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展现哲学社会科学中的中国

作者:赵剑英 来源: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 时间:2022-10-13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党委书记、社长 赵剑英

  十年开拓奋进,十年硕果累累。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以伟大的历史主动精神、巨大的政治勇气、强烈的责任担当,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实施一系列重大战略举措,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作为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出版重镇,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是这一伟大历程和历史性成就的重要记录者,同时,社科出版社的近十年变革和发展也是新时代文化领域发生伟大变革,取得历史性成就的一个缩影。

  社科出版社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把研究阐释宣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首要出版任务,紧紧围绕繁荣发展我国哲学社会科学、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大局,自觉扛起新时代中国学术出版的使命,守正创新,砥砺奋进,走上了一条“双效”协调统一的学术出版高质量发展之路。

  深耕主题出版

  智库成果出版独树一帜

  十年来,社科出版社精心策划了一系列具有学术特点和学术含量高的优秀主题出版物,策划出版的“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丛书”,发行6万套,荣获第五届中国出版政府奖提名奖,入藏中国共产党历史展览馆永久展示。出版了一大批“双效”俱佳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国化马克思主义、21世纪马克思主义的优秀研究成果,如《马克思主义史学思想史》《新大众哲学》《中国共产党人的战略思维》《奋斗与梦想》《中国经济发展的世界意义》等。2012年3月,社科出版社在全国出版单位率先成立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出版中心,已经成为具有重要影响力的全国马克思主义理论成果的出版阵地。

  十年来,社科出版社契合时代发展要求,抓住每个时期重大主题,主动策划特色主题出版的精品工程。如配合“四史”宣传教育策划出版的《改革开放简史》,作为全党“四史”教育重要用书之一,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自2012年至今,共有20种主题出版物入选原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和中宣部主题出版重点出版物;28种主题出版物荣获国家级奖项。

  十年来,社科出版社心系国之大者,围绕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聚焦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研究,服务党和国家加快中国特色高端新型智库建设的要求,创立“中社智库”出版品牌,智库成果出版独树一帜,其中《中国脱贫攻坚调研报告》(中英文各12种)入选党史展览馆主题收藏。依托“中社智库”品牌,社科出版社与国内外各个研究机构、平台进行深度合作,“一带一路”系列、“粤港澳大湾区”系列、“新时代中非友好合作系列”、“精准扶贫系列”、“一带一路”手册(中英版)等一批具有高质量学术价值智库成果的发布,使得“中社智库”成为系统、密集、快速展示中国高端智库成果的重要平台。

  打造学术出版重镇

  助力建构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

  十年来,社科出版社紧紧围绕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建设,打造学术出版重镇,策划出版了一大批“回答中国之问、世界之问、人民之问、时代之问”的原创学术精品。如“当代中国学术思想史”丛书,系统梳理中国哲学社会科学各学科70年来研究发展脉络,侧重学术思想的起源、发展和演变历史,对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三大体系”具有十分重要的基础性意义。

  十年来,社科出版社得到“国家出版基金项目”资助21项、“国家哲学社会科学成果文库”有53种图书入选、“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有424种图书入选。社科出版社还扩大了哲学社会科学学科年鉴出版规模和质量,出版学科研究年鉴共35种,覆盖15个一级学科,13个二、三级学科以及4个有重要影响力的学术领域,形成初具规模的学科研究年鉴集群。社科出版社一直致力于国内学界享有盛誉的“剑桥史”系列大型翻译工程,新推出《剑桥中世纪史》《剑桥古代史》《剑桥基督教史》。在历届中国出版政府奖图书奖的评选中,社科出版社总计14种图书获奖。在历届全国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中,获奖图书数量稳居前列。十年深耕学术路,使得社科出版社成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三大体系”建设的学术出版重镇和学术传播高地,为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建构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作出重要贡献。

