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分享到:
- 全屏阅读
- 放大
- 缩小
- 默认
专注创新,行稳致远
――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这十年
来源: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 时间:2022-10-13
十年,在历史长河中是波光一闪,对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来说,却是一段砥砺奋进的历程。秉承着“传承科学、追求卓越”的出版理念,怀抱“出精品,创品牌”的初心,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始终以高质量发展为目标,在改革的大潮中实现转型升级,在互联网的洗礼中谋求创新发展,又于后疫情时代开启新的布局,走出了具有特色的发展之路。
立足科技 为主题出版添砖加瓦
《中国工业遗产示例》
《新时代科技创新突破》
《情系农民党旗红――离不开土地的杜立芝》
主题出版概念乍一提出时,地方科技社鲜有涉及,但山东科技社结合时代热点所做的一些出版工作,已经具备了主题出版的性质。随着加快建设科技强国战略的提出,山东科技社更是下大力气创新机制,以项目制运作的方式积极建设主题出版产品线。社长、总编辑亲自担任项目负责人,全力保证项目的高效落实。
围绕乡村振兴、科技强国、生态文明建设、疫情防控等主题,山东科技社陆续出版了一系列精品力作,其中《中国工业遗产示例》获国家出版基金资助,陆续输出了乌兹别克语、俄语、韩语、哈萨克语版权;《卫生防疫科普知识读本》在山东省发行10万册,为科学防疫作出了一定贡献;还有《乡村振兴:农业农村转型升级》《情系农民党旗红――离不开土地的杜立芝》等,列入了山东省主题出版重点出版物名单。这些有益尝试,坚定了山东科技社拓展科技类主题出版选题的信心。
为了迎接党的二十大,山东科技社携手中科院策划了《新时代科技创新突破》一书,详细梳理中国科技事业发展脉络,着重展现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40项突破性科技创新成果,如天宫号中国空间站、祝融号火星车、深海载人潜水器等,借此勾画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我国向科技强国迈进,实现科技自立自强的辉煌历程。为了将其按时、高质地呈现给读者,整个创编团队对书稿内容、版式设计等各方面进行了反复打磨,尤其令人感动的是,中科院自然科学史所学术委员会主任张柏春研究员亲赴济南,指导编辑们加班加点修改。2022年9月,这部倾注了各方心血的著作入选中宣部主题出版重点出版物选题,成为山东科技社突破主题出版壁垒的里程碑。
专注主业 开创高质量发展新局面
山东省科协副主席张波(前排左立者)、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社长赵猛共同为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有限公司科学技术协会揭牌。
《苹果标准化生产技术原理与参数》获第六届中华优秀出版物奖图书奖。
《祖冲之科学著作校释》获第七届中华优秀出版物奖图书奖。
《解读地球密码》获全国优秀科普作品奖。
“家门外的自然课系列”中的《看!草儿》入选向全国青少年推荐百种优秀出版物。
从当初的“质量效益年”到如今的“强基固本,提质增效”,山东科技社始终坚持聚焦主业,踏实发展,通过提升编辑能力、汇聚优秀作者资源、提高选题质量等“基础工程”,持续推进专业出版、大众出版、教育出版板块下的产品线建设,构建高质量发展格局。
依托1988年设立的泰山科技专著出版基金平台,山东科技社近年来与新华社、中央电视台等传媒机构建立合作关系;与中科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中科院烟台海岸带研究所、中科院植物研究所、中国农业科学院、中国中医科学院、清华大学、山东中医药大学等众多优质科研机构、高校达成了战略合作;在山东省科协的支持下,成立了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有限公司科学技术协会,通过积极参与科创中国创新平台,组织泰山科技论坛,配合省科协组织实施新时代“五大计划”等工作,汇集了一系列高端出版资源,为打造精品科技专著和优质科普图书两条主要产品线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根植以上学术沃土,出版社在医学、农业等优势板块开发了大批体现前沿技术、代表国家科技实力的高端项目。如《中国古代野生动物地理分布》《海岸带生物活性物质》《微藻生物学》等体现国家科研水准的学术专著,《数字人连续横断层解剖学彩色图谱》、“数字骨科学丛书”等由权威医学名家编写的代表学科发展水平的医学专著,《苹果标准化生产技术原理与参数》、“中国耐盐碱水稻技术创新与研究丛书”等由院士团队担纲的农业专著。除此之外,山东科技社也积极开展对传统科技文化典籍的保护、整理,陆续推出了《祖冲之科学著作校释》《中医脉学经典医籍集成》《明代海船图说》《齐鲁珍存医籍汇刊》等古籍整理图书。
科普出版方面,以《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规划纲要》为引领,重点开拓大众科普、医学科普、运动健康、青少年科普图书,多次斩获全国优秀科普作品奖、中国科普作家协会优秀科普作品奖。如原创科普绘本“家门外的自然课系列”,作者团队汇集了知名科学家、艺术家、科普达人、阅读推广人,以高度的知识性、趣味性、艺术性深受读者喜爱,自2016年首本《看!蜗牛》推出以来,至今已出版12种,版权输出至德国、越南等国家。延续“家门外的自然课系列”的品牌优势,山东科技社策划出版了“濒危水生动物系列”,进一步从科普的角度呼吁读者保护生物多样性,助力生态文明建设。另外有“解读地球密码”“科学的航程”“大众科学技术史”等含金量高、可读性强的青少年科普丛书,《名老中医之路》等立足传统文化的医学科普图书,《跟王乐义学种大棚菜》、“一本书明白系列”等农业实用技术类图书。
