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分享到:
- 全屏阅读
- 放大
- 缩小
- 默认
为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来源: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 时间:2022-11-04
□书评人 李杰
过去的十年,对中国来说是非凡十年、辉煌十年。《中国经济这十年(2012―2022)》一书用直观数据、典型案例,客观记录了新发展阶段、新发展理念、新发展格局、高质量发展、经济治理现代化等重大理论和战略部署在全国各地区各部门的生动实践、成功经验。《辉煌十年:2012―2021中国经济脚步》一书以“大事记”与“首席说”等方式,回顾了金融、资本、互联网等领域改革大事,帮我们理解十年间经济大变革下的内外博弈。在《中国经济新发展》一书中,白重恩、蔡 等学者针对国内经济发展遇到的问题和未来的方向,分别从新发展格局、数字货币、共同富裕等角度,对中国经济调整与展望、中国式现代化等问题进行了全面解读。
在《共同富裕与人的发展:中国的逻辑与选择》一书中,作者刘尚希认为,现代化的核心是人的现代化,共同富裕的本质是所有人的共同发展。只有把共同富裕融入以人为核心的现代化进程之中,才能找到促进共同富裕的“钥匙”。
在《老龄经济》一书中,作者党俊武详细解读了老龄经济的本质、特征、潜能、影响,并在此基础上阐述了老龄经济的六大支柱产业――文化、健康、宜居、服务、制造和金融的定位、机遇和挑战,将为人们科学应对老龄社会提供全新思路。
接下来看看今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美联储前主席伯南克的《21世纪货币政策》。包括伯南克在内,今年诺贝尔经济学奖的3位得主都曾在金融机构任职。诺贝尔奖委员会称:“今年的经济学奖得主显著提高了我们对银行在经济中(尤其是在金融危机期间)所扮演角色的理解。他们研究中的一个重要发现,是为什么避免银行的倒闭(对经济)至关重要。”《21世纪货币政策》一书梳理了从二战后早期到现在美联储的运作与演变,以及历任美联储主席的决策,解读其需要应对的不断变化的经济和政治环境。
在《新机器智能》一书中,美国国家工程院院士杰夫・霍金斯指出,要想创造真正的机器智能,最快的途径是理解大脑的工作原理,然后在计算机中模仿这些原理。在他看来,大脑学习世界的一个模型,并使用这个模型来预测未来。人类的创造力、意识都是通过这个模型产生的。他把这一全新的智能理论框架命名为“记忆-预测模型”,由此改变了人们对智能的看法,也为开发真正的机器智能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万物感知、万物互联、万物智能的数字经济新时代正在到来,与元宇宙和Web3等数字经济领域的新发展方向相关联的基础设施还有算力。在《算力:数字经济的新引擎》中,作者邢庆科认为,数据是新的生产资料,算力是新的生产力,谁掌握了算力,谁就掌握了开启数字经济未来的钥匙。
最后来看一看《新农经济:产业互联网视角下的农业产业升级路径研究》。作者樊一麟认为,“新农经济”就是通过构建农业产业互联网数字经济模型来推动新经济体系的发展,为新农业农村经济的增长提供动力,并从7个方面归纳了农业产业互联网数字经济模型,形成农业产业互联网模式的有机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