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涅再生根基壮

作者:王长春 来源: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 时间:2022-10-12

  □山东省印刷协会理事长,山东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党委委员、监事会主席 王长春

王长春

  回顾党的十八大以来山东印刷业10年改革发展历程,正是一个和着新时代前行脉搏,始终贯彻新发展理念,锚定绿色化、数字化、智能化、融合化发展方向,勇于自我革新、锐意开拓创新,不断进行转型升级,努力实现新旧动能转换的浴火重生过程。

  大力实施供给侧改革,推进山东印刷从劳动密集型向质量效能型转变。这10年,山东印刷业大力推动产业结构和布局调整,逐步限制和整合低效产能,产业规模和质量稳步提高。以2021年产业数据为例,全省重点规模以上企业年产值占全行业重点企业总产值25%,人均产值是全行业的两倍,行业劳动生产率具备较高水平,行业区域优势逐渐形成。

  广泛推行绿色印刷,山东印刷由污染治理重点产业提升为民生保障优先产业。全省规模以上印刷企业全部通过绿色印刷认证,全省政治理论文献、中小学教材和少儿图书全部实行绿色印刷。

  积极顺应时代要求,山东印刷数字化、数字印刷产业化程度不断提高。多数“老牌”传统印刷企业基本实现生产数字化管理;全省专营数字印刷企业超过百余家,世纪开元、绿爱、泰安易捷等公司已成为行业翘楚。山东印刷正逐步由面向上游客户的传统文化产品加工业,向满足不特定群体个性化需求的文化传播服务业转型。

  充分运用科技成果,推进山东印刷由机械加工向智能“智造”转型。全省印刷企业积极引进先进设备,实施智能化升级,鲁信天一实现了全流程的智能化生产,山东新华、临沂新华、肥城新华、山东韵杰、东港印务、青岛黎马敦等已经迈入国家印刷示范企业行列。

  加快融合发展,积极培育新型文化企业,推进文化产业带建设。积极尝试上下游产业链联动配套融合发展,山东省打造的含出版、印刷、版权贸易等于一体的“泰山新闻出版小镇”,成功入选国家发改委第二批“精品特色小镇”推广项目在全国进行推广。山东出版正在建设德州新华智能低碳印刷基地,致力于打造一个集文化产品研发、生产、仓储、物流于一体的新型智能低碳印刷示范园区。

  这10年,山东印刷业在最好的时代,实现了华丽转身。下一步,将遵照“十四五”规划,大力实施产业数字化战略,加快新型印刷企业、印刷业态培育,精准发展印刷产业园区,推动区域印刷产业带建设,紧紧把握高质量发展的历史机遇,推进全省印刷业加快转型升级和融合发展。