传媒是如何推进产学研用协同创新的?

  宋吉述:凤凰传媒历来重视依托实验室和智库研究成果来带动产学研工作。2016年,凤凰传媒与南京大学共建的融合发展实验室被原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确定为出版融合发展重点实验室;2021年,凤凰集团与南京大学等单位共建的实验室被国家新闻出版署确定为智慧出版与知识服务重点实验室;2022年,“江苏凤凰出版融合发展智库”入选国家新闻出版署出版智库。

  近年来,凤凰传媒利用这些优势不断提升指导出版的理论与实践水平,先后完成“出版业实施数字化战略与深度融合发展”“NFT在出版行业应用情况”“数字经济与出版业融合发展研究”等调研课题报告。结合相关课题调研成果,凤凰传媒推动旗下的江苏凤凰科学技术出版社、译林出版社推出《山川纪行》《傅雷家书》《敦煌灵犬》等数字藏品,同时立项启动“凤凰元宇宙精品馆”等探索性项目。

  凤凰传媒十分重视科技赋能出版,联合“新榜”策划、举办全国出版行业新媒体发展论坛,研究、发布《出版行业新媒体研究报告》,连续两年推出出版行业新媒体影响力榜单。

  结合优质资源,打造数字内容平台

  《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以数智技术作为核心生产要素,出版单位从新产品研发、新平台建设、新场景拓展等方面,促进出版深度融合。凤凰传媒在这方面有哪些创新?

  宋吉述:凤凰传媒持续投入专项资金推动数字化重点项目,统筹建设凤凰书苑、凤凰易学、凤凰职教云、语音学习系统、数字农家书屋、凤凰数字教材等平台,服务全民阅读与智慧教育,累计收入超过2亿元。

  凤凰书苑平台建设有精品电子书2000余种、有声书800多部,其他课程、解读等有声资源超2000小时,覆盖用户数超过1000万,已构建阅读客户端、微信服务账号、第三方平台运营账号、线上读书会四位一体的移动传播新格局。依托凤凰书苑平台打造的“江苏省数字农家书屋”,服务全省1.6万多个农家书屋,注册人数超600万,使用总次数达7142万次,是江苏新农村文化建设的一张崭新名片。

  凤凰易学平台有效满足凤凰版教材4000万学生用户、教师及家长的使用需求。新冠疫情期间,凤凰易学向广大用户免费提供各类凤凰版精品资源,仅电子课本点击量就达到20亿。

  凤凰传媒还大力推动主题出版思路创新,陆续推出《童心向党・百年辉煌》广播剧和5G全景视频、《我心归处是敦煌:樊锦诗自述》有声书、“建党一百周年和喜迎二十大”有声书专辑,以及“看懂中国”系列音频知识课程等数字创意产品。在技术创新项目上也取得突破,凤凰智能校对系统项目2021年入选国家出版业科技与标准创新示范项目。

  依托重大出版工程,打造数字化资源库

  《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依托重大出版工程,凤凰传媒打造了哪些有影响的数据库?

  宋吉述:凤凰传媒统筹建设展现江苏文脉整理与研究重要成果的《江苏文库》数据库。目前数据库共包含影印本图书557册(约50万张图片)、排印本图书169册(总字数约6300万字),已实现《江苏文库》数字出版与纸质出版的同步。另外,依托“中国运河志”丛书初步建成的“数字中国・大运河文化数字资源库”,是国内首个基于知识图谱技术建设而成的运河专题数据库,目前入库资源包括词条、图文、音视频等在内近30万条。

  布局新媒体新电商,打造营销新体系

  《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大数据、区块链及5G通信等核心技术催生了互联网营销新赛道,凤凰传媒在这方面有何建树?

  宋吉述:凤凰传媒2021年启动“凤凰新媒体矩阵”项目,助推各出版社打造新媒体营销矩阵,涌现出“译林”“凤凰职教”“青鸟新知”等一批有影响力的新媒体品牌。2022年凤凰传媒在业内新媒体影响力排名进一步上升至第二位。同时,凤凰传媒推动各单位加大新兴电商业务布局,2022年依托各账号实现多元化收入超3000万元。近期,凤凰传媒正以“凤凰优选”项目为抓手,整合出版社、凤凰书苑和凤凰新华、《现代快报》资源,深入推进内容、平台、营销、销售一体化的出版新流程建设,形成凤凰推广销售闭环。

  创新投融资机制,推动形成新业态

  《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融合发展加速催生文化新业态,推动出版行业升级。凤凰传媒的融合发展形成了哪些新业态?

  宋吉述:凤凰集团2008年就组建了数字化中心和凤凰数字传媒公司,此后又陆续投资并购了学科网、厦门创壹等优质企业,投资组建了凤凰数据有限公司、凤凰新云网络科技有限公司、凤凰数联教育科技有限公司等,形成了数字教育、IT技术服务、教育软件开发等新兴业态。凤凰云计算中心成为长三角超大规模智能化互联网数据中心,年营收超2亿元。学科网会员超过5000万,收入、利润多年保持20%以上增长。凤凰新华电商成为国内图书行业的五大电商之一。

  近期,中国移动投资20亿元入股凤凰传媒,双方正探讨通过整合各自的技术、能力、资源和平台优势,积极推动文化数字出版、智慧教育与5G、大数据、云计算等数字技术的融合。这必将有助于推动凤凰传媒加快数字化转型,形成融合发展新格局。

  创新人才培养机制,构建信息化管理体系

  《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实现深度融合离不开人才助攻,凤凰传媒是怎样用好人才这把“金钥匙”的?融合发展同样离不开先进的信息化管理体系,这方面凤凰传媒有何作为?

  宋吉述:根据IT行业特点,凤凰传媒在凤凰数联等公司探索内部员工持股;通过投资并购快速组建专业团队,吸纳外部优秀人才,各类合资企业数字化人才队伍达到1000多人。凤凰集团设立凤凰融合出版专项资金,对融合出版项目予以大力支持,并在评优奖励等方面予以倾斜,调动各单位及团队的积极性。同时,集团加大数字人才培养力度,制定《凤凰新媒体人才2022―2024年培养计划(试行)》,将融合出版人才培养工作与行业发展新要求、融合发展的重点项目相结合,以项目孵化、实务操作、课题研究等创新方式带动新型人才队伍建设。

  在信息化建设方面,凤凰传媒持续推进“协同办公系统”“战略管控信息平台”“发行ERP”“出版ERP”等信息化管理系统建设。同时,凤凰传媒建设图书资源库、期刊征订平台和用户系统等基础服务平台,有效提升内容资源集中存储、管理水平,为纸质出版和数字出版提供丰富的资源储备和便捷的分发渠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