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知历史温度 开创美好未来

作者:郝天韵 来源: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 时间:2022-11-04

  □郝天韵

  “中国的昨天已经写在人类的史册上,中国的今天正在亿万人民手中创造,中国的明天必将更加美好。”党的二十大擘画了到本世纪中叶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宏伟蓝图,这就是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经济这十年(2012―2022)》《中国经济新发展》等书,或准确反映和评价了新时代中国经济的发展变化和辉煌成就,或围绕中国经济调整与展望、中国式现代化等问题进行全面解读,不仅对指导我国经济发展、新发展格局的形成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而且对各行业了解中央政策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凡是过往,皆为序章。在对中国智慧、中国方案、中国力量的持续探索上,融合古老中国智慧,提升文化自信,至关重要。《天地人生:中华传统文化十章》《万里走单骑・辛丑季》等书,让文化回到生活,让古代与现代化尽可能接轨。人们在阅读中学习、感知、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并从中汲取智慧,获得前行力量。诚如作家王蒙所言:“我们讨论文化与传统,目的是为了更深刻全面地认识当下,认识我们的文化、我们的生活的来历与精微内涵,认识传统文化的坚韧与新变。”

  写给祖国花朵的优质好书,也彰显着中国梦的守护与传承。“给少年的科学书”系列、“太空的一天”系列、《敦煌灵犬》等书,不仅能帮助小读者获取书中有关科学、太空、敦煌等知识,更有助于激发小读者的阅读兴趣,建立他们对世界的认识和理解。正如樊锦诗所说:“亲爱的小读者,未来你们都将是国家的主人,无论是现在学习,还是将来参加工作,都要了解并珍惜我们自己的文化。文化是一个人、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灵魂,承载并延续着国家和民族的精神血脉,需要薪火相传、代代守护。”

  榜单中不乏名家新作。如果说王蒙用近90年的人生阅历、60年的潜心研习探索中华文化,单霁翔用行走丈量文化遗产、探索讲述中国大地上的世界遗产故事,顾春芳探索给孩子带来敦煌莫高窟幻想之旅与文化奇旅,那么在《悠悠岁月》中,安妮・埃尔诺通过写作探索的不仅是个人生活经历,更是同代人、父母、女性等更多人的经历。在《天才的背影》中,陈彦则以散文的方式探索乡愁、亲情、文学与过往经历。在这本书中,陈彦写道:“要相信历史、先贤和大众的反复选择。书籍浩如烟海,我们必须承认经过时间沉淀后的集体阅读经验。”因为在他看来,那是用生命体温反复抚摸的结果,我们不会感觉不到它的温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