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分享到:
- 全屏阅读
- 放大
- 缩小
- 默认
燃藜刻梓,举烛传薪
――安徽教育出版社四十周年发展纪实
来源: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 时间:2022-12-22
老庄在斯,三曹在斯,桐城文脉犹在于斯,宗匠于斯彰文教;史河流此,淠河流此,岷汉湘水俱流至此,江淮至此集大成。缘于安徽这片文化厚土的托举,缘于安徽人民对于知识的渴望,1982年,在改革开放的第四个年头,安徽教育出版社于原安徽人民出版社文教编辑室基础上脱胎建社,成为全国第276家出版社。这一年,“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号召响彻大江南北;这一年,安徽教育出版事业揭开了新的篇章。
回顾建社之初,条件可谓“清寒”:7名职工,3间办公室,几万元流动资金。但第一代创业者们筚路蓝缕、斩棘前行,实现了当年出书69种,总印数95万册,利润20余万元的佳绩,为安徽教育出版社的征程写就了大好开篇,更为安徽教育出版社奠定了坚韧不拔的精神底色。今日的安徽教育出版社已拥有近200名在职员工,19个职能部门,4个全资子公司,成为年出书约1800种、印数6000万册的地方大社、强社。
建社40年来,安徽教育出版社37种出版物荣获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图书奖、国家图书奖(中国出版政府奖)、中国图书奖(中华优秀出版物奖),800余种出版产品获省部级及以上奖项,赢得多方赞赏。近4年来,安徽教育出版社中宣部社会效益考核均获“优秀”等级,稳居安徽省各出版单位之首。2021年8月,安徽教育出版社荣获第五届中国出版政府奖先进出版单位奖。
教泽广布,
深耕教育出版
安徽教育出版社因教育立社,以教育名社。自成立以来,即恪守心系教育、扎根教育、服务教育的初心,坚持教育出版核心定位,与每一次教育改革桴鼓相应,为每一程教育发展负弩前驱,出版了一大批品质卓越、读者信赖的教学用书和教辅用书。40年奋进,让安徽教育出版社的教育出版涵盖了学前教育、基础教育、高等教育、职业教育全阶段,囊括了课外读物、家庭教育、教育理论、教育期刊多个领域,建成了地方教材、同步教辅、毕业班系统复习、寒暑假作业、实验报告等20多个系列化、精品化产品线。印行教育图书累计逾越20亿册,在创造粲然可观的市场业绩同时,更护持着万千学子与时俱进、志为栋梁的赤诚之心,为安徽人才的培养殚诚毕虑,为安徽教育的壮大竭智尽心,作出了应有贡献。
玉成其美,
倾情学术出版
20世纪80年代,“美学热”蔚为风潮,在放眼寰球的过程中,祖国人民重新点燃对美的向往、对美的追求。安徽教育出版社素以“传承文化、奉献社会”为己任,顺应时代需要,推出了众多长于原创、富于品位的美学著作,如出版于80年代中期、发行20余万册并荣获全国优秀畅销书奖的《通俗美学》,深受好评的《曲院风荷:中国艺术论十讲》等,并先后完成了《朱光潜全集》《宗白华全集》《邓以蜇全集》《蒋孔阳全集》《吕荧全集》等多位重要美学家的全集出版,成为业界美学出版的重镇。
以中华美学领域为据点,安徽教育出版社逐渐开拓了文史学术通史和教育学等高端人文学术出版板块,主动承担起弘扬地方文化的重任,潜心于以皖籍文史大家著述和徽学、桐城派为代表的区域文化著作的出版,40年里连续推出了《中国诗学通论》《中国小说学通论》《中国散文学通论》《中国戏剧学通论》《中国散文通史》《中国艺术批评通史》《中国阅读通史》《维果茨基全集》《胡适全集》《朱子全书》《李鸿章全集》《全宋文》《钟敬文文集》《阿英全集》《常任侠全集》《陆侃如冯沅君合集》《徽州刻书史长编》《桐城派名家文集》《徽州民间规约文献精编》等多部或堪当相关研究领域基础文献,或具有重大学术归集价值、文化价值的多卷本套书。
“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在深耕人文社科学术领域的同时,安徽教育出版社在自然科学出版领域也取得了丰硕成果,不仅出版了如《惯性约束核聚变》《激光场中的量子跃迁动力学》《草地农业生态系统通论》《地下工程浅埋暗挖技术通论》《矿床在混沌边缘分形生长》等能够代表科学热点与技术应用的前沿论著,还在具体的科学成果之外力求追根溯流,探寻杰出科学家开拓创新的智慧源泉,传播他们的思维方法与科学精神。在这一观念指导下,推出了以《钱临照文集》《邓稼先文集》等为代表的院士文存,以《科学理性的沉思》《院士思维》为代表的科技思想著述。其中《院士思维》一书,第一与第二卷出版后,即引起了强烈的社会反响,《科技日报》《科学报》分别连载了书中40余篇佳作;中科院原院长路甬祥提议,向每位中央政治局委员赠送此套图书。
编舟学海,撷英士林。在倾情学术的道路上,安徽教育出版社秉持着美人之美、美美与共的信念,成人之美,甘为连接学者与读者的纽带,因知识的增量而心喜,因知识的传播而心热,珍视美,传播美,也收获了美。勋绩为学界所瞩目,美名为学者所显扬。
