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分享到:
- 全屏阅读
- 放大
- 缩小
- 默认
四川教育出版社
聚焦教育出版主线 改革创新促发展
来源: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 时间:2022-10-13
□新华文轩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编辑、四川教育出版社社长 雷华
《陶行知全集》四川教育出版社 供图
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川教社踔厉奋发、笃行奋进,在十年的时间内取得了迅猛的发展,无愧于这个日新月异的时代,无愧于伟大祖国赋予我们的“最美时光”。
根脉传承不改初心
川教社一直以“传播文明,服务教育”为宗旨,产品实现从学前教育、义务教育、高中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到家庭教育、社会教育、老年教育全覆盖。先后出版国家和地方教材500余种,教辅产品、学生课外读物品种齐全,基本完成全学段、全学科、全年龄段、全使用场景的具有核心竞争力的大教育产品矩阵建设。
近年来,川教社明确定位,研判面临的危机与变革,紧紧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强化培根铸魂、启智增慧功能,聚焦教育出版主线,以改革激发活力,创新引领发展,组建基础教育分社、文教分社、北京分社、学术分社,由目录教育图书单轮驱动转变为目录教育图书、市场化图书、教育学术图书三驾马车并驾齐驱。聚集优质教育资源、出版资源,以专业化、特色化、系列化策略打造具有核心竞争力的高品质图书,并创新宣传、营销方式,市场占有率、行业影响力大幅度提升。树立“教育出版+互联网”思维,用技术为教育出版赋能,推动媒体融合向纵深发展。
勇敢超越同心逐梦
这十年,是锐意改革、顺应时势、力求发展的十年。川教社积极融入“振兴四川出版”大潮,构建起全方位、多元化、系列化、立体化、数字化的“大教育”出版格局,取得了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双丰收,也为下一步持续、高速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
这十年,川教社秉持服务教育的初心,不断夯实三级教材体系,巩固完善助学类读物产品矩阵,高位求进,实现了跨越式发展。
这十年,川教社怀抱理想,追光前行,打造了一大批双效图书。《当代中国青少年心理问题及教育对策》获第四届中华优秀出版物奖;《生态文明论》入选原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题出版重点选题;《中国教育家画传》《生态文明论》《听・见:芦山地震重建故事》等图书入选国家出版基金资助项目;《共和之光――辛亥秋四川保路死事百年祭》《生物学思想发展的历史》《冰海荣光:“雪龙”号船南极救援脱困全纪录》入选“十二五”国家重点出版物出版规划,《中国现代语文教育理论大系(1912―2020)》入选“十四五”国家重点出版物出版规划。
《天梯之上――记“感动中国人物”李桂林和陆建芬夫妇》《冰海荣光:“雪龙号”南极救援脱困全纪录》分获四川省第十二届、十三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图书奖;《生态文明论》《四川历史名人青少年绘本》《走向高品质学校》《这就是化学》《青年战“疫”》等多本图书入选“四川好书”。
发力市场教育类产品3年,逐步培育出一批头部产品、大量腰部产品,形成良好的产品结构。《中小学森林草原防火教育读本》累计销售超200万册,“四川红色文化教育丛书”累计销售超100万册,《语言表达启蒙课》累计销售超60万套,《这就是化学》累计销售超30万套。
这十年,川教社始终坚守教育服务阵地,探索融媒创新路径,筑牢人才建社根基。持续固本强基、稳舵奋楫以直面新时代、新征程的全新挑战。
坚持服务国家基础教育改革、地方教育发展,紧跟教育理论和实践研究学术前沿,汇集了一批名校、名家、名师资源,建立起服务新时代教育的优质资源库。其中,“大川书系”作为教育学术品牌,已形成资源优势、内容优势和服务优势。
创新推动媒体融合向纵深发展,树立“教育出版+互联网”思维,积极利用数字技术为教育出版赋能。从教育场景出发,形成配套性、立体化、整合式融媒产品。开发大批有声图书,为教育图书提供数字化增值服务;开发“基于AR技术的学科教材教辅整体解决方案”、高中AI(人工智能)融媒教辅,提升课堂教学及课后作业场景的效率与沉浸感;开发川教社专属中小学数字学习平台“川教学习”APP,提供学习整合式服务。多措并举,探索出了适合自身发展的数字出版路径。
“地理AR教育探究解决方案”获中国智慧教育联合会“中国最佳教学应用奖”,“基于AR技术的学科教材教辅解决方案”被第十一届新闻出版业互联网发展大会评为“融合出版创新项目”,“小学英语智慧教育平台”被第四届“教育・出版・互联”高峰论坛评为“K12出版融合品质创新项目”。
版权贸易厚积薄发,走出去成果迭现,实践了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文化初心。《梁漱溟画传》英文版已在加拿大面世;《生态文明论》《中国道教读本》《青年战“疫”》《汉字文化》《四川历史名人青少年绘本》《冰海荣光:“雪龙”号船南极救援脱困全纪录》《雪山并蒂莲:记“感动中国人物”胡忠和谢晓君夫妇》等多套图书版权输出到加拿大、美国、韩国、西班牙等多个国家;参与由中图公司和中国宋庆龄基金会发起的“阳光阅读计划”和“CHINA BOOKS”线上书店,实体图书出口到泰国、英国、越南、阿联酋、新加坡、波兰、纽约、德国等多个国家;《语言表达启蒙课》《父母的语言》《小书包描红天天练》等23套图书进入缅甸和泰国学校自主采购目录。逐步培育出稳定的国际销售渠道,打通了教育图书出口之路。
这十年,川教社秉持人才建社、人才强企战略,坚持以人为本,通过走出去+请进来的科学招聘机制,搭建职工多元化职业发展通道,制定合理的激励机制,培养出了一批具有高度市场敏锐度、较高原创力的专业出版人才,全社目前具有高级职称的编辑有29人,占编辑总人数的32%,建立起一支有能力、有担当,信得过、打得赢的人才队伍。
不断出人才,才能不断出成果,最终才能不断出效益。正是由于川教社为员工提供了大展鸿图的平台,他们发自内心地热爱川教社,甘于为社奉献、为社付出,因而具有很强的工作干劲。
十年来,川教社被评为四川省首批重点文化企业骨干企业、“振兴四川出版”双效俱佳出版单位、销售收入增长五强单位、利税总额六强单位;根据《新闻出版产业分析报告》,总体经济规模在全国图书出版单位中列第10位,在全国地方图书出版单位中列第3位。
弦歌不绝再启征程
“十四五”开局之初,国家对教育事业的定位与使命提出了新时代的新要求,而新时代的新挑战也正不断涌现。对此,川教社不畏前路,顺应教育教学改革发展的新趋势,关注教育治理与变革背景下广大教师、学生及家长对教育服务的新需求,从思想观念、市场洞察、选题积累、产品呈现、宣传营销等方面进行一系列的变革创新,坚持正确政治方向,弘扬优良传统,寻找新的机遇,开创新的局面,向着“振兴四川出版”第二阶段奋斗目标勇毅前行。
这十年,川教社不断逐梦又不断筑梦,在传播文明、服务教育这条路上仰望星空、触碰梦想,迈向更高处的脚步从未停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