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分享到:
- 全屏阅读
- 放大
- 缩小
- 默认
中国书店走过70年流金岁月――
千年底蕴育自信 守正创新开新篇
来源: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 时间:2022-11-04
□本报记者 李婧璇
中国书店内的传统文化展示。中国书店 供图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这句话用来形容有着“京城传统文化守护者”“北京传统文化金名片”之称的中国书店,一点也不为过。
2022年,中国书店已走过70年的流金岁月……70年的风雨历程,让中国书店从初建、探索、兴起、发展,到今天的繁荣,从成立之初的十几个人的一家国营古旧书店,到成为一家拥有古籍收藏保护、古旧书刊流通、古籍文献修复以及古籍整理出版、古旧书文献拍卖、文房用品和书画流通、优秀传统文化展示的集约型国有文化企业,形成了古旧书业全产业链的整合和集成。
“站在新征程的起点上,我们将以党的二十大精神为指引,坚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让中国书店成为汇聚当代中国古籍出版的文化展示、传播中心。”中国书店党委书记、董事长张东晓近日在接受《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记者采访时说道。
以挖掘和保护古代典籍为己任
1952年11月4日,在北京演乐胡同的一座小四合院里,时任北京市副市长吴晗宣布:我国第一家国营古旧书店――中国书店成立。这开启了我国当代古旧书业发展新的一页,一个承继着北京古旧书历史血脉的文化企业破土而出。
“70年前中国书店成立之时,党和政府直接赋予中国书店发掘、保护、收集和传播古代典籍文献的任务,并作为中国书店成立之后的首要工作。”张东晓介绍说,中国书店在成立之初,就制定了《古旧书收购计划(草案)》《关于古旧书委托代办的协议》《古旧书存货调剂协议(草案)》等文件。“其中,《古旧书收购计划(草案)》是中国书店第一次完整地制定古旧书收售业务的管理制度,更是我国古旧书业史上一次划时代的古书经营业务规范。”
明代万历年舒载阳刻本《封神演义》、一百二十回钞本《红楼梦稿》、宋嘉定年刻本《楚辞集注》、瓷版《周易说略》、《宋版重刊许氏说文五音韵谱》……70年来,中国书店人在书海之中勤奋耕耘,努力发掘、抢救古籍文献。尤其是21世纪以来,中国书店所进行的古籍发掘、抢救工作还扩展到海外,从不同的国家和地区回购散失海外的古籍文献,如元刻本《类编图经集注衍义本草》、清乾隆钤印本《飞鸿堂印谱》、清乾隆内府拓本《敬胜斋法帖》等许多珍善本古籍得以回归祖国。
与此同时,中国书店对千年以来受到水、火、兵、虫灾害损毁、污浊的典籍文献进行抢救性修复,大量古籍文献得以完好地保存。从老一辈的赵树峰,到后来的汪学军,再到今天的第四代传承人徐晓静,中国书店的古书修复技艺在一代代人的更迭中不断传承、延续,并伴随着时代的发展融入更多的高科技,得到进一步完善和发展。
“中国书店肄雅堂的古籍文献修复,以‘京裱’技艺而享誉社会,被誉为古籍历史文献的‘续命汤’。”谈及古书修复技艺,张东晓说,这不仅成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项目,也时常成为北京市各种文化活动中展示我国传统文化专业技艺的“网红”展示活动,让更多的民众近距离地体验到古籍修复技艺的神奇魅力,领略到中国传统典籍文化丰厚的文化积淀和源远流长的文化传承。
“中国书店70年的发展历程,以发掘和保护古代典籍为己任,努力抢救和保护珍善本古籍始终是中国书店经营发展的核心业务,也是中国书店人持之以恒的发展理念,至今依旧是中国书店发展经营的核心。”张东晓颇为自豪地说道,中国书店自成立以来,为国家公藏单位提供了数以万计的珍稀古籍资料,为各类图书馆和藏家修复了数以万计的古籍善本,为国家抢救性的回购海外珍贵古籍数千部。
步入业务发展“快车道”
中国书店自创立以来,“店社合一”的运行模式经过数十年的发展,已经形成了以木版刷印古籍图书和新印古籍为特色、传统艺术图书为优势、重点拓展大众传统文化普及读物的出版格局,并以鲜明的“中国书店特色”,深获同行认同。
“‘店社合一’的运行模式,形成一个编辑出版与销售传承互相呼应的古代典籍文化传播生态链,并且让我们的古籍整理出版具有非常突出的古籍版本优势。”张东晓说,如今,中国书店在古籍整理出版领域已经形成特色鲜明的出版风格和品牌优势,尤其是在线装古籍图书出版方面,形成了具有经典代表性的三大古籍出版系列,即以《中国书店藏版古籍丛刊》为代表的木版刷印古籍,以《中国书店藏珍贵古籍丛刊》为代表的具有版本价值的珍贵古籍,以《中国古琴谱丛刊》为代表的古琴谱文献。
在新印古籍出版项目上,《世界民间藏中国敦煌文献》《四部丛刊四编》《四部丛刊五编》等一系列大型文献整理项目的出版,彰显了中国书店在传统文化继承和传播方面所作的积极贡献。
此外,《帝京景物略》《日下旧闻考》《法源寺志稿》以及大型北京方志文献集成的《北京旧志汇刊》《通州历史文献辑录稿》等古籍史料的出版,让中国书店在北京地方历史文献研究领域方面有着较为深远的影响。
如今的中国书店,旗下有以琉璃厂古文化商业街为中心、辐射中心城区的十几家经营门店,以及两家经营古玩、书画、艺术品交易的市场,一家以古籍刷印影印整理出版为特色的中国书店出版社,一家专业从事文物艺术品、书刊资料拍卖的北京海王村拍卖公司。
探寻古旧书业发展新动能
进入新时代以来,中国书店对主营古旧书业务进行了大胆的尝试和突破,提出了“一核两翼三驱动”的全产业链战略发展格局。对此,张东晓阐释道:“中国书店将以古旧书业全产业链业务为核心,以古籍出版业务和古旧书历史文献拍卖业务为‘两翼’,充分发挥资源驱动、科技驱动和国际合作驱动的优势。”
“中国书店的‘七秩华章’,让我们始终牢记挖掘、保护、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初心和己任,让我们始终坚持‘为读者找书,为书找读者’的服务理念。”张东晓表示,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党和国家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视上升到前所未有的战略高度,这对于以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己任的中国书店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历史发展机遇。
在新时代文化大发展的背景下,中国书店也在积极探索经营转型,不遗余力地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该书店近年来开设的“邃雅讲堂”、北京中轴线文化空间及大运河文化主题书店等,为北京中轴线申遗、北京“三个文化带”的宣传普及以及古代典籍文化的传播发挥了积极的示范作用。
“我们期待开启新时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新征途。”谈到未来发展规划时,张东晓表示,中国书店将聚力打造以琉璃厂古文化街为中心、辐射全市主城区的经营网点的传统文化示范区,大力发展线上业务,融合各方资源打造企业级的古籍交易流通中心、古籍修复保护中心、雕版刷印发展中心、传统文化文创制作中心,以特色经营和广域宣传,展示中国书店传统文化流通和文化企业载体形象,成为书业双效统一的典范。“在当下经济大发展、文化大繁荣的时代,在北京全国文化中心建设中,中国书店将抓准机遇、顺势而为,在新时期焕发新的生机与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