为时而歌,
创新主题出版
1996年,加强思想道德建设被确立为提高全民族精神文明水准的重要任务。为了推动思想道德建设事业的发展,安徽教育出版社经过紧张筹备,于年底推出了一本普及读物《中华三德歌》,其以朗朗上口、易记易诵的诗韵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描述和阐释人人都应遵守的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内涵。该书甫一面世,即引起巨大轰动,中央电视台专程来到安徽制作“中华三德,民心所向”专题节目,于《焦点访谈》栏目播出。该书不仅半年时间就销售700多万册,至今保持皖版单册图书发行量之最的记录,还先后获得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全国优秀畅销书奖等多个奖项。
在其后数十年中,安徽教育出版社一直以“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为准则,坚持高起点、高站位、高质量的要求。2001年推出的《公民道德歌》好评如潮,发行200余万册,获得中国图书奖和安徽省“五个一工程”奖等多个奖项。中央电视台再次来到合肥访谈制作“雅俗共赏道德歌”专题节目,在《焦点访谈》栏目播出。新世纪以来,《从政治委员到军委主席:邓小平军事生涯》、《导弹兵王》、“辉煌四十年:中国改革开放成就丛书”、《中国共产党抗日根据地与解放区书目史料丛刊(1937―1949)》、《共产主义的历史、理论与现实》等多部主题出版项目入选国家出版基金资助项目。2019年出版的《一条大河波浪宽:1949―2019中国治淮全纪实》入选中宣部2019年主题出版重点出版物选题、2019年“中国好书”6月榜单、2019年“中国图书对外推广计划”,并连续两天被选为中央电视台《读书》栏目当期读物。2020年是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收官之年,也是脱贫攻坚的决胜之年,适逢其时推出的《大别山上:一个革命老区的壮丽新生》也入选中宣部2020年主题出版重点出版物选题、中国作家协会脱贫攻坚题材报告文学创作工程、2020年“中国图书对外推广计划”。
预流时代发展,展现时代新变,安徽教育出版社成立至今,是与时代同一步伐的40年,目前,《为此青绿:中国新安江生态补偿机制试点纪实》等一批反映时代面貌、讴歌时代成就的作品陆续面世。
经纶四维,
探索融合出版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自新媒体兴起伊始,安徽教育出版社即关注出版产业与新的传媒产业的融合可能。依托深耕数十年的地方教材和教辅图书,安徽教育出版社围绕智慧教辅、数字教材、智慧课堂三大产品线,进行数字内容建设,探索数字资源应用,致力教育出版融合发展转型,实现图书出版向课程服务转变,协助教育改革、课程改革在地方的落地实施。依托覆盖K12阶段全学段全学科、6000多课时的同步、复习类课程资源库,以及多种教辅品种的出版,安徽教育出版社实现了“纸质图书+线上评测+内容增值”的融合模式,在不改变学生固有纸笔学习习惯的前提下,采用大数据技术为学习减负增效,立足数据收集和分析,既符合“双减”政策要求,又满足了学生个性化学习需要。
同时,在数字教育内容不断丰富的基础上,安徽教育出版社还研发和运营了一系列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教育数字化平台及产品,如教育资源云平台“时代教育在线”、数字教材应用APP“安徽省地方数字教材平台”、微信服务号“安教e学”、智慧教辅APP“安教慧学”、高考服务网站及APP“安教志愿”、教辅测评系统“安教测评”、联考系统“安教考试”等。在脱贫攻坚和抗疫期间以在线课堂的形式服务莘莘学子,承担了重要社会责任。
安徽教育出版社在融合出版的努力也创获了诸多荣誉,“互联网+教辅出版关键技术与应用”进入新闻出版改革发展项目库,“时代教育在线―电子书包应用服务云平台项目”获中央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资金,“安徽省数字教材平台”获2021年安徽省省级文化强省建设专项资金。2021年12月,安徽教育出版社入选“安徽省融合发展示范工程”出版融合发展特色单位。
“我日斯迈,而月斯征。”40年来,一代又一代安教人同心竭力,寸累铢积,筑就了安徽教育出版社的坚实基业。站在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新起点,新一代安教人仍将发扬踔厉,奋勇争先,承担时代赋予的使命,实现时代寄予的期望,为教育道夫先路,为文化锦上添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