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教育出版社

赓续红色血脉 交出优秀答卷

作者:熊炽 来源: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 时间:2022-10-13

  □江西教育出版社党总支书记、社长 熊炽


  2022年是党的二十大召开之年,是实施“十四五”规划的关键之年,也是江西教育出版社发展承上启下,开启新征程的重要之年。十年来,江西教育出版社秉承“深耕文教主体,重开经典之门”的出版理念,把准出版导向,明晰出版定位,实施精品战略,提升出版质量,提振行业影响,实现了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双丰收,交出了一份优秀的答卷。

  重大出版工程书写伟大时代

  江西教育出版社始终将重大出版工程建设视为实现双效统一、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十年来,江西教育出版社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大力推进“重大精品出版选题种子库”“高端作者资源库”建设,聚集了李学勤、朱永新、周洪宇、杜成宪、钟振振、蒋寅、朱向前、戴木才、蒋建农等一批在专业学术领域具有较高影响力的作者资源,坚持在教育学术出版、中华诗词文化学术出版、党史军史通俗理论出版等专业出版领域深耕积累,不断挖掘、传承、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阐释、宣扬党的理论,弘扬时代主旋律,推动重大主题出版从“高原”向“高峰”迈进。

  在以《李学勤文集》《江南景观史》《乡村教育振兴与农村教育现代化研究》《中国老龄社会教育体系完善研究》等为代表的一批重大学术出版项目中,有25种入选国家重点出版物出版规划或获得国家出版基金资助,《朗朗中文》《楚调唐音:歌吟艺术的活化石》《汉语语法演化史》《世界是部金融史》分别获得第四、第五、第六、第七届中华优秀出版物奖。

  同时,充分发挥出版物作为时代记录者的作用,推出了以《听党指挥》《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之道》《中国和平之路》《百年如誓》为代表的一大批党政类主题出版物,既弘扬了时代主旋律,又回应了时代新课题;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江西重要讲话精神,立足本土红色资源开发了《回望峥嵘读初心》、“红土圣地脱贫大决战丛书”、“永恒的力量丛书”等一批特色鲜明、弘扬时代主题的精品出版物,采取“以小见大”的方式,见微知著,记录了发生在江西这片红土地上的红色故事,传承了红色基因。其中,《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之道》列入“90种迎接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精品出版物选题”,《跨越时空的井冈山精神》《公仆曾建》获评江西省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优秀文艺作品,《人民军队从这里走来》获2016―2020年全国党史和文献部门优秀科研成果一等奖,“红土圣地脱贫大决战丛书”获国家出版基金“纪录小康工程”专项资助。

  市场精品反映时代需求

  作为一家教育专业出版社,江西教育出版社始终将“服务教育”作为安身立命之本。一方面持续深耕服务于本省广大师生的地方教材、文字作业本和评议教辅的编辑出版;另一方面持续深耕零售类市场教辅的编辑出版,先后打造了“阳光同学”系列、“芝麻助优”系列等市场化程度高、师生口碑好的纯市场教辅图书,其中,“阳光同学 课时优化作业”系列、《芝麻星球 学前描红启蒙》等先后入围“中国品牌教辅TOP榜”。此外,江西教育出版社还依托教辅资源,先后打造了“我乐”在线教育综合服务平台、“赣教学习”智慧平台等一系列交互式在线教育平台。其中,“我乐”在线教育综合服务平台入选原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改革发展项目库,“赣教学习”智慧平台获得2021年度江西省文化产业扶持资金资助。

  在做优做强教材教辅出版的基础上,江西教育出版社还不断延展教育出版的外延,拓展图书产品线。

  2017年,江西教育出版社“少儿出版中心”正式组建,以“趣味性+科学性+新技术”为特色推出的“芝麻熊”童书品牌,将教育属性融入童书出版,借助全媒体多元化的营销手段,打造了一批产品有竞争力、营销有创造力、品牌有影响力的系列化产品,“超好玩的科普拼图书”系列、《神探福尔摩斯》等市场表现亮眼。