  十年来,社科出版社高度重视推动学术出版转型升级,融合发展取得新成果。社科出版社完成2.1万种图书资源的数字化加工,实现纸电同步出版。《中国社会科学文库》《中国社会科学年鉴数据库》《中国近代影像资料库》三大数据库内容资源不断丰富,品牌影响力和市场影响力不断扩大。社科出版社充分发挥学术出版的内容资源整合优势和编辑把关优势,努力扩大优质数字产品供给,推动学术出版从传统出版到融合出版的快速转型升级。

  讲好中国故事

  做中国学术走出去的主力军

  十年来,社科出版社高度重视并深入推进中国学术、中国文化走出去工作,成为学术走出去的主力军。社科出版社先后与20多个国家的40多个出版机构签订合作出版协议1042项,其中有多项入选“经典中国”“丝路书香”项目。社科出版社走出去合作图书包括英文、德文、日文等26个文种,已出版13个语种。形成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丛书”“理解中国”“中国制度”“简明中国”“当代中国学术思想史”五大系列的出版矩阵,在海外产生了很大反响。其中,“理解中国”丛书已出版中文21种,与海外合作外文版出版41种,成为中国学术走出去的一张亮丽名片。

  社科出版社积极整合资源优势,参与国际书展,拓展走出去多种形式,举办相关学术研讨会,多次邀请国内外知名学者参加国际书展主宾国活动。社科出版社在智利和法国成立了分社,进一步促进中国学术和智库成果快速落地、本土推广。社科出版社连续9年进入“中国图书海外馆藏影响力出版社百强”前三名,2019年荣获中宣部“中国图书对外推广计划”走出去工作特别贡献奖。

  古籍考古出版独具特色

  大众出版精品迭出

  十年来,社科出版社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考古工作、中华文明探源工程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多次重要讲话和指示精神,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历史认知,增强历史自信和文化自信,古籍、考古出版独具特色,推出了一批精品考古成果和古籍整理成果,如《今注本二十四史》《中外哲学典籍大全・中国哲学典籍卷》《中国考古学百年史(1921―2021)》《新编中华文化海外传播史》等重大出版项目。为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换和创新性发展,社科社专门成立了考古工作室和古籍分社。长期关注如甲骨学、简牍学、古文字学、濒危语言(方言)研究等冷门绝学,出版了《殷墟甲骨学大辞典》《梵汉对勘佛经丛书》《西夏文词典》等一系列高质量研究成果,促进了历史学、考古学等学科全面建设。

  社科出版社着眼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推动党的创新理论大众化普及化。出版的《聚天下英才而用之:学习习近平关于人才工作重要论述的体会》《习近平新时代治国理政的历史观》等紧扣时代脉搏和实践发展,将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最新成果以大众喜闻乐见的方式表达出来。依托学术资源,社科出版社让高端的学术思想从殿堂走向民间,策划推出的“简明中国”系列受到读者和市场的广泛欢迎,其中《简明中国历史读本》发行20万册。创设的大众出版品牌“鼓楼新悦”,也逐渐成长为国内新兴人文社科领域有影响力的出版品牌。

  回望十年奋斗路,眺望前方奋进路,我们信心倍增。从确立“一个坚持”的出版定位、“三个统一”的出版理念,到大力实施专业化、精品化、国际化、数字化、大众化的发展战略,从推动中国学术走出去,讲述中国故事、传播中国声音,到深化体制机制改革,构建一体多元的学术出版格局,社科出版社走出了一条集主题出版、精品学术出版、走出去出版、数字出版和大众出版五位一体的特色发展之路,实现了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协调发展。目前社科出版社已经发展成为我国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要出版阵地,全国哲学社会科学的出版重镇,国家高端智库成果的重要发布平台和中国学术走出去的主力军。

  十围之木,始生如蘖。在迈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新征程中,社科出版社将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传文明薪火,发时代先声,做优秀思想的耕耘者、集聚者和传播者,以实际行动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出新的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