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

牢记领袖嘱托,守正创新 做好新时代宣传思想工作

作者:张春林 来源: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 时间:2022-10-13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党委副书记、宣传部部长 张春林

  2022年9月,第七届中国―亚欧博览会2022新疆图书展在乌鲁木齐市举办。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党委宣传部 供图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宣传思想工作,推动党的宣传思想工作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习近平总书记着眼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全局发表一系列重要论述,提出一系列新思想、新战略、新论断,为做好新时代党的宣传思想工作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宣传思想文化战线深入学习贯彻第二次、第三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精神,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新疆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宣传思想工作的重要论述,牢记领袖嘱托,担当使命任务,推动宣传思想工作取得积极成效、发生巨大变化。

  高举思想旗帜,党的创新理论深入人心。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不断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巩固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一是加强理论武装。坚持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必修课,组织全区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全面加强系统化学习和分领域学习,引导党员干部深刻把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科学体系和核心要义。二是深化研究阐释。发挥新疆社科院、新疆大学、新疆师范大学、喀什大学等研究机构作用,深入开展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研究,持续加强基础性研究和实践经验总结,推出一批具有理论创新价值和决策参考价值的研究成果。三是广泛宣传宣讲。持续开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万家”活动,组建大篷车宣讲团等特色宣讲团队,打造“社科工作者走基层”“送理论下基层”等活动品牌,编印发放《永远跟党走》《牢记嘱托 感恩奋进――学习宣传习近平总书记在新疆视察时的重要讲话精神群众读本》等多语种口袋书、可视化教材1800余万册,每年开展基层宣讲150余万场,持续推动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

  把握正确导向,社会舆论氛围昂扬向上。坚持团结稳定鼓劲、正面宣传为主,统筹网上网下,持续做大做强主流思想舆论,社会舆论主旋律更强劲、正能量更充沛。一是精心组织重大主题宣传。开展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改革开放40周年、自治区成立60周年和打赢脱贫攻坚战、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北京冬奥会和冬残奥会等重大主题宣传,激发各族干部群众团结奋斗的精气神。二是推动媒体融合发展。坚持“一报一台一网(云)一刊”工作思路,新疆日报、新疆广播电视台等自治区主流媒体在内容、渠道、技术、经营、管理等方面取得初步成效,“石榴云”融媒体技术平台不断完善,85个县级融媒体中心提前实现了全覆盖并形成县级融媒矩阵,地市级媒体融合发展工作稳步推进。三是扎实开展对外宣传。集中精力打造“新疆是个好地方”品牌,举办“丝绸之路经济带相关国家媒体负责人研修班”、赴周边国家访问交流活动和“中国新疆国际民族舞蹈节”“亚欧博览会――中外文化展示周”等文化交流活动,配合国务院新闻办编写发布系列涉疆白皮书,拍摄制作《中国新疆之历史印记》《中国新疆反恐前沿》《隐秘的公敌》等系列纪录片,建立常态化新闻发布机制,全方位讲好新疆故事、展现新疆良好形象。

  坚持以文化人,文化繁荣发展取得实效。坚守中华文化立场,传承中华文化基因,贯通中华文化血脉,加快推进文化润疆,不断丰富和充实各族群众精神世界,增强各族干部群众“五个认同”。一是加快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全区文化系统现有艺术表演团体126个,拥有公共图书馆110个、文化馆117个、乡镇综合文化站1183个、村级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11297个、农家书屋8904个,覆盖区、地、县、乡、村五级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基本形成。建成电影院237家,银幕数达到1078块。二是创作推出文艺精品。落实“深入生活、扎根人民”采风创作机制,组织文艺工作者创作电影《平凡英雄》《花儿为什么这样红》,大型文艺演出《掀起你的盖头来――新疆是个好地方》,舞剧《张骞》《班超》《解忧公主》,歌曲《七月您到天山来》等优秀作品,陆续在各地宣传、演出。8件作品入选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依托自治区“天山文艺奖”评选出253件优秀作品,文学作品《遥远的向日葵地》《在新疆》获得鲁迅文学奖,舞蹈《阳光下的麦盖提》荣获第十三届中国舞蹈“荷花奖”民族民间舞金奖,迎接党的十九大、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和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主题文艺活动深受群众喜爱。三是实施文化惠民工程。打造“我们的中国梦”――文化进万家品牌,年均开展5万余场文化活动。持续推进“村村通”、“户户通”、“东风工程”、农家书屋、农村公益电影发行放映等文化惠民工程,向基层赠送多语种报刊、图书、音像制品。《新疆日报》使用4种文字出版,新疆广播电视台有5种语言广播节目、4种语言电视节目。四是推动文物保护传承。成立自治区文博院,稳步推进“国家历史记忆工程”和“国家红色记忆工程”,实施文物保护工程100余项,举办文物展览1.3万余场,文物和古籍保护利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取得新进展。

  突出思想引领,团结奋进根基不断巩固。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使之内化为各族群众的精神追求、外化为各族群众的自觉行动。一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深入开展“民族团结一家亲”和民族团结联谊活动宣传教育,引导各族干部群众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加强中华民族共同体历史、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研究,组织编写《简明新疆地方史》《新疆地方史常识》等读本,启动《中国新疆地区历史》《新疆伊斯兰教史》编撰工作,制作《史话新疆》系列微视频,引导各族干部群众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五观”。二是扎实开展群众性宣传教育活动。深入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梦宣传教育,常态化在基层开展“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宣传教育,大力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引导各族干部群众深刻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强大生命力和巨大优越性。组织开展“时代楷模”、道德模范等评选宣传活动,涌现出布茹玛汗・毛勒朵、拉齐尼・巴依卡等一批先进典型,唱响了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的主旋律。三是抓实精神文明建设。紧密结合基层群众生产生活实际,统筹推进文明实践、文明创建和文明培育,广泛开展文明交通、文明餐桌、文明旅游、文明上网等弘扬时代新风行动,大力传播现代文化理念和行为方式。全区入选全国文明城市6个、提名城市13个,入选全国文明村镇96个、全国文明单位234个、全国文明家庭18个,所有县(市、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应建尽建,组建志愿服务队伍4万余支,参与者317万余人。

  坚持党的领导,工作能力水平持续提升。旗帜鲜明坚持党管宣传、党管意识形态、党管媒体,强化领导权意识、阵地意识、底线意识,党对宣传文化工作的全面领导更加有力。一是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全面落实。把党的全面领导贯彻到意识形态工作各领域全过程,完善体制机制、构建工作格局,建立健全防范意识形态风险工作机制,正本清源取得积极成果,彻底扭转新疆意识形态领域一度出现的被动局面。二是宣传思想阵地持续巩固。发挥新兴媒体作用,建立完善联合传播工作机制,创新开展“我是一颗石榴籽”“云游新疆”“新疆是个好地方”等系列活动,网络空间日益清朗。严格媒体宣传纪律,对广播、电视、报刊、网络、微信公众号等传播平台的管理更加规范。三是干部队伍建设得到加强。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扎实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党史学习教育,开展增强“脚力、眼力、脑力、笔力”教育实践,引导宣传思想干部主动在“访惠聚”驻村、民族团结一家亲、派驻第一书记、干部支教等基层实践中锻炼成长,着力打造政治过硬、本领高强、求实创新、能打胜仗的宣传思想干部人才队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