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分享到:
- 全屏阅读
- 放大
- 缩小
- 默认
淬火成钢炼真知 匠心典承记金石
――访冶金工业出版社党委书记、社长苏长永
来源: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 时间:2022-10-13
□本报记者 左志红
图书品种由2012年的524种,增加到2021年的1354种,增长158%。
获得各类奖项的图书从“十二五”期间的28种(套),增加到“十三五”期间的123种(套),增长339%。
国家出版基金资助项目实现零的突破,2017年、2018年、2019年连续3年荣获国家出版基金资助项目数在全国出版单位中位居前列。
入选首批数字出版试点单位、数字版权保护技术工程试点单位。
……
党的十八大以来,冶金工业出版社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冶金工业出版社)走过了不平凡的发展之路,这一串串数字,一个个突破,正是对冶金出版人这十年工作的最好注释。
作为国内历史最悠久的中央级科技出版社之一,冶金工业出版社这十年是如何实现高质量跨越式发展的?《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记者专访了冶金工业出版社党委书记、社长苏长永。
抓选题重质量,
获奖和获基金资助图书大幅增加
十年来,特别是“十三五”以来,冶金工业出版社实施做强、做精和持续发展的战略,出版了一大批高质量的原创精品图书,实现了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双丰收。苏长永表示,冶金工业出版社一方面从源头抓起,以市场需求和读者需求为导向,瞄准前沿技术,主动策划选题;另一方面强化内容质量管理,制订、修订了一系列图书质量管理规定,确保了内容和出版质量。
出版品种增加,图书结构优化。十年来,冶金工业出版社在巩固传统优势领域的基础上,不断探索拓展图书新领域,出版图书品种由2012年的524种,增加到2021年的1354种,增长158%;图书重印率从2012年的40%提升到2021年的58%。
获奖书、重点书、品牌书连年增加。冶金工业出版社获得各类奖项的图书品种从“十二五”期间的28种(套),增加到“十三五”期间的123种(套)。“十三五”期间的获奖图书数量是“十二五”期间的4.4倍。奖项包括中国出版政府奖图书奖提名奖、中华优秀出版物奖图书奖提名奖、全国优秀科普作品、冶金优秀教材奖、输出版引进版优秀图书等。例如,荣获中国出版政府奖图书奖提名奖的《稀土金属材料》《冶金流程集成理论与方法》《选矿工程师手册》,获得全国优秀科普作品的《金属元素大探秘》,等等。
国家出版基金资助项目实现零的突破。2015年冶金工业出版社首次获得国家出版基金资助,此后连续数年获得国家出版基金项目资助。“十三五”期间获得资助的总金额是“十二五”期间的93.8倍。苏长永特别提到,“2017年、2018年、2019年连续3年,我社荣获国家出版基金资助项目数在全国出版单位中位居前列,这对于一家专业科技社来说是非常不易的,也提升了我们坚守专业出版阵地、严把出版质量的自豪感和自信心。”该社荣获国家出版基金资助项目的“钢铁工业绿色制造节能减排先进技术丛书”“钢铁工业协同创新关键共性技术丛书”出版后引起了较大的社会关注,广受好评。
坚持“四个面向”,
打造精品图书矩阵
十年间,冶金工业出版社紧跟国家政策和行业发展动态,以助力科技强国为己任,瞄准科技前沿,组织出版了一大批在行业内有较强影响力的精品图书,在专业出版领域享有较高的品牌影响力和美誉度。
彰显使命担当,做好主题出版。作为专业科技社,冶金工业出版社在开展主题出版工作时始终注重和冶金行业密切结合。为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和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冶金工业出版社策划出版了“共和国钢铁脊梁”丛书,包括《中国中厚板70年》《中国钢管70年》《中国特殊钢》《中国不锈钢》《中国螺纹钢》《中国废钢铁》等,取得了很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响应国家“双碳”战略,出版绿色智能图书。面向“十四五”行业发展战略,冶金工业出版社积极响应国家“双碳”战略,策划出版了《氢冶金初探》《工业智能化知识基础》等一系列图书。同时,出版社积极发挥国家出版基金资助项目图书的效能,在“钢铁工业绿色制造节能减排先进技术丛书”出版后,联合有关学会、协会和企业基于丛书内容开展“绿色制造节能减排降碳系列公益讲座”。讲座从今年4月开播后,截至目前已进行11讲,累计观看人次超过10万。