教育出版方面,逐步形成基础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教育培训立体开发,国标教材、地方教材、助学读物齐头并进的格局。在首届全国教材建设奖评选中,山东科技社1种教材获一等奖,4种教材获二等奖;3种职业教育教材入选教育部《中等职业教育公共课程教材建设目录》,8种教材入选“十三五”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书目,入选数量位居全国前列。
此外,山东科技社下大气力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十年来开拓了德国、阿联酋、越南、印度尼西亚、韩国、新加坡、澳大利亚等20余个国家和地区的图书市场,与500余家出版机构建立了广泛的联系与合作,共输出版权200余项,《从头到脚话推拿》(乌兹别克语版)等32个项目入选经典中国国际出版工程、丝路书香工程、“中国图书对外推广计划”等走出去重点项目。
一本本好书垒起了山东科技社的品牌与口碑,带来了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双丰收。十年间,山东科技社获得“十三五”国家重点出版物出版规划实施工作优秀单位、首届山东省新闻出版奖优秀集体奖、全省文化体制改革工作先进单位等荣誉,在中宣部社会效益考核中连续4次获评“优秀”等次;有4种图书获中华优秀出版物奖(含提名奖);17个项目获国家出版基金、国家科学技术学术著作出版基金、国家古籍整理出版专项经费等资助;21个项目列入国家重点出版规划;70余种图书入选向全国推荐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普及图书、向全国青少年推荐百种优秀出版物等推荐目录;200余种图书获省部级以上奖项;销售收入增长近1.5倍,利润增长超过80%。
坚持创新 永葆可持续发展生命力
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与游戏公司合作推出的游戏。
每位新入职的编辑都深有体会,山东科技社是一家“学习型出版社”,通过开展分门别类的业务培训、丰富多彩的技能比赛等方式,带领编辑尽快向新兴出版需要的复合型人才转型,从而更好地适应新时代,激发创新热情。
以学习促创新,为可持续发展带来了源源不断的动力。2012年,山东科技社成立了数字传媒分公司,大力推进数字出版,开发的《妈妈宝宝手机报》项目入选首批国家新闻出版改革发展项目库,并获评优秀示范项目。2016年,山东科技社锁定了以知识服务为主要模式的融合发展路径,通过对优势资源的持续深耕,知识服务项目逐一落地:“区域农业数字图书馆”项目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将上万种农业科技图书通过APP“装”进农民的口袋,有效满足农民阅读需求;“《从头到脚话推拿》图书对外推广”项目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进行多语种版权输出,将传统中医文化发扬光大。以上两个项目相继入选了国家新闻出版改革发展项目库。
2018年,山东科技社入选国家知识资源服务中心知识服务模式(综合类)试点单位,向新一轮转型升级迈出了坚实的一步,同时推出“高等数学融合出版”项目。该项目依托高校的优质师资,为用户提供全方位的数学学习解决方案,成为集传统出版、数字出版、在线教育、知识服务、IP运营为一体的高等数学出版品牌,入选2018年度山东省新闻出版广播影视产业重点项目、2021年度全国新闻出版深度融合发展创新案例,不仅有效带动了传统纸书的销量,也为山东科技社继续开拓知识服务产品起到了良好的示范作用。
此外,随着新媒体崛起,短视频、直播盛行,山东科技社抓住机遇,积极建立新媒体营销矩阵,打造了“小赛直播间”这一自有直播品牌,在天猫、京东等平台定期开展直播,成为后疫情时代发行渠道的良好补充。
为了使融合发展模式更加丰富多元,山东科技社积极申请了网络游戏出版资质,于2019年正式开展手游业务,进军新的数字出版“蓝海”,近年来与全国多家游戏公司密切合作,陆续推出了《我的山海》等10款游戏。
热心公益 践行文化企业使命担当
建社40多年来,公益和慈善一直是山东科技社发展之路上的关键词。助力国家打赢脱贫攻坚战、为建设书香社会大力推广全民阅读、为抗击疫情提供科技支撑……方方面面的征程中,都有山东科技人努力回馈社会的身影。十年来,山东科技社累计向贫困边远地区捐赠图书30余万册;年均组织全民阅读公益活动近百场;编辑出版“农业科技扶贫实用技术丛书”、《建言献策 助力乡村振兴》、《乡村振兴:农业农村转型升级》、《乡村振兴:实践探索与典型案例》等反映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图书;积极组织开展党史学习教育、“讲实事、悟思想、感党恩、跟党走”、“我为群众办实事”等实践活动。疫情期间,积极响应教育部“停课不停教、不停学”的要求,通过微信公众号、山东出版集团电子教材下载系统、“学习强国”等平台免费发布了物理、化学、生物等教材及教师用书数字资源;围绕中西医结合联控联治、科学卫生防疫、疫后心理重建等多个层面,策划出版了《新冠肺炎之中医对策》《抗病毒中成药的研究与应用》《戴好你的心理“口罩”》《科学健身十八法》《疫后心能量》《战疫情,保春耕》等图书,并免费提供电子版,受到了广大读者的一致好评。
成绩和荣誉,对山东科技社来说,不仅是十年来艰苦奋斗的纪念,更是对下一个十年的鞭策。未来,山东科技社将继续严守导向阵地,把“传承科学、追求卓越”作为不懈追求,为读者奉献更多、更好的普及科学技术知识、弘扬科学精神、传播科学思想、倡导科学方法的精品图书,为建设科技强国、出版强国贡献应有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