  2019年开发的优秀原创儿童文学产品线――“麦田少年文库”系列产品,将语文教育拓展为文学教育,与特级教师、儿童文学作家何夏寿携手成立“何夏寿工作室”,用《天天当助理》《天天种太阳》等更多优秀的系列化原创儿童文学作品滋养孩子的心灵。

  2021年4月,江西教育出版社原创教育理论书系“滕阁读书”在北京图书订货会上正式推出,这是江西教育出版社依托教育出版优势,在教师教育、家庭教育领域的新拓展。截至目前,品牌旗下汇集了周洪宇、李镇西、程红兵等知名教育学者、专家、特级教师,先后推出了《为了更好的教育》《成长的常识:给青年教师的50封信》《教育改革的中国方案》等一系列值得读、读得懂、用得上的教育理论书籍。

  走出去传播好中国声音

  江西教育出版社始终坚持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持续推动出版走出去,让一批契合国外读者阅读习惯、贴近国外市场需求的外向型出版物实现输出,努力向世界展现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十年来,共有39个项目入选“国家社科基金中华学术外译项目”“经典中国国际出版工程”“丝路书香工程”。

  以主题出版为重点,推动出版走出去。一方面,积极响应“一带一路”倡议,推出《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之道》《新时代中国的核心价值观》《中国和平之路》等主题出版物,实现英语、法语、西班牙语等语种走出去,传播好中国声音;另一方面,运用国际化出版思维,以外国人写作中国的形式,推出《地球之虹》《东南西北看中国》《老乡安泽》等优秀外向型图书,努力向世界讲好中国故事。

  持续推动学术出版走出去。自觉以推动中华学术文化走出去为己任,整合优秀的学术项目、译者团队和境外出版平台,推动学术出版与走出去出版相结合。江西教育出版社汉语语言学著作《汉语语法演化史》成功实现多语种输出。《中国诗学批评史》《中国诗话史》等一批经典学术著作也正在实施多语种输出计划。

  推动走出去项目产品线化。在图书实物输出落地方面,江西教育出版社以《愿你成为最好的自己:给自己的999封信》等图书为牵引,与越南AZ文化图书交流有限公司联合打造心灵励志系列图书产品线,该系列产品获得第二届江西省版权输出奖。目前,该系列产品共30余册图书在越南落地出版。

  2018年,江西教育出版社首次进入“中国图书海外馆藏影响力出版100强”,并先后于2019年和2021年连续被商务部、中宣部等六部委评为“国家文化出口重点企业”,原社长、总经理廖晓勇被评为“推动输出引进的典型人物”。

  人才建设积蓄发展后劲

  十年来,江西教育出版社深入贯彻落实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大力抓好人才队伍建设,让人才培养成为造就创新驱动发展的“源头活水”。

  一是优化人才结构。江西教育出版社有针对性地通过社会公开招聘、校园招聘、项目骨干人才引进、专家特聘等方式,引进编辑策划、营销发行、网络电商等紧缺人才百余名。在人才总量有效扩张的基础上,注重对领军人才、专家型人才、创新型编辑和营销发行骨干人才的培养。

  二是注重人才培训。江西教育出版社把培训作为员工的重要福利之一,常态化开展员工业务培训、沙龙,建立职称注册奖励和职称工资、管理岗位与专业技术岗位晋升“双通道”等牵引性制度。截至目前,全社取得中、高级以上职称近百人,并在中文传媒青年编校大赛、江西省“韬奋杯”编校大赛选拔赛、全国“韬奋杯”编校大赛中,屡创佳绩。

  三是挖掘人才潜力。一方面,坚持党管人才,树立正确用人导向,凭实绩使用干部,让能干事者、干成事者有舞台,注重培养年轻干部和专家型、复合型人才;另一方面,搭建干事平台,以“三制”机构建设为抓手,为员工搭建干事创业、施展才干的平台,鼓励引导“80”“90后”员工作示范、勇争先。截至目前,全社“80”“90后”管理人员占管理人员总数的45%。

  立足新发展阶段,江西教育出版社将以迎接党的二十大为契机,积极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优化发展路径,赓续红色血脉,着力为人民出好书;始终坚持高质量发展,着力深化改革创新,为推动新时代出版繁荣发展、建设文化强国作出新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