出版院士文集和院士传记,大力弘扬科学家精神。院士是我国科学和工程领域最高学术称号,探寻他们的人生轨迹,记录他们的学术成果,对传承科学精神、传播科技成就具有重大意义。十年来,冶金工业出版社已出版“中国工程院院士文集”20多部,“中国工程院院士传记”6部,留下了珍贵的新中国工程科技发展史料。
做好年鉴、史志、文集、标准出版。“十三五”期间,冶金工业出版社出版年鉴、史志、文集171种,行业和团体标准1328种,比“十二五”期间分别增长约54%、168%。
加快学术出版国际化进程,讲好中国冶金故事。十年来,冶金工业出版社依托产业优势地位推动专业科技出版走出去,与施普林格、爱思唯尔、约翰威立等外国出版商开展了版权贸易,每年都有图书获得输出版引进版优秀图书奖。“十三五”期间版权贸易总量比“十二五”期间增长100%,其中版权输出数量增长220%。
“十三五”期间,获得输出版引进版优秀图书量比“十二五”期间增长75%。
坚持数字化转型,
融合出版走向纵深
十年间,冶金工业出版社的融合出版从无到有,从有到优。出版社2013年成为国家新闻出版署和财政部列为专项资金支持建设的首批数字出版试点单位之一,2016年被列为国家数字版权保护技术工程试点单位。
“十三五”期间,冶金工业出版社融媒体教材发展迅速,在数量和质量上都得到显著提升。苏长永回忆说:“我社由之前几乎没有配套的数字资源的纯纸质教材,到目前出版的本科教材多数都是融媒体教材,丰富了教材的内容和呈现方式。”与之相应的是,“十三五”期间,出版社的数字图书销售收入比“十二五”期间增长52.5%,数字图书占主营业务收入比例不断提升,“冶金传输理论及应用”视频在线课程正式上线后获得好评。
值得一提的是,冶金工业出版社近年来建成四大数字产品,数字化运营体系与发展格局初步成型。其中,数字教育服务平台“金石悦学”累计上架电子教材1468种、融媒体图书397种、在线课程15门,总用户数超过82100人。专业数据库“金石悦知”入库图书980本、章节16692条,2020年12月开始试运行,已成功签下商业合同。数字图书馆“金石悦读”2020年5月建成,已上架电子图书2684种。
以党建引领,
锻造干事创业的企业精神
十年来,冶金工业出版社党委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统领,充分发挥党建引领作用,坚持党建与业务双融互促,以党建引领企业文化建设,努力打造出版企业独特精气神,积极应对新问题、新挑战,取得了良好的实践效果。
冶金工业出版社高起点开局,高标准推进党建工作,做实“规定动作”,创新“自选动作”,打造实施了一系列实实在在的抓手载体,把学习教育转化为开拓创新、真抓实干的强大动力。冶金工业出版社还联系中国钢铁工业协会、有色工业协会,大力推广全民阅读,促进行业形成良好的文化氛围。
为了进一步推进党史学习教育常态化、推动党建工作再上新台阶,冶金工业出版社深入开展党支部标准化规范化建设,推进廉洁文化示范点创建,不断探索“党建+N”新模式,找准“同心”契合点,求细求实,基层党建工作不断取得新进展新成效,员工干事创业精气神提升,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积极向上的企业精神进一步确立,为出版社改革发展提供了坚强政治保障。
展望未来,苏长永表示,今年年初,中国钢铁工业协会联合中国金属学会发起了“冶金专业教材和工具书经典传承国际传播工程”,旨在成体系地修订、新编专业教材和工具书,冶金工业出版社承担了工程具体工作。未来,冶金工业出版社秉持“专业化、精品化、数字化、国际化”的发展理念,向着建设“国内一流专业科技出版社,世界冶金知识综合服务商”的目标大踏步前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