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工业出版社

坚守使命 走高质量发展之路

作者:周伟斌 来源: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 时间:2022-10-13

  □化学工业出版社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 周伟斌


  光荣里程碑。

  化学工业出版社 供图

  党的十八大以来,化学工业出版社有限公司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坚守使命,守正创新,笃行奋进,走出了一条高质量发展之路,连续5次获得中国出版政府奖先进出版单位奖。

  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形成高质量发展保障

  “做强、做优、做大”既是对高质量发展内涵的通俗解读,也是对高质量发展路径的指引。自2012年起,化工社以在用的出版管理系统为支撑,通过不断加强生产运营精细化科学决策管理,积累经验优化流程,进而推动了基于集团化财务管理的结算信息系统建设,促进全面企业化管理制度和评价体系建立,为实现高质量发展战略奠定基础。

  从2016年起,化工社以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实现双效统一的指导意见为指引,加强党的领导和建设,完整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形成高质量发展保障。调整理顺业务架构、完善内部考核机制,构建以产品质量、产品影响和业务创新为核心的社会效益评价体系,形成企业发展的新动力。在调研制定公司“十四五”发展规划过程中,公司高度重视新时代发展要求下,质量保障体系、运营控制体系和抗风险能力建设等软件建设,为把企业做强做优做大,提供持续性制度性保障。

  回顾这十年,化工社主要生产运营指标均实现了平稳较快增长。按复合年均增长率计算,企业营业收入年均增长6.56%,利润总额年均增长10.03%,资产总额年均增长11.82%,公司净资产额年均增长12.98%。坚定不移地贯彻中央精神,牢记国有文化企业的责任,把握正确发展方向,顺应时代潮流、紧跟时代步伐、服务时代发展,是化工社这十年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前提和根本。

  发挥专业优势

  优化产品质量和服务

  将精品工程作为企业发展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化工社几十年的内在传承。因此,以精品力作为主干的产品规划,也成为企业高质量发展的逻辑性支撑。

  十年来,化工社先后出版了《化学工程手册(第三版)》、《危险化学品安全技术全书(第三版)》、《纳米材料前沿》、《控制工程手册》、《制造业基础信息资源库》、《机械工程零件三维模型库》及《中国农药研究与应用全书》《手性药物研究与评价》等82个(376种图书)代表化工社各核心出版专业领域的国家重点出版物出版规划项目,被中宣部出版局评为“十三五”国家重点出版物出版规划实施工作优秀单位。

  化工社精心策划的“化工过程强化关键技术丛书”、《分析化学手册(第三版)》、“先进化工材料关键技术丛书”、《“中国制造2025”出版工程》、“现代生物质能高效利用技术丛书”、“村镇环境综合整治和生态修复丛书”等28个重大项目入选国家出版基金,这些重大图书项目紧密围绕国家需要和对国民经济和民生有重大影响的产业,系统总结推广了我国不同科技领域的系列重大理论和工程突破。

  《海水淡化技术与工程》《高分子多尺度理论模拟方法及应用》《中国植物源农药研究与应用》《微电子封装组件的建模与仿真――制造、可靠性与测试》《认知科学与认知药理学》等86个项目获得国家科学技术学术著作出版基金支持,这些学术研究成果在各个专业领域起到了重要作用。

  化工版教材是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部分。作为专业教材出版传统强社,化工社紧跟国家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改革的节奏,积极参加各类教学研讨活动和规划教材出版工作;紧密联系广大院校和专家教授,充分发挥专业编辑优势,支持国内一流本科专业建设和示范性职业教育专业建设,支持新型交叉专业和应用型专业教材研讨与编写;积极推动先进教学经验成果的共享,促进数字化教学资源开发与应用。依靠众多专家学者,化工社出版了一批又一批的学术精品、教材精品和电子出版物,在出版界、科技界和教育界产生了重要影响。

  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

  提升市场影响力

  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耕耘国际版权交易与合作,不仅是走出去工程的核心内容,也是企业提升市场影响力、护航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战略的重要手段。

  化工社持续贯彻国家“提升国际影响力传播”政策,积极参与经典中国国际出版工程、丝路书香工程、中国图书对外推广计划、北京市提升出版业国际传播力奖励扶持入库项目等计划,在不断增加版权输出数量、保持输出数量大于引进数量的同时,努力提升走出去工程质量,积极传播中国现代科技文化。仅“十三五”期间,化工社累计输出版权759项;英文版《中国中草药志》等200多个走出去的作品获得丝路书香工程等各种奖励和支持。屡获“中国出版社海外馆藏影响力百强”荣誉称号,在百强之中名列前茅;2020年被评为“2020年中国海外馆藏影响力英文图书10强”。先后被评为国家重点走出去资助企业、首都新闻出版广电走出去示范企业,连续两次被中宣部、商务部等单位联合评为“国家文化出口重点企业”。

  近年来,化工社走出去工作不断开拓创新,与欧美国家Wiley、Taylor & Francis等出版社共同开发选题,合作出版中国原创英文科技图书。与Elsevier合作英文图书《液相连续多相反应器的数值模拟》获2016年度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科技进步奖二等奖;《高等药物化学》等两个项目2019年入选“新中国成立70年百种译介图书推荐目录”。“先进功能材料丛书”等10多种图书获输出版引进版优秀图书奖。

  多语种输出是化工社走出去工作亮点之一。诺贝尔奖获得者屠呦呦教授的专著《青蒿与青蒿素类药物》及其故事《呦呦寻蒿记》成为国际知名出版社竞价购买版权的热点,Elsevier公司等国外出版社获得英语、法语、西班牙语、意大利语、德语、日语等10多个语种版权授权。

  加快数字化产品研发

  推进融合出版

  自“十二五”起,化工社把加快数字化产品研发、推进融合出版作为高质量发展战略的重要部分。经过10多年耕耘探索,化工社依托自身优质专业资源,以国家重点数字出版项目为抓手,结合市场需求,充分利用数字化技术,不断提升数字化产品的用户体验,在推进出版转型升级、实现融合发展方面取得了阶段性成绩。

  近些年,化工社共承担近30项省部级以上重点项目开发与应用,在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提高整体研发能力,完善业务流程规范,并积极参与国家和行业标准建设。2018年,化工社获批为全国首批ISLI试点单位,同时牵头承担了一项国家标准的制定,该国家标准2019年顺利通过验收,为新闻出版行业知识服务工作的深入开展作出了贡献。

  加快完善数字出版产品体系,满足市场需求。近5年,化工社针对不同领域提供专业知识服务和在线教育需求,陆续上线了化工安全教育公共服务平台、CIDP制造业数字资源平台、电子图书馆平台、易测在线评测教学平台等,初步实现了化工社专业特色资源的融合出版。其中,化工安全教育公共服务平台先后入选中宣部“数字出版精品遴选推荐计划”“建党百年数字出版百佳项目”和工信部等多部委公布的首批“安全应急装备应用试点示范工程”项目。

  化工社先后获得中央转型升级示范单位、全国数字出版转型升级示范单位、国家复合出版工程试点单位、全国专业内容知识服务试点单位、CNONIX应用示范单位、专业数字内容资源知识服务企业标准化示范单位、专业领域知识服务标准化示范基地等资质与荣誉,2021年入选全国出版融合发展示范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