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分享到:
- 全屏阅读
- 放大
- 缩小
- 默认
极目新闻千里搭桥 记者一路跟车直播
“大葱哥”:50万斤大葱“有救”了
来源: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 时间:2022-12-08
□本报记者 汤广花
极目新闻记者张恒伟(中)与顶端新闻记者在河南嵩县竹园沟村采访“大葱哥”朱德林(左)。
极目新闻 供图
12月4日晚,极目新闻记者接到“大葱哥”朱德林的电话,称当天又有武汉爱心企业来村里采购了3万斤大葱,已在运回武汉的路上,滞销的大葱已经快卖完了,“谢谢你们!”
朱德林是河南省洛阳市嵩县闫庄镇竹园沟村党支部书记。2020年疫情期间,朱德林曾带领300余名村民在冰天雪地里刨出5万公斤大葱支援武汉。眼下,因疫情和物流等原因,“大葱哥”和当地村民种植的大葱难觅销路。极目新闻主动牵线搭桥,湖北爱心企业伸出援手,大批量采购当地的滞销蔬菜,谱写了一段“‘鄂’‘豫’你同在”的佳话。
三线并进促采购
这是一场跨越3年的爱心大传递。
“村里50万斤大葱销售困难,全村人大大小小都指着葱养家糊口。”11月29日,极目新闻接到线索:在2020年疫情期间曾援鄂5万公斤大葱的朱德林遇到了农产品销售难,看能不能通过报道找到解决办法。当日14时21分,极目新闻客户端就推出记者康旭阳采写的竹园沟村25万公斤大葱销售难的报道,迅速在全网引发关注。
“曾经援助过湖北的恩人,我们不能忘记!要帮就帮到底!”极目新闻相关负责人告诉《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记者,“全心全意为市民服务”,是《楚天都市报》的办报宗旨,也是极目新闻秉持的民生情怀。为了更好地帮助“大葱哥”走出困境,极目新闻编辑部在召开推进会后,分三条线推进。第一条线,通过极目新闻的报道来寻找购买者,面向湖北省内征集爱心企业和爱心个人的采购意愿和信息;第二条线,极目新闻记者点对点联系武汉多家大型连锁超市品牌商,沟通采购意向;第三条线,极目新闻记者迅速联系武汉多家蔬菜批发市场大葱品类蔬菜批发商,推介采购。
11月30日起,极目新闻客户端开设《鄂来帮帮“大葱哥”》专栏,持续推出《武汉企业派车连夜奔赴河南购菜》《首批“爱心葱”星夜兼程运抵武汉》《浓浓的葱香里,饱含人间温情》等全媒体报道和产品40篇。
湖北日报传媒集团旗下媒体也闻风而动,纷纷跟进“大葱哥”报道。《湖北日报》先后刊发评论员文章《相互“拉一把”是最暖心的佳话》、图文报道《“鄂”们一起来 心“豫”你同在 湖北各方爱心接力驰援“大葱哥”》等,湖北日报新媒体开设“大葱哥”专题、制作新媒体产品《一棵“葱”绵延鄂豫情缘》等,一系列报道引来近千万网友关注。
跨省接力融传播
在广大网友“买买买”的同时,不少爱心企业通过极目新闻的沟通协调,一步步帮助“大葱哥”找到销路。
11月30日晚,伸出援手的湖北大道物流集团有限公司派出的物流车率先从武汉发车,极目新闻派出2名记者立即前往嵩县,并一路跟车直播。到达现场后,工作人员临时决定增加采购,满载着1.34万公斤大葱返汉。12月1日晚9时,菜鸟长达17.6米的厢式货车从距离“大葱哥”最近的郑州出发,2日赶到嵩县,3日上午安全返汉,运回的大葱当晚便在中商超市部分门店开售。
湖北恒泰天纵控股集团、湖北别提多美品牌管理公司看到新闻后,拨打极目新闻热线表达订购意向。极目新闻记者一一对接联系,多次就此事与企业以及嵩县闫庄镇相关负责人员沟通,预订约4万公斤大葱。
据了解,从11月30日至12月3日,极目新闻累计推出6场直播,全程跟踪湖北爱心物流车到达嵩县田间地头采购大葱的过程。记者运用直播、短视频、海报等手段,通过极目新闻客户端、微博、抖音等全平台进行呈现,全网观看量超过600万。此外,极目新闻还联手河南日报顶端新闻、大河报・豫视频等进行跨省爱心接力。
极目新闻记者张恒伟和刘博于11月30日晚跟车从武汉出发,前往嵩县。“冬日的寒风刺骨,我在直播镜头前被吹得眼泪止不住地流,刘博举着拍摄设备,手被冻得通红。”张恒伟告诉记者,当天的6小时直播收获了超百万网友观看。连日来,康旭阳也持续跟踪报道相关进展,对接有意向订购的企业,她说:“作为媒体人,理应担起责任,搭好爱心企业与困难农户间的桥梁,传递更多正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